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锆全材料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8年3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按照摸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贵金属烤瓷冠修复,研究组(35例)采用氧化锆全冠修复,对比二者修复效果。结果:在边缘密合性、邻接关系、颜色匹配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外形、表面质地上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对牙体缺损应用氧化锆全材料进行修复可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在边缘密合性、美观度及固位情况上均效果良好。

  • 标签: 氧化锆全瓷 牙体缺损 嵌体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SD技术对面前牙贴面微创美学修复患者牙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均是我院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拟行前牙贴面微创美学修复的患者,共纳入45例,术前采用DSD技术为患者进行美学修复设计,并观察患者的牙齿修复效果。结果: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从外形、颜色、发音、协调程度及微笑效果等方面出发,患者的各项满意度均高于90%,其中微笑效果的满意度达到100%;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随访,个别患者出现牙龈炎、牙齿敏感或修复体缺损,但均不影响修复的整体效果及美观性。结论:DSD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前牙贴面微创美学患者的修复效果,且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DSD技术 瓷贴面 美学修复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核联合全冠修复对前牙牙体缺损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使用玻璃纤维桩核联合全冠修复,对照组患者使用铸造金属桩联合钴铬烤瓷冠桩核冠修复,观察两组患者咀嚼功能、修复效果及牙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咀嚼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咀嚼功能,P<0.05;研究组患者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修复效果,P<0.05;研究组患者牙龈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牙龈情况,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核联合全冠修复技术能够提高前牙牙体缺损患者咀嚼功能,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玻璃纤维桩核 全瓷冠修复 前牙牙体缺损 咀嚼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核联合全冠修复对前牙牙体缺损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使用玻璃纤维桩核联合全冠修复,对照组患者使用铸造金属桩联合钴铬烤瓷冠桩核冠修复,观察两组患者咀嚼功能、修复效果及牙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咀嚼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咀嚼功能,P<0.05;研究组患者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修复效果,P<0.05;研究组患者牙龈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牙龈情况,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核联合全冠修复技术能够提高前牙牙体缺损患者咀嚼功能,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玻璃纤维桩核 全瓷冠修复 前牙牙体缺损 咀嚼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口内扫描制作全冠精密性情况,为牙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2020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第二前磨牙全冠修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菲森的S6000和2 个对照组(对照1组Carestream的CS3600、对照2组先临的Aoralscan 1)分别给予口内扫描制作全冠修复体,各20例。比较3组受试患者的全冠的边缘间隙以及颌面调磨测量结果、患者满意度。结果:组间各项观察指标结果差异不大,研究组略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口内扫描制作 全瓷冠精密性 患者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男性,73岁。双眼视力下降半年余,于2019年04月17日就诊我院眼科,查矫正视力OD 0.15,OS 0.15,眼压R 24mmHg,L 36mmHg,诊断:原发性开型青光眼(POAG),予贝特舒+布林佐胺点双眼 tid(拒绝住院),点眼治疗后自觉视力继续下降,4月29日再次就诊并要求住院。10余年前曾因脑梗在县医院治疗,高血压病10余年,不规则服药。入院时四肢活动较慢,可自行站立并短途行走,外出须家属搀扶。收缩压>240mmHg,舒张压>200 mmHg,立即给予口服硝苯地平 10mg,当天下午5点血压180/100 mmHg,诊断:1、双眼POAG;2、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3、高血压III级(极高危)。治疗上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 10mg bid,收缩压170-190 mmHg,舒张压80-90 mmHg,5月4日在局麻下行左眼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当日血压190/86 mmHg,5月5日10点突然神志不清,无法对答,言语不清、口流涎、口角歪斜、四肢躁动,用力握拳,立即查血压100/60mmHg,症状持续约15min后自行恢复,急诊行颅脑CT考虑脑梗塞伴软化灶形成,5月6日再出现脑卒中症状,17:00转神经内科,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抗感染、他汀降脂稳定斑块、降血压等治疗后患者意识清醒,仍不能言语,右侧肢体乏力症状较前改善,可在搀扶下行走, 5月22日出院,当天眼压右:23mmHg,左:13 mmHg。

