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到2021年12月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及妊娠结局正常的女性各100例展开研究,分别设为不良妊娠组与正常组,均进行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MTHFR基因多态性、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有差异(P<0.05),MTHFR C677T、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有差异(P<0.05)。不良组的MTHFR C677T、MTHFR A1298C基因多态性多于正常组(P<0.05)。结论: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和女性不良妊娠结局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 不良妊娠结局 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 COMTval158met 基因多态性对产妇生产前焦虑情绪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 随机纳入我院所接收的 10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在 2019.01-2020.01 ,按照基因分型分为 A 组( A/A 型)和 B 组( G/G 型)。对两组产妇实施产前焦虑评分检测,分析基因多态性给产妇焦虑情绪带来的影响。 结果: A 组产妇产前焦虑评分显著高于 B 组, P<0.05 。 结论: A/A 型产妇焦虑情绪更为严重,应注重对该类产妇实施产前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缓解产妇焦虑情绪。

  • 标签: 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 产前焦虑 影响
  • 简介:【摘要】:人类红细胞抗原的基因频率分布受地区、人群、种族、民族等因素影响,呈现较大的差异。目前被国际输血协会(ISBT)命名的血型系统有36种,300多个血型抗原。近年随着分子遗传学和血型血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红细胞稀有血型抗原多态性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稀有血型频率分布对于临床输血医学的发展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比较我国不同民族红细胞稀有血型Duffy、Deigo、Kidd、Dombrock 、MNS和Kell的基因频率,为临床进一步拟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制定红细胞输注策略等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红细胞 稀有血型抗原 基因频率 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的多态性与主观认知减退(SC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SCD患者130例为SC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20例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ApoE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SCD患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最常见的基因型是ε3/ε3,SCD组为64.61%,对照组为67.86%,SCD组ε3/4(18.46%)及ε4/4(6.15%)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14.17%,0.9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139、4.173,P<0.05)。SCD组和对照组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7.69%、7.91%,两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421,P=0.036),两组ApoE等位基因频率均以ε3最高(SCD组为75%,对照组为81.67%);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与SCD患病呈正相关性(OR=1.922,P=0.036)。结论ApoEε4基因是SCD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载脂蛋白E 主观认知下降 基因多态性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素(Visfatin)-1535C/T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测序技术对103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120例健康对照者内脏脂肪素-1535C/T基因位点内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内脏脂肪素-1535C/T基因位点有三个基因型TT,TC,CC型,内脏脂肪素-1535C/T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在急性心肌梗塞组中为53.4%,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44.2%(X^2=5.57,P〈0.05),急性心肌梗塞组中CC基因型频率为36.8%,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21.6%(X^2=6.39,P〈0.05)。在急性心肌梗塞组中,CC基因型组血清内脏脂肪素的水平显著性高于CT及TT基因型组(P〈0.05,P〈0.025)。结论内脏脂肪素的-1535C/T的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急性心肌梗塞及血清内脏脂肪素的水平的遗传易感性有一定的关联。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内脏脂肪素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展开分析研讨。方法:择选22年5月到23年5月为研究期限,抽取上述时段内到我院进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切除或检查,并经大体及病理检查确诊为内异症女性为研究对象,人数60例,定义为研究组;另抽取此时段内在我院行腹腔镜检查或开腹行输卵管绝育、不孕症检查等,但排除内异症、子宫腺肌症的女性为研究对象,人数60例,定义为参照组。而后针对其相关性展开研究探讨,结果:实验结束,两组女性雌激素受体基因的表型与基因频率,均达遗传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且在其它基因型分布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性。结论:在本次研究中,进一步针对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展开研究可知,磁性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在研究组与参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 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关性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IC3435T基因多态性对胃溃疡患者抗幽门螺杆菌(rio)治疗的影响。方法共采集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106例,按抽签法随机分成EAC组(埃索美拉唑20meg次、克拉霉素0.5eg次、阿莫西林1.0g/次,均2次,d)和0AC组(奥美拉唑20mg/g次、克拉霉素0.5g,次、阿莫西林1.0g/次,均2次/a),每组53例,进行为期1周的抗Hp治疗,治疗结束至少4周检测H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技术检测两组MDR1基因多态性,记录并分析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对抗Hp治疗的影响。结果EAC组Hp根除率为84.9%(45/53),与OAC组的77.4%(41/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DR1C3435T不同基因型间Hp根除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TT型基因Hp根除率为66.7%(16/24),携带CT型基因为86.3%(44/51),携带CC型基因为83.9%(26,31),携带,TT型基因Hp根除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携带TT型基因患者Hp根除率均低于其他两种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与胃溃疡患者Hp根除疗效有关,携带TT型基因患者Hp根除率低。

  • 标签: P糖蛋白 基因型 胃溃疡 螺杆菌 幽门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川崎病患者心血管病变易感性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院内川崎病患儿80例为观察对象,测定FGF-23基因,结合基因型分为FGF-23基因多态性组与FGF-23基因野生型组,观察FGF-23水平与血清指标及心脏病易感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GF-23水平为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病变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 FGF-23基因多态性小儿川崎病心血管病变与FGF-23之间存在相关性。

  • 标签: [] 小儿川崎病 心血管病变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