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的不动杆菌,及对1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鲍曼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和醋酸钙不动杆菌四种菌株共168株。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93.5%)。临床分离株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78.6%)。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呈现多重耐药性,其他三种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多重耐药性较少;对鲍曼不动杆菌较为敏感的抗菌药物有美罗培南(100%)、亚胺培南西司他丁(93.8%),耐药的有头孢呋辛(100%)、头孢唑林(97.8%)、氨苄西林(97.3%)、头孢曲松(96.3%)和呋南妥因(93.9%)。结论本地区不动杆菌感染,标本来源主要是痰,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感染者主要是呼吸道疾病、老年病、腹部外科和神经内、外科疾病的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对19种抗菌药物有多重耐药性,而洛菲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对19种抗菌药物有较好的敏感性。

  • 标签: 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及血液灌流)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及细菌定植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经皮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的301例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分析导管相关感染及细菌定植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拔除的导管全部行导管尖端培养,在301例患者中阳性53例,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9例(9.6%);导管细菌定植24例(8%)。2.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77.4%,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分别占34%和30.2%。3.慢性肾脏病5期的导管感染率高于非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P=0.002);在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4.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随着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呈增长趋势(P=0.026)。5.在置管前或带管期间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其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较低(P=0.001)。6.患者置管前血红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与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无关(P>0.05)。结论导管培养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与导管留置时间有关,与患者置管前营养状态无关;适当使用抗生素及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可以降低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

  • 标签: 血液净化 导管 感染 细菌定植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泌尿外科患者在医院产生感染的病原菌,以及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此为基础,来有效指导临床控制和治疗泌尿外科相应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问题。方法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07年12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868例,在所有的患者中选择其中92例发生过感染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药性进行研究,分析泌尿外科患者在医院感染疾病发生的相关原因。结果泌尿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产生疾病的发生率为10.60%,而感染部位主要是以泌尿系统为主要特征,其比例占39.13%,其次是生殖系统,然后是手术切口和呼吸系统的感染,它们的比例分别占到23.91%,17.39%和13.05%。一共所分离出的病原菌,达到了9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有36株,占到总菌数的36.73%,革兰阴性菌有62株,占总菌数的63.27%。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和酚苯西林的耐药率是比较高的,对乙酰侳胺的耐药率比较小,<6.0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土霉素以及红霉素的耐药率是比较高的,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相对要低,<4%,在患者中年龄比较大的,并且有过手术历史且住院时间比较长的,应用过导尿管,特别是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过侵入性的操作,没有应用过抗菌药物预防,这些因素都是泌尿外科患者在医院发生医院感染的最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并且其中的病原菌有着相当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可以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有效把控泌尿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出现的情况,如果发生感染的情况就需要及时有效依据药敏试验的结论来选取耐药率更低的抗菌药物,进而来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

  • 标签: 泌尿外科 医院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60例妊娠期女性,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对全部妊娠期女性实施宫颈分泌物和阴道分泌物的感染检测,对检测出的病原菌种类以及耐药性进行试验分析。结果60例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病原菌种类包括加特纳菌、念珠菌、支原体、链球菌属、粪肠球菌、葡萄球菌、衣原体、大肠杆菌、滴虫、淋球菌。其中检出率较高的是加特纳菌(42.1%)和念珠菌(23.4%),检出率相对较低的是大肠杆菌(2.1%)、滴虫(1.9%)和淋球菌(0.8%)。结论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病原菌种类较多,在对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其耐药性然后实施辩证治疗。

  • 标签: 妊娠期 生殖系统感染 病原菌 阿奇霉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方法以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诊治的新生儿院内感染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对新生患儿基本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新生儿院内感染多数均为肺部感染(45.00%),其次为血行感染(30.00%),皮肤感染(18.75%),其他感染(6.25%);研究样本共计检测出232株病原菌,包括革兰仕阴性菌126株,占比为54.31%;革兰氏阳性菌共计81株,占比为34.91%;真菌25株,占比为10.78%。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除性别以外,其余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的重症监护室中,针对不同病原菌采取灭菌处理,并科学规避诱发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于预防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菌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采取集束化气道护理对病原菌分布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乳腺外科治疗的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乳腺外科治疗的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气道护理,比较两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24h后病原菌分布情况与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气道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可减少病原菌分布,预防气道相关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集束化气道护理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方法以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诊治的新生儿院内感染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对新生患儿基本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新生儿院内感染多数均为肺部感染(45.00%),其次为血行感染(30.00%),皮肤感染(18.75%),其他感染(6.25%);研究样本共计检测出232株病原菌,包括革兰仕阴性菌126株,占比为54.31%;革兰氏阳性菌共计81株,占比为34.91%;真菌25株,占比为10.78%。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除性别以外,其余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的重症监护室中,针对不同病原菌采取灭菌处理,并科学规避诱发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于预防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菌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