  • 标签: 原发性 青光眼 脑梗塞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急性闭性青光眼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性青光眼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对照度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的内容。比较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眼压情况与心理问题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问题发生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性青光眼护理中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建议在急性闭性青光眼的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闭角性 青光眼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通过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前2组SAS、SDS量表评分均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眼压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短,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其负性情绪,促进病情尽早康复,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闭型青光眼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项目时间区间为2020年1月-2021年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治疗的52名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依照治疗期间配合的护理干预差异,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6例,分析比对两组患者情绪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情绪质量评分下降更加明显,其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P<0.05。结论:对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治疗辅助,更有助于改善患者忧虑担心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实施团队负责制整体护理模式后临床护士的心理体验。方法于2019年5—10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本院实行团队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病区的22名护士,采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结果团队负责制整体护理模式下临床护士的心理体验归纳为两大主题:积极感受与消极感受。积极感受包含4个方面:增进了护患沟通、激发了主动服务与学习意识、促进了护士的团队协作、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消极感受包括4个方面:感知人力支持不足、身体疲劳与情绪紧张、价值体现不足的挫败感、激励机制带来的困惑。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在团队负责制整体护理模式下工作护士的真实感受与体验,通过分层培训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健全支持保障系统以减轻护士工作负荷,多措并举来保障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团队负责制整体护理 护士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PICC及外周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取样的方法,记录和分析了PICC和外周静脉留置针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费用等情况。结果:PICC组与外周静脉留置针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2.3%与96.2%;PICC组与外周静脉留置针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分别为3.8%与4.6%。结论:PICC组管腔堵塞及药物外渗发生率比静脉留置针组的低,成本比外周静脉留置针组的高,在不考虑经济因素的前提下,建议乳腺癌患者首选PICC作为化疗的静脉给药途径。

  • 标签: PICC 外周静脉留置针 乳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型青光眼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本组实验选择54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观察组用心理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心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急性闭型青光眼用心理护理,效果满意。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开型青光眼采用护理干预后对手术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18年12月,结束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开型青光眼患者86例,为了更好的研究护理疗效,本次将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将86例患者按照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将优质护理应用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段眼压值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后的眼压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原发性开型青光眼患者的手术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眼部状况,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护理干预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脑梗塞患者对患肢体康复训练的认知和真实体验。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3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 Colaizzi 现象学 7 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脑梗塞患者术对患肢体康复训练的体验可归纳为5个主题:不能接受自身的改变;疼痛;对患肢康复效果的不确定感(担心,质疑患肢功能训练的效果);压力较大(经济压力、心理压力)以及支持系统薄弱(缺少家庭支持,缺乏专业技术支持,渴望社会支持)结论:脑梗塞患者术对患肢体康复训练的疼痛较为明显,对患肢体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不高,且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其运动体验,给予必要的家庭及社会支持。

  • 标签: 脑梗赛,患肢, 康复训练,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大多数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的优良特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因其毒性大、见效快而广泛应用于城乡。多年来由它们引起的食物中毒占很大比例。2018年,某市仅毒鼠强和有机磷就发生了10余例食物中毒,确定食物中毒的原因,为医院抢救病人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气-联用法同时测定多种有机毒物处理食物中毒事件展开探讨。

  • 标签: 气-质联 有机毒物 食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在疫情背景下居家网课学习期间产生的焦虑来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在贵州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非临床实习学生中抽取8名学生开展研究,采取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开放式结构访谈,随后将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8名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焦虑大部分的来源为网课学习体验感不佳;疫情负面信息较多和家庭人际关系相处不融洽问题。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网课的心理焦虑来源于疫情的影响、学习方式的转换和家庭关系等,所有因素的总和加重了大学生疫情期间的网课学习压力,易使之产生负面的心理问题。因此,一方面建议学校加强和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应鼓励学生主动联系心理健康老师,寻求心理障碍疏导,积极克服消极心理问题。

  • 标签: 新型肺炎疫情 网课学习 焦虑来源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