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中医中药经过几千年的漫长实践,在去伪存真,精练纯化之后,在药物用法用量上均有其独特之道,并创造出君、臣、佐、使的中医药理论.然而,医药科学发展到今天,仍有人错误地认识,中药毒副作用少,安全可靠,不管剂量,随便抓服无关紧要.一些大医院的医生,中西医药联用的现象相当普遍.加上各地个体行医,个体药店如雨后春笋.一些人急病乱投医,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自己开方买药,由此产生不少的用药问题,如中药剂量的把握、中西药合用的相克关系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 标签: 中药配伍 中西药联用 合理性
  • 简介:中成药由于疗效确切,服用方便,故很多中成药的组方一直流传沿用到现在达百年之久。现有许多人自选药品,盲目用药,在非处方药中,以中成药居多。有一些人以名称取药,把一些名称相同或相似的中成药拿来即用。不辨证,不对症用药.难免出现副作用或中毒现象。本文介绍几组名称相同或相似的中成药,从药味组方来分析,判断用药疗效,使其明确应用要点,以达「辨证论治」。

  • 标签: 名称相似 中成药 盲目用药 辨证论治 非处方药 中毒现象
  • 简介:在人类长期生活实践和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认识了某些自然物质的药物作用。随着古代先人对经验的不断总结和记录,诞生了早期的药学。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传统药物和药学都广泛得到应用,为人类繁衍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 标签: 中西药 药物作用 传统药物 东方人 人类 药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西药药剂的合理使用与相关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的100例西药处方展开研究,将100例处方随机分为管理前与管理后两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药剂的应用情况与管理效果。结果:经对比,管理后小组的合理用药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合理用药效果优于管理前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强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与管理,能够提升药物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具有积极意义,十分值得推广。

  • 标签: 西药药剂 合理使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药剂科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运用抗菌药物治疗的179份处方为研究对象,依据诊疗先后顺序将其划分成研究组(90份)和对照组(89份)。对照组运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前提下运用药剂科管理。探索两组处方药物运用情况与合理性指标。结果 研究组处方合理性高于对照组,药物运用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剂科管理能够显著改善运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药物运用情况,并提升处方合理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药剂科管理 药物运用情况 处方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从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150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剖析不良反应中所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系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所产生的原因。结果:经过对150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得知,所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中喹诺酮类占比最多,高达34.00%,林可霉素类占比最少,占比为2.67%。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在皮肤及软组织中分布最多,占比为43.33%,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长期连续使用用药,占比为28.66%,其次为无指征或者超范围用药,占比为。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所涉及的药物种类较多,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各异,并且不合理的用药对身体的各个系统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医护人员重点关注抗菌药物使用问题。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使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药剂师干预对呼吸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的影响情况。方法 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医院进行诊疗的120例呼吸科患者,作为该次调研对象,通过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不予以药剂师指导干预)和实验组(n=60,予以药剂师指导干预),并详细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用药不合理情况。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不合理用药总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药剂师干预 呼吸内科 抗菌药物
  • 简介:葡萄汁与葡萄酒都含有自黎芦醇,是降低胆固醇的天然物质。动物实验也证明,它能使胆固醇降低,抑制血小板聚集,所以葡萄是高血脂症者最好的食品之一。脂肪是吃出来的,一般认为节食能减肥,其实,合理地吃也会吃掉你的多余脂肪,我们不妨利用一些降脂作用的普通食物,帮助你吃掉体内脂肪。

  • 标签: 体内脂肪 抑制血小板聚集 低胆固醇 天然物质 动物实验 高血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