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中实施紧闭低流量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参照组(盐酸氯胺酮麻醉)与实验组(紧闭低流量吸入七氟醚麻醉)。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在诱导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意义,P>0.05;在气腹前、气腹10min以及苏醒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诱导前降低,P<0.05;但实验组在各时间点上,HR、SBP、DBP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以及清醒时间均短于参照组,而用药量更低,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实验组的5.00%,低于参照组的22.50%,P<0.05。结论:紧闭低流量吸入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更小,更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且吸入麻醉效果更优,不良反应更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低流量吸入麻醉 七氟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乙肝病毒荧光定量PCR检验结果,为乙肝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5月1日-31日,研究对象为100例乙型肝炎患者,患者均实施荧光定量PCR检验以及实验室血清学检查,分析检验结果。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表达模式中大三阳阳性率最高,同时对应乙型肝炎病毒含量水平最高,较其它模式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验乙肝病毒可作为乙肝诊断的重要依据,为乙肝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乙肝 乙肝病毒 荧光定量PCR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本所PCR质量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包括总实验室设计、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和管理、室间质评和实验耗材等方面。目前该实验室已正常、有序投入使用,本文旨在为其他PCR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经验。

  • 标签: PCR实验室 生物安全 设计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进母乳喂养姿势对剖宫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对比两组产妇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泌乳量、哺乳困难程度以及母乳喂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在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哺乳困难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母乳喂养姿势能够有效提高剖宫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的效果,减轻产妇哺乳困难程度,提高母乳喂养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半躺式哺乳姿势 剖宫产术后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合袋鼠护理的哺乳体位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及实施效果。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于本院选取80例产妇开展临床研究,采用单双序号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0,常规哺乳护理)和观察组(n=40,结合袋鼠护理的哺乳体位),比较两组首次母乳喂养时间、首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乳头皲裂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首次母乳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乳头皲裂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母乳喂养中实施结合袋鼠护理的哺乳体位,能够有效促进母乳喂养,使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还能够预防乳头皲裂情况,可推广。

  • 标签: 袋鼠护理 半躺式哺乳体位 母乳喂养 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麻疹病毒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验措施及其检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疾控中心接到各辖区内上报的160例疑似麻疹病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集咽拭子、血液标本送检,咽拭子采取PCR检验,血液标本采取ELISA法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麻疹病毒的检测结果。结果160例疑似麻疹病例中,经两种方法检测后排除23例风疹病毒阳性病例,剩余137例病例中,发病后4d内,PCR检验对麻疹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法检验(80.28%vs60.56%,P<0.05),而在发病4天后,PCR检验对麻疹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与ELISA法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2%vs78.79%,P>0.05)。ELISA法检验结果为阴性而PCR检验为阳性的病例中,其检测时间多分布于发病后1~4d内。结论在麻疹病毒的病原学检测中,PCR检验可对早期麻疹患者进行诊断,还可对早期ELISA法诊断为阴性的患者进一步诊断,可有效减少漏诊,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 标签: 麻疹病毒 PCR检验 ELISA 检验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CR技术在乙型肝炎中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疟原虫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省出入境单位收集到的已经镜检法证实为恶性疟疾的全血样本32例、镜检为阴性的全血样本1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中均提取DNA并加入RT-PCR检测试剂进行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结果显示:恶性疟疾全血样本23例、间日疟疾全血样本11例,阴性全血样本11例,诊断符合率95.6%。复检结果显示:2例标本通过PCR扩增、序列对照,发现其测序结果与公布的疟原虫序列一致,确定均含有疟原虫。结论: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疟原虫的应用价值高,能够敏感、可靠的检出疟原虫DNA。

  • 标签: 荧光定量PCR仪 疟原虫 疟疾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疹病毒 PCR检测方法,总结出最有效的检测措施,为我们治疗麻疹奠定基础。方法:对30例疑似麻疹病毒病例进行 PCR检测,并对确诊的麻疹病人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结果:对这些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后,我们确定有21名患者经 PCR检测呈阳性,其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检验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撷取的120例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分为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均为60例。研究组经PCR检查,参照组经皮肤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诊断阳性率、ROC曲线下的面积AUC情况,和参照组进行比较,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肺结核早期诊断中采用PCR检验,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存在临床方面应用、推广的意义。

  • 标签: PCR检验 肺结核 早期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采用PCR-DGGE技术对中华按蚊成虫肠道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共检测到12条16SrRNA基因序列。在系统发育地位上主要归入3个细菌纲丙型变形菌纲、黄杆菌纲和放线菌纲,其中有59.8%的细菌属于丙型变形菌纲,占绝对优势,成为中肠主要细菌群落。从而显示出中华按蚊成虫肠道细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标签: 中华按蚊,PCR-DGGE,肠道菌群,多样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肺结核早期诊断中应用PCR检验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截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断的71例肺结核早期患者为探究对象,为患者先应用PPD检验设为对照组,之后为患者应用PCR检验设为探究组,对比两组的诊断阳性率。结果 探究组的诊断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诊断肺结核患者时,应用PCR检验的方式可以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与漏诊率,具备较高的价值。

  • 标签: 早期诊断 肺结核 PCR诊断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本文使用多重PCR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通过实验分析了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效果。多重PCR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运用包括敏感性结果分析和特异性结果分析。敏感性结果分析可以评估PCR方法对目标致病菌的检测能力,通常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菌株DNA来进行实验,并根据PCR反应结果确定其敏感性范围。特异性结果分析则用于评估引物的特异性,通过阳性和阴性对照样品的PCR结果来确定引物对目标致病菌序列的特异性。

  • 标签: 多重PCR 食源性致病菌 快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TP-ELISA试剂联合PCR法在实际工作中检测梅毒的特异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梅毒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TP-ELISA试剂进行常规医学检验,观察组用TP-ELISA试剂联合PCR检测患者血液样本。初检阳性时需双孔复查,仍为阳性,方定为ELISA阳性标本。然后用PCR法行梅毒抗体确认试验并结合临床梅毒病史追询情况判断为确定阳性,对ELISA阳性和确定阳性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检出率为ELISA阳性10例,检出率52.63%;观察组检出率为ELISA阳性17例,检出率89.47%。观察组确定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P-ELISA试剂用于无偿献血者时特异性好,而用于临床患者检验时,由于一些其他感染、内科疾患(主要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年龄、甚至某些药物等原因,假阳性偏高。建议不断改进试剂的同时联合PCR技术进行医学检验,严格规范试验操作。同时临床在解释TP-ELISA阳性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病史、体征等情况,可疑时应注意复查和进行必要的追踪。

  • 标签: TP-ELISA PCR 医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