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研究结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我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

  • 标签: 性染色体 物质合成 科学家 化学 酿酒酵母 学术期刊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糠酸莫米松乳膏有关物质并对其杂质进行初步确定。方法:采用ZoRBAXEclipseXDB-C18(4.6mm×100mm,3.5μm)色谱柱,以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进样量为50μL,流速2.0mL/min。结果:糠酸莫米松与各杂质、各杂质之间的分离均良好,糠酸莫米松在0.2~10.0u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0.2646X+14.7426(r^2=0.9998)。结论:此方法能准确定量,可用于糠酸莫米松乳膏的质量控制,并确定了4个特定已知杂质C、D、G和H,其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88、0.94、0.73和0.56。

  • 标签: 糠酸莫米松乳膏 HPLC 糠酸莫米松 有关物质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护患关系信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骨科未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1200例临床资料和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1200例临床资料,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和投诉率。采用冈谷惠子的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比较两者的护患关系信任。结果: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服务质量投诉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显著提高。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结果显示,干预前后护患关系信任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护患关系信任41个项目上,实施后有34项得分高于实施前,其中6项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服务质量投诉率,提高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和护患关系信任,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骨科患者 护患关系 信任度
  • 简介:目的:建立夏枯草有效组分结肠定位微丸体外释放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方法。方法:模拟人体胃肠道pH梯度变化,以迷迭香酸为指标,HPLC测定迷迭香酸在pH1.0HCl、pH6.8PBS、pH7.6PBS三种溶液中的含量。结果:迷迭香酸在pH1.0HCl、pH6.8PBS、pH7.6PBS三种溶液中的检测波长分别为327nm、325nm、326nm;迷迭香酸三种溶液在3.11~124.48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日内精密度RSD均〈2%;迷迭香酸在pH1.0HCl,pH6.8PBS中48h内较稳定,pH7.6PBS迷迭香酸对照品溶液不宜长时间放置;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5%~105%范围内(RSD〈2%)。结论:HPLC方法专属、灵敏、准确,可用于夏枯草有效组分结肠定位微丸体外释放测定。

  • 标签: 夏枯草有效组分 结肠定位 迷迭香酸 体外释放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满意和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至2016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电脑随机编号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高血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病情监测、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促进护患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焦虑、抑郁情绪。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量表分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高血压患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帮助护士更好的了解患者内心的感受,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临床护理效果的提高。

  • 标签: 护患沟通 高血压 护理满意度 情绪
  • 简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本病早期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若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则可因骨侵蚀而出现关节破坏、强直和畸形,是造成患病人群劳动力丧失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西医治疗RA的药物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以及生物制剂。NSAIDs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炎症反应,减轻关节肿痛等临床症状,但不能控制病情的进展。而DMARDs虽然能控制疾病的活动,阻止骨关节的破坏,但其导致的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及性腺损害等副作用不容忽视。生物制剂在缓解关节影像学进展和保护关节功能方面优势显著,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在我国尚不能广泛使用。RA属中医“痹证”“历节”“痛风”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痹论”的专篇论述,因此中医药在治疗RA方面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相对于西医疗法,有毒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强、药材廉价易得等优势。由于广西的RA患者以湿热痹阻证最为常见[1],现笔者就清热祛湿法改善RA疾病活动提出一些看法,与同道探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清热祛湿法 疾病活动度 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