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在2016-03-29日至2017-03-28日的126例首发高血压患者,随机法分对照组63例(常规护理)、观察组63例(心理护理)。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诊治前后SDS、SAS评分情况。结果诊治后,对照组SDS、SAS评分数据均劣于观察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在首发高血压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其预后,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抑郁 焦虑 首发高血压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共 10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中药。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阳性和阴性量表分数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作用未见, P> 0.05。结论:西药联合中药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疗效和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首发精神分裂症 中西药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首发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有效性。方法:选择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入院就诊的首发高血压患者合计100例为观察样本,通过“奇偶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SAS评分、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首发高血压患者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心理状态。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首发高血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首发高血压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后,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7月到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6例首发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各组28例。对参照组首发高血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首发高血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行心理干预后,实验组首发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首发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将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改善,取得较优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首发高血压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非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特点及诊发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以断程序,增加对腹痛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率,防止误诊的腹痛为首发症状的非消化系统急诊患者63例,回顾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非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结果63例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15例(23.81%),呼吸系统疾病(大叶性肺炎、肺梗死、胸膜炎)13例(20.63%),肾、输尿管结石11例(17.46%);过敏性紫癜8例(12.7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8例(12.70%),腹型癫痫4例(6.34%),妇科疾病(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扭转)各1例(3.17%),腹主动脉瘤破裂1例(1.59%)。结论急性腹痛的病因复杂,消化科医生接诊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思维应不局限在消化系统疾病,详细的病史,细心的体检,相关的实验室资料,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及合理的综合分析仍然是建立正确诊断的最好方法。

  • 标签: 腹痛 诊断 病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4例为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以利培酮治疗,

  • 标签: 利培酮 不同剂量 首发精神分裂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选取77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9,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ae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应用到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其神经功能。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案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 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诊的12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大剂量利培酮治疗,研究组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调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相比大剂量用药,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不仅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标签: 不同剂量 利培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使用心境稳定剂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并对症状和安全性等方面变化其合理性进行评估。方法 对纳入的 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然观察,按是否合并使用心境稳定剂进行分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 2、 4周末进行阳性和阳性综合征量表 (PANSS)评定,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第 2、 4周末 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 (P< 0. 05),研究组治疗后第 2、 4周 PANSS减分率高于对照组 (P< 0. 05);研究 89.50%)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70. 00%)(P< 0. 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可提高早期疗效欠佳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后期疗效,不良反应较小。

  • 标签: 心境稳定剂 精神分裂症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低频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氟西汀治疗首发青少年抑郁的早期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瑞安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部及门诊收治的首发青少年抑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治疗组采用低频rTMS联合氟西汀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的汉密尔顿-24抑郁量表(HAMD-24)评分进行统计,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HAMD-24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的HAMD-2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230、t=3.442、t=2.293,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3.33%)(χ2=4.812,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χ2=5.455,P<0.05)。结论 低频rTMS联合氟西汀治疗首发青少年抑郁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缓解其抑郁情绪,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了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标签: 低频经颅磁刺激 氟西汀 首发青少年抑郁 不良反应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心理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20年 2月我院 8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认知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认知心理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认知心理治疗 首发精神分裂症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