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联合正畸矫治牙畸形及其临床护理方法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0例牙畸形患者实施正联合正畸矫治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的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矫治效果。

  • 标签: 正颌联合正畸矫治 牙颌面畸形 临床护理探讨
  • 简介:摘要:口腔矫治与发育密切相关,二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和协调关系。口腔矫治的目标是实现口腔健康、功能良好和面部美学的统一,其过程中通过调整牙齿位置和骨结构来达到这一目标。口腔矫治影响骨生长、牙齿位置和肌肉的发育,同时也受到发育状态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口腔矫治时,应考虑发育的阶段和趋势,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和长期稳定性。口腔矫治和发育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和治疗,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实现口腔健康和发育的协调与平衡。

  • 标签: 口腔矫治 颌面发育 相互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外科术后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以此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次实验主要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口腔外科手术且术后出现感染的5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收集这58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方式的应用来了解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状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进行恶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51.72%,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硬组织切除患者24.13%以及创伤类患者18.96%(P<0.05)。结论:不同手术的口腔外科手术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不同,为了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症状出现,应该在术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好抗菌药物治疗。

  • 标签: 口腔颌面 外科术后 感染状况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畸形患者实施个性化正手术的效果。方法从我中心2010年-2015年收治的牙畸形患者中随机抽选实施个体化正矫正手术60例作为试验组,实施基础疗法的60例作为对照组,评定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咀嚼效果、功能满意率、美观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有区别;试验组预后复发2例,占比3.3%;对照组复发8例,占比13.3%,两组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牙畸形患者个体化正矫正手术作用突出,可改善患者美观度,增强矫正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个体化 牙颌畸形 正颌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在牙畸形正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牙畸形正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指标如术前等待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畸形正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缩短术前等待时间等手术指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牙颌面畸形正颌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实施口腔外科手术后出现的感染问题,确定感染现象的影响因素、病原菌类别与基本特征。研究 2018年 2月到 2019年 4月期间,某医院有效治疗的口腔面相关病症的患者,实施该手术的患者共有 286例,回顾这部分临床资料,确定术后感染问题发生情况,确定细菌种类与具体的感染位置。结果:在 286例患者中产生术后感染问题的患者有 9例,感染类型包括 G+感染与 G-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细胞菌。影响感染现象的具体因素有误吸、出现侵入性操作与年龄等。结论:实施口腔手术治疗技术,其中切除恶性与良性种类手术完成后出现感染问题的概率高, G+为主要感染病原菌,预防污染问题,需关注误吸与侵入性操作问题,也可提前给患者提供抗生素药物。

  • 标签: 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术后感染 临床
  • 简介:摘要TBL(Team-BasedLearning)是由Michaelsen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并应用推广于医学教学事业的一种教育模式,是在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育模式基础上改进的以团队合作为主要宗旨的新型教育方案。TBL摒弃了传统的老师灌输、学生硬塞的老旧教育方法,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将一名老师传授的信息量变成一百名学生智慧与信息量的大碰撞,即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合理的分成多个组别,由老师提出一个建设性的探讨问题,然后将学生讨论和老师精讲作为上课的主体,最后由老师根据上课情况制定相应的理论考核。

  • 标签: TBL 口腔颌面外科 团队协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口腔外伤患者89例,均给予相同的处理及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89例患者治愈率97.8%;死亡率1.1%;75例软组织损伤伤口一期愈合率100.0%;3例牙外伤患者患牙稳固率100.0%;11例骨折患者咬合功能良好恢复率90.9%。结论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口腔外伤患者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口腔颌面外伤 临床治疗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骨 CT三维表面重建及头颅模型在复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74例复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骨 CT三维表面重建及头颅模型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窗口均 1期愈合,内固定微型钛板无松动、断裂,内固定钛钉无脱落。术后患者面部外形基本对称,咬合关系良好,张口度正常。结论 骨 CT三维表面重建及头颅模型有利于确定复杂骨折的程度与骨折的移位情况,有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颌骨 CT三维表面重建 头颅模型 颌面复杂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外科手术后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遴选符合标准的200例患者,于我院口腔外科手术的时间均介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术后情况,研究导致患者术后感染的因素,并予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200例患者中共有30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5%,感染因素主要分为切口感染、口腔感染、呼吸道感染、进食感染以及其他感染。结论:口腔外科术后的感染通常是由多种原因相互作用所造成,在术前及术后都应及时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减少口腔外科术后的感染率。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感染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受到多种因素导致了牙体,牙周,颔骨疾病产生,口腔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发病率,过往会采用X线片进行检查,该检查方式三维成像和重叠影响多,不利于临床后续诊断。CBCT成像系统近些年被大量应用于口腔外科中,成像精确度较高,且成像较快,使用的辐射剂量少,可为治疗提依据。对此分析在口腔影像诊断学应用CBCT成像系统效果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CBCT成像系统 口腔颌面 影像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