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开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随机分组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45例病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情况、临床治愈时间、骨折牢固愈合时间。结果①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0.00%,前者愈合效果优于后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折治疗仪 外固定支架 开放性骨折
  • 简介:目的总结在胫腓骨开放骨折中使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经验,以提高临床业务能力。方法胫腓骨开放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开放骨折,在处理上既要使骨折复位固定,又要兼顾软组织的修复,因此使用传统的方法治疗有相当的难度。本文报告近年来在我院推广使用外固定器治疗48例胫腓骨开放骨折病人,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果全部病人骨折愈合良好,软组织修复良好。结论使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但必须预防针道感染、螺丝松动等并发症。

  • 标签: 外固定器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讨开放骨折伤口的观察和换药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22年1月收治的54名开放骨折患者进行分组,每组27例,连续治疗护理3周。对照组采取常规类型护理办法,观察组需强化开展开放骨折伤口观察和专项换药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6.26%,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P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伤口观察 换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开放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治疗仪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一段时间内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开放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清创和复位以及外固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固定术后2周对患者采用骨折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8.0±1.0)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2.0±1.5)周;此外,观察组的平均牢固愈合时间为(17.0±1.0)周明显短于对照(21.5±1.5)周;并且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4%(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74.3%(26/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放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治疗仪治疗,其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临床骨折愈合时间以及牢固愈合时间。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骨折治疗仪 开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胫骨开放骨折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26例胫骨开放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分析,观察患者在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恢复效果。结果经一期治疗后,愈合患者24例(92.31%),其余2例(76.91%)为延迟愈合,患者的愈合周期为16~42周,平均(23.55±8.31)周。患者的愈合情况较好,创面肉芽植皮恢复良好。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方法进行开放性胫骨骨折治疗,可有效的保证创面的恢复有效率,且操作方法简单,可作为今后的主要治疗胫骨开放骨折的方法,在临床中也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开放骨折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探讨更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在医院接受开放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开放骨折手术病例324例开放骨折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期间是否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68例,非感染组256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情况、医疗差异等进行分析,探讨开放骨折患者感染的高危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骨折患者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不仅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还与清创时间、创伤部位细菌数量与毒力密切相关,应对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加强围手术期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降低开放骨折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感染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接受外固定支架和骨折治疗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对112例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为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清创和复位治疗,治疗组在外固定之后2周进行骨折治疗,对两组的愈合时间、疗效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愈合时间、牢固愈合时间均为治疗组较短,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随访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愈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骨折治疗仪和外固定支架联合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好,预后优良率高。

  • 标签: 骨折治疗仪 外固定支架 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疗效
  • 简介:内容摘要开放骨折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创伤性骨科疾病,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现,导致开放骨折患者日益增加,而且病情十分复杂,治疗的过程和预后都十分困难。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将抗生素合理应用在开放骨折中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能够有效预防开放骨折患者的感染。本文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被诊断为开放骨折的患者48例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将抗生素合理应用于开放骨折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效果也显著提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将抗生素合理应用于开放骨折中,最好的应用实践就是在清理创术开展前进行使用,然后在联合革兰阴性药物或者革兰阳性药物等进行治疗。

  • 标签: 骨折 开放性 抗生素 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外固定支架治疗过程中进行外固定支架治疗进行分析,了解除了治疗外因素,对外固定支架治疗及恢复效果的影响,判断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调查分析主要针对2021年2月到2022年1月的我院43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在进行研究时,将43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排除一名身体素质最差影响调查结果的患者,两组研究对象各21名,其中对照组按照正常的医疗流程进行治疗,以及康复,观察组则在采用正常的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同时,辅以一定的护理措施,具体的护理工作不仅包括外部患者身体状况护理,还包括进行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环境护理等多方面护理工作。结果:经过研究分析,两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医疗康复效果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虽然整体状况得到了改善,但是依旧存在着一定的病症现象,而且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相较于观察组较差,观察组患者康复较快,较为配合,呼吸次数相较于治疗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结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疾病的诱因较多,在进行治疗时,大多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一些严重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需要辅以其他手术治疗,这些规模较大的医疗措施对于部分重症患者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处理,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的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较好,心理状况也较好,情绪较为稳定,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应当受到推广应用。

  • 标签: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护理 外固定支架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清创一期骨折复位内固定对四肢开放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急诊创伤外科就诊的70例四肢开放骨折患者为内固定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骨折首次手术方式分为内固定组和外固定组。其中对外固定组行急诊清创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二期改内固定处理,内固定组采用急诊清创一期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处理,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内固定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外固定组,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急诊清创一期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相较外固定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诊治过程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复位内固定 四肢开放性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开放骨折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开放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29例。参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实验组进行急诊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疼痛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优良率96.55%高于参照组优良率58.62%,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VSD治疗下肢开放骨折创面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3年5月收治的下肢开放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后,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创面护理的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采取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下肢开放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创面恢复效果较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由此可知,综合护理在下肢开放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 标签: 综合护理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 下肢开放性骨折 创面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微创技术、开放手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72例实施对比性治疗研究,治疗时间2021年7月~2023年2月,将患者随机分组后,参照组(n=37)行传统外侧“L”型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n=35)行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联合经皮置钉微创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跟骨Bohler、Gissane角变化,手术指标、术后跟骨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术后6月时Bohler、Gissane角及术中植骨率、术后跟骨功能优良率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技术术式、开放手术均可有效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维护患者跟骨功能,但微创术式治疗具备确切手术损伤可控性、安全性优势,需酌情选择术式治疗。

  • 标签: 微创技术 开放手术 SandersⅡ Ⅲ型跟骨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切开复位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式的分析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胫骨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2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性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切开复位联合VS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0.5±0.8周骨折处愈合,对照组患者17.2±2.1周骨折愈合,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率为96.55%,对照组患者踝关节的功能恢复率为82.75%,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3.4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12.75%,两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固定联合VSD治疗开放性胫骨Plion骨折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开放性胫骨骨折 切开复位 负压封闭引流(VS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严重小腿开放骨折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例经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的严重小腿开放骨折患者进行实验研究,给予术后优质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20例患者经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并且给予优质术后护理后全部治愈,3例患者愈合后出现钉道感染,经换药后再次治愈。结论:应用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严重小腿开放骨折并配合术后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现象,促进患者治疗后的恢复。

  • 标签: VSD 外固定支架 小腿开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