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81102482)摘要目的构建人钙联蛋白S100A8的原表达载体并进行蛋白表达及纯化,以便进一步研究。方法从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后进行PCR,得到目的基因,与TA克隆载体pMD-T进行连接,得到pMD-S100A8质粒,经BamHⅠ和XhoI酶切产物或者PCR产物酶切后,与大肠杆菌pGEX-6P-1表达载体进行连接,得到pGEX-S100A8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入E.coliBL21(DE3)表达菌进行蛋白表达。融合GST蛋白用GST柱纯化,冷冻干燥,进行下一步研究。结果成功构建了TA克隆质粒pMD-S100A8及阳性pGEX-S100A8重组质粒,成功诱导蛋白的原表达。结论纯化得到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S100A8钙联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钙联蛋白 S100A8 质粒构建 表达 纯化
  • 简介: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重点课题(课题号ZD2007039)摘要目的比较止血带交叉结扎联合不同次数反复握拳法(6次、5次、4次)对手背静脉血管充盈度、静脉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脾胃病科静脉充盈度差450例输液患者,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150例。观察组采用止血带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6次方法行静脉穿刺;对照1组采用止血带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5次行静脉穿刺;对照2组采用止血带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4次行静脉穿刺;结果观察组与对照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止血带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法6次能明显改善静脉血管充盈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该法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师制个体化临床教学的应用及其成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14日~2012年3月14日到笔者所在科室轮转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导师制进行带教,对照组用传统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实习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护生职业认同感。结果两组护生实习成绩及护生职业认同感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导师制个体化临床教学优于传统的带教方式,它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感。

  • 标签: 双导师制 临床带教 实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联合在胆道再次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共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道再次手术2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6例中除2例中转开腹手术外,余24例均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23%。26例均行T管引流。手术时间110~180min,平均134min;术中出血20~100ml,平均30ml;住院时间7~9d,平均8d。肠功能恢复时间2~4d,平均25天。术后无胆漏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T管造影示胆道残余结石3例。22例获得随访,最长随访时间为40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应用镜联合进行胆道再手术探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值得腹腔镜外科专家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胆道镜检查 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过程中不适,探索出一种高效、无痛的灌肠方法。方法将44例清洁灌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实验组采用腔气囊导尿管+一次性灌肠器灌肠法灌肠。结果使用传统灌肠法灌肠的病人出现边灌边排现象,不仅污染床铺、衣裤,而且灌肠后不能做短暂的保留,既达不到灌肠的目的,又给患者造成不适。结论使用腔气囊导尿管+一次性灌肠器灌肠法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提高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灌肠法 双腔气囊导尿管灌肠法 效果比较Double cavity effect of balloon catheter enema with traditional enema metho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12月采用关节镜监视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法,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22例,其中15例采用2枚空心螺钉固定,7例采用1枚钛合金空心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22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0个月(12~46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块复位好,内固定牢靠,骨折愈合满意,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阴性。关节无交锁、不稳表现,术后功能恢复满意;1例出现内固定物与股骨髁撞击,取出内固定物后症状消失。2例患者在二次手术取钉后,出现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术后未发现患者出现关节不稳现象。结论关节镜视下空心镙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牢固,有利于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2月~2010年12月26例BPH患者采用经尿道极等离子电切术,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全部26例患者均一次顺利完成手术无TURP综合征及闭孔神经反射发生,出血量(60±20)ml,术后无残余尿。结论经尿道极等离子体电切术疗效好,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可推广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 标签: 双极等离子 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导管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髂内动脉栓塞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及护理。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对11例浸润性晚期膀胱癌患者行26例次经导管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髂内动脉栓塞治疗,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患者髂内动脉置管均成功,术后不良反应包括发热20例次(769%),恶心、呕吐9例次(35%),穿刺点血肿2例次(77%),白细胞降低(<4×109/L)3例次(115%)。经导管灌注化疗后,完全缓解(CR)1例(91%),部分缓解(PR)9例(81.8%),病情稳定(SD)1例(91%)。全部病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结论经导管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髂内动脉栓塞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有效、安全,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浸润性膀胱癌 经导管 灌注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访视,减轻病人恐惧心理,增强其对手术的耐受。方法术前半日巡回护士到病房对病人进行手术宣教,术后2至3天进行回访,虚心接受意见。结果对300例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术后回访,满意率达到99%。结论护理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作用得到充分肯定,应长期持续坚持下去。

  • 标签: 护理访视 手术室 护理 护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