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探究降低腔镜器械潮湿对等离子灭菌故障率的影响。 方法:本科室自 2017年 12年开始,通过引进品管圈质量控制项目,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针对低温等离子灭菌故障率原因,引入鱼骨图开展现状查检,绘制查检前柏拉图,根据二八原则确定引起等离子灭菌故障真因。再通过现状把握和圈能力评估,确定品管改善后灭菌故障率目标值。而后根据故障真因拟定相应对策方案进行流程改进,并对改进后的结果进行效果确认,制定改进后的标准化腔镜器械处理流程,以达到降低等离子灭菌故障率的效果。 结果:在改善腔镜器械灭菌效果方面, QCC活动目标达成率为 116.41%,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科室低温等离子灭菌故障率为 1.14%,相对改善前降幅为 56.65%,品管圈小组成员活动后能力提升为 61.76%。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激励科室人员查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科室人员解决现存问题的积极性,提升临床工作满意度,降低科室工作失败发生率,从而保证临床手术安全、快速、有效进行。

  • 标签: 品管圈 低温等离子 腔镜器械 灭菌 干燥 故障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于腹腔镜器械最为有效的清洗方式。方法收集需要清洗的腹腔镜器械324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手工加酶清洗方式,观察组采用手工加酶加超声清洗方式进行清洗,对比分析两组器械的清洗效果。结果两组器械清洗后外观检查结果合格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器械潜血实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器械的细菌检测结果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手工加酶加超声清洗的方式能显著提高潜血实验以及细菌检验合格率,有助于提高清洗质量。

  • 标签: 腹腔镜 清洗 质量 潜血实验 细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缺陷及相关建议。方法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期间在本院工作的14位供应室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本次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对人员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工作人员各7人。其中开展常规消毒工作的为参照组,给予专项培训并开展消毒工作为研究组,对两组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参照组满意度显著低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的过程中对工作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并应用特殊消毒工作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的减少机械清洗质量的缺陷,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清洗 质量缺陷 相关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详细了解X市Y区工作场所中清洗剂的使用情况,判辨其挥发性有机组分,为现场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提供依据,提供更好的卫生保障。方法收集2013年-2018年辖区相关企业工作场所使用的清洗剂134份,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性组分剖析。结果从样品中共检出139种挥发性组分,累计检出642次,主要为烷烃类,苯系物,酯类,酮类,含氯类和醇类6类,其中主要挥发性化学物质是烷烃类(46.1%),醇类(21.8%),苯系物(21.4%),酮类(6.6%),含氯类(2.5%),其他(1.6%)。结论清洗剂所含成分复杂,对其成分分析非常重要,可以认识清洗剂里面有害的成分,从而可以预防和避免清洗剂里有害成分对接触清洗剂的工作人员和顾客人员的危害。

  • 标签: 清洗剂 挥发性组分 职业病危害因素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科室,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集中清洗、装配、消毒、灭菌的主要部门,通过学习新的行业规范、管理知识,针对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灭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有效杜绝感染发生,最终保证病人的安全。

  • 标签: 手术器械 清洗灭菌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归纳如何提升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医疗器械清洗治疗,并增强质量控制管理。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本院需要进行清洗的医疗器械为样本,分为两组进行消毒处理,所涉及到的器械件数为1660件。对照组为常规消毒灭菌处理,观察组则实施质量监测管理模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条例的规范实施,并成立消毒室质量控制小组,加强监督管理。结果从管理质量上看,观察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检查的达标率为95.4%(792/830),对照组为89.3%(741/83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清洗质量控制管理上,观察组的整体效能优于对照组,而影响因素以人为因素为主,涉及到多个方面。结论采用质量监测管理对于控制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由此,我们必须对消毒供应室的医疗器械的清洗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保障其使用过程具有安全性。

  • 标签: 医院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 清洗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归纳如何提升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医疗器械清洗治疗,并增强质量控制管理。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本院需要进行清洗的医疗器械为样本,分为两组进行消毒处理,所涉及到的器械件数为1660件。对照组为常规消毒灭菌处理,观察组则实施质量监测管理模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条例的规范实施,并成立消毒室质量控制小组,加强监督管理。结果:从管理质量上看,观察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检查的达标率为95.4%(792/830),对照组为89.3%(741/83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清洗质量控制管理上,观察组的整体效能优于对照组,而影响因素以人为因素为主,涉及到多个方面。结论:采用质量监测管理对于控制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由此,我们必须对消毒供应室的医疗器械的清洗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保障其使用过程具有安全性。

  • 标签: 医院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 清洗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重要阶段,明确肝硬化严重程度对评估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以肝硬化并发症为基础的临床分期应用广泛,而病理分期仍有待细化。治疗方面,各肝病学会相继更新了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较前更加积极。预后方面,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实现了早期肝硬化的逆转,降低了肝病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但逆转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肝硬化 治疗 预后 述评
  • 简介:摘要难治性心力衰竭以心脏失代偿反复发作,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但症状仍难以控制,具有发病率高、住院率高、死亡率高为特点。目前对于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在合理常规抗心衰用药下,依然无法改善症状,使发病率、死亡率越来越高。对于这一现象,钙离子增敏剂的出现为难治心力衰竭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通过增加肌钙蛋白C对Ca2+的敏感性,帮助心肌兴奋,降低心脏的能量需求,从而起到收缩偶联的作用,这样可以改善传统治疗药物的弊端,避免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或者心肌细胞损伤的情况,同时在不增加心肌耗氧的情况下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难治性心衰 钙离子增敏剂 疗效对比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对1例肝癌伴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通过清创胶联合银离子敷料对伤口进行局部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基础护理等全身护理。治疗62天,伤口床新鲜肉芽组织增生良好。这种银敷料联合清创胶在深度压力性损伤护理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银离子敷料清创胶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