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有效沟通沟通技巧在B超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意义。方法选取B超门诊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交流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实验组则综合运用多种沟通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中出现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得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和患者S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有效沟通应用于B超门诊护理工作中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的焦虑心情,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显著。

  • 标签: B 超门诊 沟通 沟通技巧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62-02
  • 简介:摘要医生和患者本应该是利益共同体,都是为了“治好病”这个共同的目标,但是,最近几年医患纠纷频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医疗环境欠佳、一些不良媒体的大肆炒作、政府投入有限、医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等多方面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医患矛盾,医患纠纷和冲突层出不穷,特别是近来发生的“屠医”事件,将医患关系推进到白热化阶段。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迫在眉睫,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医患沟通和换位思考。

  • 标签: 中国医患关系 患者方面的原因 社会方面的原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267-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与住院婴儿的沟通方法及技巧。方法从我院2013年0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住院婴儿中随机选取9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别编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沟通方法与婴儿进行沟通,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沟通方案。并将两组住院婴儿的后遗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作比较。结果研究组(2.2%)的后遗症、并发症发生率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2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也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对比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 标签: 住院婴儿 护士 沟通技巧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43-01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取得患者信任、减少纠纷,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通过护士对护患沟通理解及运用的情况进行相关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结果通过分析问题原因,正确的运用护患沟通技巧。结论利用正确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正确的护患沟通有效的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沟通技巧 护患关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的技巧以及起到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06月~2015年0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诊输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护理人员针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针对于研究组患者再辅以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其中包括患者的焦虑情况、护患的满意度情况、护理的纠纷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为轻度焦虑,对照组为中度焦虑。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的纠纷情况少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方式的下有效的应用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急诊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护患沟通技巧 输液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成为当前社会舆论的焦点。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情况,及随之不断增加的医疗纠纷,众所周知有部分医疗纠纷因医患沟通不畅所致。在口腔诊疗中的紧张的医患关系也屡见不鲜。本文从医务人员的角度浅析口腔诊疗中医患沟通的语言行为,从而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语言行为 沟通 口腔诊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沟通的效果分析。方法针对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通过有效的沟通,主动征求临床科室意见,了解临床各个科室的特点及需求,满足临床需求。结论建立有效的沟通,提高临床科室人员对清洗消毒灭菌知识的了解;提高消毒供应室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取得临床科室的理解、支持。提高了双方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 标签: 供应室 临床 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