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热敏灸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属于缓解期患者随机纳入热敏灸穴位敷贴、热敏穴敷贴、热敏灸、常规穴位敷贴为治疗方法的4个不同分组及每个分组3个不同水平,观察患者的哮喘年发作次数、发作时的病情程度分级、年感冒次数、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等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判定其疗效。结果:热敏灸穴位敷贴组总有效率为86.67%,与热敏穴敷贴组(为80.0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二者与热敏灸组(为43.33%)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与常规穴位敷贴组(为63.3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次数与疗效方面,治疗3次与9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热敏灸穴位敷贴、热敏穴敷贴可有效减少哮喘缓解期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及减轻发作时严重程度;2.敷贴次数的增加可提高临床疗效;3.热敏灸穴位敷贴可做为一种新的防治哮喘的方法,推广应用。

  • 标签: 热敏灸 位敷贴 支气管哮喘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耳穴贴疗法对晚期癌症患者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共纳入30例晚期癌症呃逆患者,以针刺结合耳穴贴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针刺结合耳穴贴疗法是缓解晚期癌症呃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电针 耳穴贴压 拔罐 呃逆 肿瘤
  • 简介: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艾灸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62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少腹逐瘀汤加减艾灸神阙、关元、中极、子宫穴治疗,对照组30例予消炎痛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以及检测各组患者血浆PGE2含量。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0.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PGE2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其治疗机理可能与改善前列腺素水平有关。

  • 标签: 少腹逐瘀汤 艾灸 原发性痛经
  • 简介:慢性胆囊炎(chroniccholecystitis)系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大多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占85%~95%,少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如伤寒带菌者。本病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慢性起病。

  • 标签: 四逆散合三金汤化载方 慢性胆囊炎 远期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加减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口服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49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并口服雷贝拉唑。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79%,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加减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蒿芩清胆汤 雷贝拉唑
  • 简介:有关资料显示,提取仍是国内中药制药工业现代化的瓶颈。在传统的提取方法中,普遍存在有效成分提取率低、杂质清除率不高、生产周期过长、能耗高、溶剂用量大等缺点。因此改进提取工艺、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对中药的发展尤为重要。着重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酶工程技术和微波萃取技术的特点、优势和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 标签: 中药提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 酶工程技术 微波萃取
  • 简介:中药提取对中药制剂的内在品质和临床疗效极为重要。现代科学技术为中药提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可以提高有效物质的得率及纯度,提高药品的品质可控性和临床应用的顺应性,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提取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作一概述。

  • 标签: 中药提取 现代科学技术 临床应用 临床疗效 中药制剂 有效物质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酵母菌发酵对黄芪药材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法对不同发酵时间下的药材发酵液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传统水煎法中黄芪多糖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传统水煎法中黄芪多糖的产量约为16.1mg/g,产率为1.61%;微生物发酵法在发酵最佳时间黄芪多糖的产量约为18.4mg/g,产率为1.84%,两种处理方法对黄芪多糖的产率影响相差0.23%。结论:酵母菌发酵黄芪药材对黄芪多糖含量有一定影响,且其产率与传统水煎方法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标签: 黄芪多糖 酵母菌 发酵
  • 简介:中药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我国中药类产品附加值低,中成药出口呈现逆差,商业价值未被充分发掘。同是秉承中医药理论和药材基础的日本汉方药,却在国际市场上表现优异,其质量控制、商业开发、专利保护等方面均优于中成药。从技术、商业、法律3个角度出发,探讨中成药商业价值的影响因素,为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中成药 商业价值 技术 商业 法律
  • 简介:本文以《药用物理学》课程为例,分析了信息技术与中医药类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背景,并从整合目标、关键要素、模式选择和整合成效等方面阐述了整合的实践情况,最后从教师、学生、学校和教育界四个不同角度总结了信息技术与中医药类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启示。

  • 标签: 信息技术 中医药专业 课程整合 药用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