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药房工作质量,更方便于护士取药。方法根据自身工作体会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药房人员、制度、流程三方面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与结论规范药房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流程,提高药房工作质量,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 标签: [] 药房管理 管理制度 药师
  • 简介:加强学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央的一贯要求,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培训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要求。只有在培训中树立领导干部良好的学风,才能以学风带动作风,将风清气正的良好学风转化成积极务实的工作作风。针对当前干部培训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南京人口国际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南京培训中心)从"教""学""校"三个方面着手,严抓学风建设。从严治教,尝试新方法第一,强化师资,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 标签: 教学管理 工作作风 干部培训 干部队伍 领导干部 培训中心
  • 简介:多学科会诊能规范肿瘤诊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通过组建会诊团队,明确会诊病例,加强多学科会诊环节管理,使肿瘤诊治更为规范,可使医院投诉发生率明显减少,提高医疗质量和诊治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培养年轻医师,提升医院整体影响力。

  • 标签: 多学科会诊 肿瘤规范诊治 医疗质量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病区备用口服药管理。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查找病区备用口服药管理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落实整改措施,检查执行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干预,增长了护士对备用口服药安全管理意识,规范病区备用口服药管理,减少药物资源浪费,进一步提高了病人的安全服药管理。结论PDCA循环是确保病区备用口服药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备用口服药 PDCA 循环 规范管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10-022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共同协作管理骨科外来器械的方法,提高骨科外来器械的清洗质量及术后规范处置。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186包骨科外来器械作为对照组,以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应用手供协作管理模式的202包骨科外来器械作为观察组,将两组的管理方法进行清洗质量及术后规范处置率的对比。结果通过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协作规范管理,骨科外来器械清洗质量目测合格率由90%提高到97%,ATP荧光检测合格率由91%提高到98%(p<0.05);术后规范处置率由36%提高到100%(p<0.05)。结论通过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协作管理,避免了器械商将未清洗、消毒处理的器械直接带走这一普遍存在现象,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供应中心 协作规范管理 骨科外来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对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危重症患者,分成两组。40例分成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护理;40例分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肠道不良反应以及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应用于危重症患者可以显著减少患者预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感染的发生率,护理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 危重症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青年行政管理人员是未来现代医院管理的主力军,现代医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就必须加强对青年人的培养,而目前对于此类人员的规范化培养没有成熟的固定模式可参照借鉴。因此,对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本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培养的实践基础上,探索分析规范化培养现状,从而为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医院应找出青年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

  • 标签: 医院 行政管理 青年管理人员 规范化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品管圈在规范急诊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针对患者转运交接的开展,采取品管圈活动管理方案予以规范,比较患者采取品管圈开展转运交接管理改善前后的合格率情况。结果未采取品管圈转运交接管理改善前,60例患者转运交接合格率为81.67%,采取品管圈转运交接管理改善后,患者转运交接合格率为96.67%,改善后的合格率明显优于改善前,改善前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中,将品管圈管理活动应用其中,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转运交接合格率,还能提升护理人员的转运交接风险意识,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转运交接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规范PICC置管护理路径管理在艾滋病(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PICC置管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规范PICC置管护理路径管理,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置管保留时间明显延长,一次性置管操作成功率及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而PICC非计划拔管人数明显减少(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局部渗血及渗液、肿胀、管腔堵塞、静脉炎以及导管意外脱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对置管技术、维护以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PICC置管护理路径管理可有效提高PICC置管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PICC置管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PICC置管 护理路径管理 艾滋病 新型隐形球菌
  • 简介:作为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存存在矛盾,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笔者对两者并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思路与难点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将两者进行科学的统一,建立适应毕业后教育培养需求的"双轨合一"培养模式。

  • 标签: 专业学位 研究生 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双轨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