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基于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Groups,DRGs)管理下结合CMI指数与时间基础率探讨制定平均住院日标准值的合理性。方法某三甲医院某科室2014-2017年出院患者的信息,首先运用边际医疗费用法计算科室的平均住院日理想值,然后使用方法一(未考虑病例组合指数)与方法二(结合病例组合指数)制定科内各医生平均住院日标准值,最后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医生合理住院日。结果科室的平均住院日理想值为7.44d,科室CMI指数为1.01。若医生的CMI指数大于科室CMI指数,说明该医生收治病患技术难度高于科内平均技术难度,则方法二中指定的平均住院日标准值高于方法一中数值更为合理。反之亦然。结论结合CMI与时间基础率制定的平均住院日标准值更符合实际情况,用于衡量医生工作效率更有说服力。

  • 标签: 病例组合指数 边际医疗费用 平均住院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中西医结合戒毒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观察戒毒效果。方法将66例吸毒者,随机分为中医组(采用中药+针灸治疗)、西医组(采用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治疗)、结合组(采用中药+针灸+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治疗)3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患者睡眠差症状评分为(0.18±0.01)分、饮食差症状评分为(0.14±0.04)分、戒毒有效率95.45%。与中医组及西医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到戒毒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饮食及睡眠质量,促进症状缓解,提高戒毒有效率。

  • 标签: 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 益康灵 针灸 戒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门诊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偏头痛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5例,有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中,显效7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偏头痛 中西医结合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者予以艾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患者,采用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艾灸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活动能力及平衡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活动能力及平衡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 艾灸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增加。中国的传统医学有几千年历史,是一个伟大宝库,在这个伟大宝库中有许多关于癌瘤诊治和预防的记载和描述,积累了非常丰富临床诊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专家指出在我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已有四十余年,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有着独特优势和潜在的威力,在国内深入人心,在国外引起巨大反响,并成为肿瘤防治工作中系统工程。中西医是两种卫生保健体系,在历史上各自均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方法上有不同的特点,若能统一认识,互相取长补短,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就会创立我国新医学派。

  • 标签: 肿瘤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心衰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超声心电图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左室舒张期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西药 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丹参酮与血塞通两种药物一同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目标是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社区进行医治的脑梗死患者,一共有50例,平均将所有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探究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式是丹参酮,探究组患者的治疗方式是丹参酮结合血塞通,对照治疗以后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探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P<0.05,就证明在统计学上存在价值。结论对于社区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应选择丹参酮结合血塞通的方式,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较高的有效率,在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丹参酮 血塞通 社区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结合功能锻炼,观察组为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减轻了疼痛感,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功能锻炼 骨折康复护理 应用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6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小儿肺炎喘嗽患儿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然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3.33%,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小儿肺炎喘嗽患儿进行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西药常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儿肺炎喘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措施和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对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门诊就诊的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合计130例,并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单号就诊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双号就诊者70例,设为观察组,临床期间给予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各项临床指标变化。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中97.1%的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将两组患儿进行对比研究。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中西医结合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27例中,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效果,无效1例,有效2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6.32%;对照组27例中,无效5例,有效2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81.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运用于脑梗塞患者工作中,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脑梗塞 患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