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硬毛棘属于豆科棘属多年生、旱中生草本植物,又名毛棘,地上部分入蒙药,名为“黑达克沙”,记载于蒙药经典古籍,能杀“黏”、消热、燥“黄水”、愈伤、生肌、止血、消肿、通便,用于瘟疫、发症、丹毒、腮腺炎、肠刺痛、脑刺痛、麻疹等。硬毛棘应用于30多个蒙药成方,药材来源均为野生。目前对该蒙药的研究报道还较少见。国外学者从硬毛棘中分离得到了山柰酚及其糖苷类的黄酮类化合物。本研究在实地调研和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硬毛棘的性状、显微鉴定特征;建立了薄层色谱鉴定方法,对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制定了合理限度,为硬毛棘药材及其蒙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蒙药 硬毛棘豆 标准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手足口病中实施耳穴压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手足口病患儿入组,共计84例,患儿入院时间2021.1-2021.10,选取抽签分组方式,探讨组、参比组2小组,每小组分配42例,探讨组采取耳穴压联合西药治疗,参比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分析指标:口腔溃疡疼痛减轻时间、食欲恢复时间、疱疹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结果:探讨组口腔溃疡疼痛减轻时间、食欲恢复时间、疱疹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相比参比组,各项时间均较短,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治疗中应用中医耳穴压疗法可积极改善患儿疾病症状,使患儿疾病快速康复。

  • 标签: 手足口病 耳穴压豆 溃疡 疱疹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耳穴压在慢性咳嗽病症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接收的慢性咳嗽患者中随机抽取12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当中包括62例患者。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联合耳穴压治疗方式,治疗疗程为21天,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65%和93.55%,咳痰、胸闷、呼吸困难及喘息等临床症状评分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均有所好转,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加明显,体现出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咳嗽的治疗,在传统治疗方式基础之上增加耳穴压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保障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耳穴压豆 慢性咳嗽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埋技术在治疗骨外科手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1日-2017年12月20日我院骨外科收治的手术后疼痛患者,以随机的方式抽取106例,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埋镇痛,文字描述评分法(VerbalDescriptorsScale,VDS)来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对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疗效非常好占50%,疗效较好30.2%,疗效可16.1%,疗效差占3.7%,综合评价有效率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技术治疗骨外科术后疼痛疗效显著,无药物引起的副作用,有利于术后恢复,经济实用,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骨外科术后 疼痛 耳穴埋豆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病失眠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治疗技术耳穴埋进行治疗产生的效果。方法:在本院病例系统中选择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老年失眠患者178例,将患者资料合理打乱,其中89例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另外89例患者设定为常规组。常规组主要按照失眠科室基础治疗方式开展治疗,研究组主要接受中医特色治疗技术耳穴埋治疗,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产生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治疗有效率、睡眠质量评分、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均明显差于研究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病失眠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治疗技术耳穴埋进行治疗,可以促使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进而辅助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耳穴埋豆 老年病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埋对妇科术前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妇科手术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上耳穴埋。结果治疗组入睡困难、睡眠不实、睡眠不足、早醒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耳穴埋结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妇科手术前患者的失眠发生率,提高术前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治疗近视的方法有很多种,倍受家长欢迎的首推中医外治疗法,包括针刺、艾灸、推拿按摩、耳穴压等,这些外治疗法以其安全便捷广泛用于近视治疗临床中。本文围绕着小儿近视治疗,对主要的耳穴压联合推拿按摩治疗方法加以综合性总结,希望对小儿近视的外治提供帮助。

  • 标签: 耳穴压豆 推拿 近视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作为自然疗法的中医服气疗法是以芳香药物为引 ,从佩 、悬 、塞鼻 、取嚏 、烧熏等途径透达人体演绎闻气治病思想,沿用历史悠久。通过对“服气”文化进行阐释,总结中医佩疗法的实际应用,为中医药防治疫病及养生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中医 中医养生 服气疗法 佩香文化
  • 简介:摘要: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诱发该病的原因是比较多样的,患者发病后往往会出现比较显著的临床症状。为此在患者治疗管理过程中,应该就其病症的诱发因素作出分析,同时给予患者科学的治疗。一般情况下,眩晕与后循环缺血有一定关联,对于该类患者治疗而言,以耳穴埋治疗法为主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病情,对患者自身疾病的治疗有重要帮助,所以能够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推广该治疗方案。鉴于此,本文以综述视角就耳穴埋对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效果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力图在本文的综述分析帮助下,为该类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耳穴埋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评估,提高患者治疗水平。

  • 标签: 耳穴埋豆 后循环缺血 眩晕 研究现状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耳穴埋辨证治疗眩晕病的中医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择眩晕症的患者60例,选自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均使用耳穴埋辩证法治疗。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率相比(P

  • 标签: 耳穴埋豆辨证 眩晕病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刮痧联合耳穴压对带状疱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带状疱疹患者50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随机将其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刮痧联合耳穴压),各25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干预后3d、7d、14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带状疱疹患者刮痧联合耳穴压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带状疱疹 护理 刮痧 耳穴压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刮痧联合耳穴压对带状疱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带状疱疹患者50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随机将其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刮痧联合耳穴压),各25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干预后3d、7d、14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带状疱疹患者刮痧联合耳穴压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带状疱疹 护理 刮痧 耳穴压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作用于假性近视儿童的有效性。方法:我院于2023年1月开始进行假性近视低龄患儿的筛选,截止2023年12月达标的研究对象共计70例,奇数、偶数编号患儿分别被划分至对照组(推拿疗法)与观察组(耳穴压疗法)内,每组患儿数量皆为35例,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06%)较对照组(76.47%)佳(P<0.05)。结论:假性近视患儿经耳穴压疗法治疗后,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疗效确切。

  • 标签: 儿童 假性近视 耳穴压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埋技术在治疗骨外科手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1日-2017年12月20日我院骨外科收治的手术后疼痛患者,以随机的方式抽取106例,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埋镇痛,文字描述评分法(VerbalDescriptorsScale,VDS)来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对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疗效非常好占50%,疗效较好30.2%,疗效可16.1%,疗效差占3.7%,综合评价有效率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技术治疗骨外科术后疼痛疗效显著,无药物引起的副作用,有利于术后恢复,经济实用,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骨外科术后 疼痛 耳穴埋豆 镇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