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消肿溃痈方口服对热毒炽盛型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80例热毒炽盛型肛周脓肿患者行引流术(低位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高位肛周脓肿行开窗置管引流术),术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3d+自拟方痔科外洗方熏洗肛门+创面换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消肿溃痈方;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两组均应用痔科外洗方熏洗肛门+创面换药至创面愈合。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水肿、创面疼痛、创面渗出评分及渗出液中巨噬细胞数量,比较创面愈合时间等疗效指标,术后第28天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第3、7天创面疼痛积分,第7、14天创面水肿、创面渗出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第3、7天创面渗液中巨噬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肿溃痈方能够明显减轻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水肿、肛周疼痛及创面渗出等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速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愈合早期促进巨噬细胞活化相关,对促进热毒炽盛型肛周脓肿术后的创面愈合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消肿溃痈方 肛周脓肿 热毒炽盛 创面愈合 巨噬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清热消肿法在复杂性肛瘘术后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4月-2017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痔瘘科60例复杂性肛瘘术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术后予以清热消肿中药熏洗7d,对照组使用高锰酸钾熏洗7d。2组其余治疗和处理方法相同。治疗7d观察各组病例术后熏洗前及术后10d创面宽度、深度,肛门疼痛、水肿,创面分泌物、肉芽生长等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病例术前及术后30d的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肛管最长收缩时间、直肠静息压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术后10d伤口愈合积分明显优于术后处理前(P<0.01);2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术前和术后30d比较,肛门功能受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能够有效地降低这种影响(P<0.05)。结论清热消肿中药与高锰酸钾比较,可明显促进创面愈合,并能改善肛门的功能。

  • 标签: 清热消肿法 复杂性肛瘘 伤口愈合 肛门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