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低剂量米非司口服并碘液介入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效果。 方法: 抽取本院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时段内收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共 110 例,以抽签法划分为 A 组、 B 组,各 55 例 。患者均施行阴道超声囊肿穿刺抽吸操作, A 组使用碘液, B 组使用米非司联合碘液,比较患者总有效率、药物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 A 组总有效率为 85.45% , B 组为 98.18%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B 组药物副反应总发生率为 5.46% , A 组为 18.19%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以囊肿穿刺抽吸为前提,施行低剂量米非司联合碘 液 治疗,既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还可预防或降低药物副反应,可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聚维酮碘液 卵巢巧克力囊肿 总有效率 药物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酚磺醛浓缩液联合甲酚磺醛栓对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宫颈糜烂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仅使用甲酚磺醛栓治疗)和试验组(50例,使用甲酚磺醛浓缩液联合甲酚磺醛栓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白带增多和血性白带的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宫颈糜烂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甲酚磺醛浓缩液联合甲酚磺醛栓治疗有更明显的临床疗效,症状的改善率也较好,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生饮食的护理经验,对生饮食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密切观察监测,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同时通过宣教提高患儿家属依从性,以保证生饮食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小儿 生酮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与普罗帕治疗,分析不同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选取了 2019年 9月~ 2020年 3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搜寻,并开展分组调查。在分组上对 60例患者为随机分组,以公平性为开展前提。对照组患者采用普罗帕措施,观察组则为胺碘,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为( 7.74±2.03) mg/L,对照组为( 19.35±4.32) mg/L,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 SDNN、 rMSSD以及 SDANN指标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存在较大差异,且以观察组水平更佳。 最后,在临床疗效的对比中,观察组为 93.3%( 28/30),对照组则为 76.6%( 2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胺碘作为治疗措施能够更好地治疗心律失常,减轻炎性症状,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 观察普罗帕与胺碘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 30 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 15 个常规治疗组和 15 个治疗组。常规组用普罗帕治疗,治疗组用胺碘治疗。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05 );同时,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在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胺碘能取得更有效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能显著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整体治疗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普罗帕与胺碘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9月-2022年8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心律失常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普罗帕治疗,观察组实施胺碘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律失常采用胺碘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为显著。

  • 标签: 心律失常 普罗帕酮 胺碘酮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心律失常患者分别应用胺碘与普罗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是我院确诊且接受治疗的44例心律失常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使用普罗帕治疗的22例患者,组成常规组;使用胺碘进行治疗的22例患者,归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律异变参数。结果 研究组的心律异变参数较常规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律失常患者在使用胺碘与普罗帕均可以达到治疗的目标。但是胺碘的整体效果优于普罗帕。因此,在临床中最先应用胺碘治疗。

  • 标签: 心律异变参数 心律失常 普罗帕酮 胺碘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普罗帕与胺碘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72例心律失常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1月-2020年10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普罗帕)与观察组(36例,胺碘),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94.44%,2.78%)比对照组(75.00%,16.67%)优,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律失常 胺碘酮 普罗帕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用普罗帕与胺碘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医院就诊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胺碘进行治疗的48例息者设为甲组,将其中采用普罗帕进行治疗的48例患者设为乙组。用药28d后,对比两祖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用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与乙组患者相比,甲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低,P

  • 标签: 普罗帕酮 胺碘酮 室上性心率失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胺碘联合普罗帕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6位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胺碘联合普罗帕治疗急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3位:普罗帕治疗)与实验组(33位:胺碘联合普罗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97%)比对照组高且组间数据差异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5.15%)略高于同期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小(P>0.05)。结论: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胺碘联合普罗帕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普罗帕治疗。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联合治疗 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米非司与孕三烯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小剂量米非司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米非司与孕三烯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相关指标(肿瘤体积、内膜厚度、孕激素水平)。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体积、内膜厚度、孕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米非司酮 孕三烯酮 围绝经期子宫肌瘤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三烯联合米非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9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所选患者均为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妇科就诊,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孕三烯联合米非司治疗)和对照组(单独应用孕三烯治疗),各4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2、P水平明显更低(P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 孕三烯酮 米非司酮 性激素水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应用胺碘与普罗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PSVT患者96例,分为胺碘组48例和普罗帕组48例,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胺碘组有效率为91.67%略高于普罗帕组有效率为85.42%但差异不明显,心律转复前后,SBP和DBP情况稳定无明显变化(p>0.05)。胺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普罗帕35.42%(p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普罗帕酮 胺碘酮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普罗帕与胺碘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进行观察。方法 观察对象是回顾性选取我院接收的78例心律失常患者,纳入时间为2021年4月~2022年6月,结合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患者。其中39例患者使用普罗帕组成常规组;39例患者使用胺碘归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7.44%、发生率为5.13%,常规组有效率为82.05%、发生率为2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律失常症患者接受普罗帕与胺碘进行治疗时,均可以改善患者病情,但是胺碘拥有治疗效果优异和并发症出现较少的优点,适合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标签: 临床效果 胺碘酮 心律失常 并发症发生率 普罗帕酮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胺碘与普罗帕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效果中的对比研究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