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在药品稽查方面都在履行药品监督检查职责、抽样职责,针对药品的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公告,并处置假冒伪劣药品负责人,可完成具体任务。在药品稽查期间,可开展药品假冒伪劣问题的综合化分析工作,并形成良好的管理体系与模式。

  • 标签: 药品 稽查 新形势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传播,探讨三甲非定点救治医院皮肤科住院病房内有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措施。 方法 通过切实有效第进行住院部入口处的检分诊,加强对住院环境及物品消毒,以及加强病房医务人员及护工“新冠”相关知识培训等方式对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和护工等医院内人员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宣传和疫情防控工作。 结果 保证无医务人员及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及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结论 新冠肺炎期间对病区内人员 相关防疫知识的宣传以及落实筛查制度和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在医院内的传播,有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与排查工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区防控 预检分诊 患者教育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安全护理管理在口腔颌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医院口腔颌外科门诊收治的 49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选取 49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展开安全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安全护理管理在口腔颌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安全护理管理 口腔颌面外科 门诊护理工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对人类而言 , 药品是其与各类疾病抗争的关键性工具 , 是保证人体机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重要物品。因此 , 无论是就患者层面而言 , 还是我国社会医疗水平层面 , 药品生产质量意义远大 。 现阶段 , 虽然社会大众广泛关注药品安全问题 , 但是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方面 , 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 亟待有效解决 。 因此 , 药品生产企业要想在新时期实现长久发展 , 必须对自身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强化 , 只有这样 , 才能提高其医疗水平 , 进而带动我国整体医疗水平实现进一步发展。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实施口腔颌外科手术后出现的感染问题,确定感染现象的影响因素、病原菌类别与基本特征。研究 2018年 2月到 2019年 4月期间,某医院有效治疗的口腔颌面相关病症的患者,实施该手术的患者共有 286例,回顾这部分临床资料,确定术后感染问题发生情况,确定细菌种类与具体的感染位置。结果:在 286例患者中产生术后感染问题的患者有 9例,感染类型包括 G+感染与 G-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细胞菌。影响感染现象的具体因素有误吸、出现侵入性操作与年龄等。结论:实施口腔颌手术治疗技术,其中切除恶性与良性种类手术完成后出现感染问题的概率高, G+为主要感染病原菌,预防污染问题,需关注误吸与侵入性操作问题,也可提前给患者提供抗生素药物。

  • 标签: 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术后感染 临床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在新冠肺炎时医院门诊检分诊的管理体会,根据既往医院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经验及新冠肺炎收治、防治要求,在医院门诊部设立了检分诊岗位,主要对来院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展开筛查,从“接诊流程”、“岗位分配和人员培训”及“感染控制”这三个方面来控制疫情发展与扩散,防止出现院内感染现象,以此来确保患者与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新冠病毒 预检分诊 门诊 疫情期间 管理与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有效的提高医院管理质量和效率,通过对患者采用临床虚拟床位 住院模式,从而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所支付的医疗费用。 方法: 本文主要选择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1 月期间,我院接收护理治疗的 8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无虚拟床位住院模式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而通过虚拟床位住院模式的患者为观察组患者,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来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医护人员通过对虚拟床位住院模式的患者,以及无虚拟床位住院模式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护理费用金额来进行分析对比,可以发现虚拟床位住院模式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护理金额明显低于虚拟床位住院模式患者,具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 患者通过采用 虚拟床位住院模式可以有效的减少住院天数和护理所需花费的费用,从而有效的提高护理治疗水平和护理效率, 值得在临床上 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虚拟床位预住院模式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 SBAR模式应用到门诊发热工作中,建立发热检分诊标准化护患沟通模式,避免漏检、误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同质化服务的同时提升检分诊质量和效率。

  • 标签: SBAR模式 门诊 发热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对老年住院带管患者实施全程智能化管道风险控管理进行分析研究,降低老年住院带管患者的风险,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以风险控管理理论为依据,构建依托信息系统的老年住院带管患者管道风险控管理体系,通过置管前、中、后风险的评估、控措施的实施及控效果的评价进行全程智能化管道风险控管理。结果 实施全程智能化管道风险控管理后引流管无效能发生率由0.46‰下降至0.12‰,非计划拔管率由0.62‰下降至0.20‰,24h管道高危因素评估率由69.43%上升至88.11%;护士对管道知识的知晓率由81.67%上升至95.00%;患者对管道护理的满意度由86.26%上升至9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老年住院带管患者的全程智能化管道风险控管理,将管道风险事件的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防,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保障老年住院带管患者的安全。

