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医学计量人员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和构建医学计量数字化资源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和便利抽样法,抽取18家三甲医院的54名从事医学计量检定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73.33%的受访者最多参加过一次培训,受访者对培训的需求高;70%以上的人希望能在医学检验仪器、医学仪器原理、医学计量检定实作技能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提高;选择培训班或专题讲座的人数分别占96.67%和60.00%,23.33%的人选择网络课程。结论应加快对医学计量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专业设置、知识体系构建、后续培训内容和模式方面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加大相关测试研究的投入,为医学计量人员创建良好的研究平台。

  • 标签: 医学计量 计量人员 知识需求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生考研认知状况,为临床教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在福州地区某医院学习的不同年级(2007级、2008级)同一专业医学生102名,运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考研认知调查,数据采用ridit分析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不同年龄、所需备考时间、温书假、考研择校及将临床技能纳入招生考试,其考研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级(2008级)医学生考研认知期望值高,高年级(2007级)医学生对研究生招生增加临床技能考试的改革应为关注。

  • 标签: 医学 教育 考研 认知
  • 简介:摘要:合格的医生不仅是医疗政策制定者、健康服务提供者,还是健康教育宣传员。为了培养具有防治疾病能力的医师,我国的高等院校为临床医学专业设置了一门预防医学课程。新冠肺炎爆发后,医务工作者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对医疗工作的能力日益提高,培养具有精准公共卫生观念的医学专业学生,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防线”。所以,医学院校的学生在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能力方面都急需提高。

  • 标签: 流行病学 课程内容 公共卫生
  • 简介:摘要:医学生是儿科医学后备人才的主力军,其对儿科医师职业认同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有足够的、稳定的后备力量。但近年来,我国儿科医学人才短缺问题严峻,研究数据显示医学毕业生从事儿科的意愿偏低。本次研究的主要人员是医学专业的本科大学生,调查其儿科医师职业认同的现状以了解其从事儿科的意愿偏低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期为在当前医患矛盾紧张、儿科人才短缺的社会背景下加强儿科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 标签: 社会认同 学生,医科 职业满意 职业认同 儿科医师 调查和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群体对新冠肺炎认知及防控行为状况,为大学生群体开展新冠肺炎相关健康教育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大学生群体对新冠肺炎相关信息的知晓率和疫情下防控行为方面展开调查,将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群体列为研究对象,共收集862份有效问卷,通过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对新冠肺炎侵袭人体粘膜组织、潜伏期、消毒方法的知晓率和疑似症状的处理上有显著差异。结论:医学生凭借专业优势和职业敏感度对新冠肺炎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认知情况明显高于非医学生。因此政府和高校需提高新冠肺炎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和管理,增强其健康意识,同时医学生要提升对医学教育的重视,从而提高全民健康。

  • 标签: []新冠肺炎 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 认知 防控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校医学生对于缓和医疗志愿者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针对西安医学院大一至大五的在校医学生展开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530份,回收有效问卷521份,回收有效率为98.30%。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得出医学生对于缓和医疗的了解还有待提高,医学生参与缓和医疗志愿者的途径少,需求大。结论:医学院校缓和医疗及缓和医疗志愿者知识普及程度不够,教育体系不完善。医学院应该构建规范的缓和医疗基础教育体系,提高医学生知识水平,为未来缓和医疗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安宁缓和医疗 志愿者 医学生 现状调查 对策分析
  • 简介:[摘 要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高校医学专业本科生死亡态度倾向。方法:采用死亡态度测定量表(修订版),调查西藏某高校 793名在校医学生。结果:医学专生死亡态度呈自然接受趋势;不同性别、民族、专业、年级以及接触临终患者经历会影响其死亡态度。 结论:院校有必要结合现代医学的生死教育与当地生死哲学文化,在医学生专业成长过程中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死亡教育培训。

  • 标签: [ ] 死亡态度 医学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全科医学特点和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方法:统计2019年-2021年期间的重庆市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报告,统计三年间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人次;居民满意度调查率。结果:三年期间,中医药社区机构的诊疗人次越来越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及村级卫生院的占比率越来越高;根据统计,基层居民对于中草药的应用服务满意度较高,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结论:中医全科需要将重心放在社区诊疗伤,同时,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更加规范,完善不足,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中医全科 医学特点 中医药 社区卫生服务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学生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政的认知现状并作出相关分析。方法以长沙医学院在读医学生为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五个年级中随机抽取50个医学生,取匿名自填问卷法进行,由课题组成员按照年级分组发放问卷。结果对从事家庭医生工作持非常愿意、可以考虑、无所谓态度的医学生共211例(84.40%),其中大一学生35例(16.59%),大二学生41例(19.43%),大三学生47例(22.27%),大四学生41例(19.43%),大五学生47例(22.27%)。持不愿意态度的医学生共39例(15.60%)。结论高年级医学生对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政的了解程度较高,且医学生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政的认知有待提高。

  • 标签: 医学生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高校医学生眼健康现状及眼健康行为认知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眼健康科普知识教育活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原则抽取某高校在校本科生600名,对528份有效问卷进行调研分析。结果:528名医学生中视力异常率为90.4%,其中超90%对自身眼健康无合理认识且眼健康就医行为落后,其眼健康常识知晓率仅70.15%。结论:医学生眼健康认知及就医行为的缺失对其眼部健康有影响,开展眼健康科普活动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对眼健康的正确认识及提升其眼健康水平。

  • 标签: 医学生 眼健康 科普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医学整体观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分析,探讨医学整体观在这两个领域的潜在作用。本文首先介绍医学整体观的概念与理论基础,然后深入探讨其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接着分析医学整体观对学生学习成效和临床实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引入医学整体观,包括教材设计、教学方法以及评估体系的调整。在最后,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医学整体观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 标签: 医学整体观 影像医学 核医学 教学应用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医学整体观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医学整体观是一种综合性的医学观念,强调身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本文首先介绍医学整体观的概念和重要性,然后探讨其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引入医学整体观,教学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患者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过程,提高医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 标签: 医学整体观 影像医学 核医学 教学应用 综合性医学观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民办大学高校医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并探究其之间的关系,分析同性恋在社会中的地位,为开展高校性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学院2015级、2014级、2013级490名在校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采用无记名自编问卷调查。结果民办高校医学生对同性恋抵触情绪较低,并以越来越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抵触仅达15%;男生对于同性恋的抵触情绪明显高于女生(P<0.05)。结论民办高校对同性恋的认知有待提高,应加大性健康教育强度,有利于端正高校生的认知和思想,促进其身心发育及社会和谐发展。

  • 标签: 民办医学生 性教育 认知态度 性取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医学院非医学类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需求,为开展非医学类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提供参考依据;为高等院校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长沙医学院随机抽取500个非医学类专业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救电话的知晓率达到了99%,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的非医学类大学生对急救电话的知晓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有72%的大学生渴望了解急救知识希望学会自助互救技能,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需求和态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因素对颈椎伤伤员的搬运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对象对现场急救相关知识的总体得分较低。结论非医学类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总体知晓率低,有接受相关培训的意愿,高校应尽快开设相关课程以满足学生需求。

  • 标签: 现场急救 非医学类大学生 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