  • 标签: 老年患者 管道安全 风险预控 信息化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在口腔颌外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估。方法:选择100例口腔颌外科的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的为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总满意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将可塑纤维桩和成纤维桩分别引入口腔修复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78例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间于我院施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施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 39例、可塑纤维桩治疗)、试验组( 39例、成纤维桩治疗),将 2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 VAS评分和操作难易度评分施行比较。结果:经治疗 10月后,应用可塑纤维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和应用成纤维桩治疗的试验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分别为 92.3%、 97.44%, (P>0.05);但应用成纤维桩治疗的试验组患者术后 1dVAS评分、操作难易度评分均明显更低 (P<0.05)。结论:成纤维桩治疗法和可塑纤维桩治疗法在口腔修复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均拥有较高的成功修复率,其中,成纤维桩治疗患者牙周修复状况更为理想,且更易于操作,更利于保护纤维桩,远期预后良好。

  • 标签: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VAS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8 月我院门诊检分诊的 70 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的 35 例实施常规护理,另外的研究组 35 例实施的是优质护理服务,对比护理前后的各项指标。 结果 :研究组的挂号时间、等候时间少于对照组,数据资料分析可知,研究组的优势明显。对比两组案例的退号次数以及分诊不当的情况,研究组的发生几率均少于对照组,分别是 3.1% 和 3.1% 。 结论 :在门诊检分诊中开展优质服务模式,优势明显,能缩短患者的就医时间,减少分诊差错事件的发生,因此值得实施和应用。

  • 标签: 门诊预检分诊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塑纤维桩与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120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接受可塑纤维桩修复治疗,B组则接受成纤维桩修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口腔修复成功率(75.00%)明显高于A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显微手术麻醉中注右旋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间收治的行喉显微手术患者( n=60)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各 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治疗组在麻醉前注右旋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各阶段平均动脉压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麻醉各阶段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参照组,且不良反应率为 6.67%低于参照组的 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喉显微手术麻醉中注右旋美托咪定具有显著麻醉效果,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 标签: 喉显微手术 麻醉 预注 右旋美托咪定 平均动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并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检分诊指标。方法 采用综合评价法等对初筛指标进行评价,予评价指标数据赋值,计算擅长系数、一致性系数及指标权重。结果 经过综合评价法,共筛选出基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检分诊指标 9项(权重分值),分别为武汉地区( 0.126);武汉周边及省外( 0.124);密切接触( 0.119);聚集性( 0.119);潜伏期( 0.115);发热( 0.107);干咳( 0.107);乏力( 0.10);呼吸系统疾病( 0.073)。专家权威系数 0.58;一致性系数 0.541。结论 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检分诊指标,为我院检分诊更合理高效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病毒肺炎 综合评价法 指标评价和建立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颌骨 CT三维表面重建及头颅模型在颌复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74例颌复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颌骨 CT三维表面重建及头颅模型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窗口均 1期愈合,内固定微型钛板无松动、断裂,内固定钛钉无脱落。术后患者面部外形基本对称,咬合关系良好,张口度正常。结论 颌骨 CT三维表面重建及头颅模型有利于确定复杂颌骨折的程度与骨折的移位情况,有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颌骨 CT三维表面重建 头颅模型 颌面复杂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简单临床评分结合分诊标准在急诊重症患者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 院急诊科于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334 例 患儿,采取 随机数字表 法将其 分为对照 组( 167 例,实施常规急诊分诊 ) 和观察 组( 167 例,实施 简单临床评分结合 急诊 分诊) , 比较两组的 检分诊时间、患儿危险程度分级评估正确率、病情未预见率 。结果: 在此次 研究中, 观察组的 分诊时间、病情未预见率 明显低于对照 组, 患儿危险程度分级评估正确率 明显高于对照 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急诊重症患者的检分诊中, 实施 简单临床评分结合 急诊 分诊 可缩短分诊时间,正确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病情预见率较好, 该 分诊 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 标签: 简单临床评分 分诊标准 急诊重症患者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清洗前不同清洗方法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改变。方法 自我院2019年3月-2019年9月选择98条需清洗消毒的软式内镜,根据不同的清洗方法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清洗流程与简化清洗流程,对其清洗消毒效果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常态组消毒流程的时间多于科研组,成本低于科研组,消毒合格率63.27%低于科研组的消毒合格率97.96%,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软式内镜的血液残留检测结果相近,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常态组蛋白残留检测结果明显高于科研组,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简化清洗流程的方式相比常规清洗流程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明显提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基于 清洗前 不同预清洗方法 软式内镜 清洗消毒效果 改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