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代临床微生是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涉及了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现代临床微生是检验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实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及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感染常规微生的监测在感染控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浅析了临床微生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 标签: 临床卫微生物学 感染控制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的微生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21年05月-2022年05月到本院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30例,对全部患者实施微生检验,而后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分析检验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30份送检标本中分离病原菌,阳性率为93.33%,其中17株革兰阴性菌,占比60.71%,6株为革兰阳性菌,占比21.42%,5株真菌,占比17.86%;治疗效果中显效22/30(73.34%)、一般              7/30(23.33%)、无效              1/30(3.33%)、总有效率29/30(96.67%)。结论:运用微生检验方式对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微生物学检验 结果 病原菌分布 疗效
  • 简介:摘要食物及食品安全问题是现今社会各界均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与居民健康安全息息相关,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群发性等特点,除却对患者健康产生威胁外,还会对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临床诊疗中食物中毒患者多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孤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见,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有赖于明确高效的诊断,微生检验是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较为常用的检测手段,本文主要就微生检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检验结果与价值进行分析。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细菌性食物中毒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学微生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更好的促进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方法:医学微生理论教学时,可以利用引导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可以加强教学改革与发展。结果:引导式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能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结论:引导式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是教学改革之下的产物,能够使得学生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精神,为今后的医学微生的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医学 微生物学 引导式 教学模式 应用 思路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检验中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了2019年-2020年我中心收治的78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其中35例食物中毒患者的呕吐物、30例与此次中毒有关的厨师进行手拭子和13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操作间进行采样检验,从而分析造成中毒的主要原因,本次检验所有行为符合相关标准。结果:78例食物中毒事件所采集的微生检验,从细菌种类检测结果来看,检出率最高的是沙门菌48.33%,检出率最低的是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8.33%;从样品分类来看,检出率高的是食品,检出率最低的是厨具。结论:加强对食物中毒的微生检验,能够详细的了解导致中毒原因,分析细菌的污染源,从而为临床医治和诊断开展奠定基础。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微生物学检验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食物中毒中,因为细菌而引发的中毒事件占比很高。食物的生产、食物的运输、食物的储存和销售等环节,都可能因细菌侵入而引发风险最终引起食物中毒事件。采取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对引发食物中毒的细菌微生进行病原学分析,可以更好地为食物中毒的诊疗过程提供参考,同时,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 食物中毒 疾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选择应用微生检验的效果。方法:均予以计算机随机化选择的方法,将本中心接受的60份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人员食物样本进行分析探究,将上述的粪便等样本进行微生检验,开展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对6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菌类型、检出样本来源进行分析记录。结果:在各类细菌微生检出率对照上,得出沙门氏菌占到了26.67%,与其他微生检出率相差较大(P<0.05),而唐菖蒲伯克氏菌检出率最低,占到了8.33%,其它微生介于两者之间;在不同细菌微生检出的样本来源对照上,得出粪便占到了58.33%,与其他样本来源相差较大(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人员食物样本,选择应用微生检验有助于确定病原菌、污染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微生物学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临床微生检验作为一门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具备技术性强和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学好该课程能够进一步丰富医学上的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素养,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立足于社会,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为了提高临床微生检验实习课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需要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如此可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增强其学习热情,树立更为崇高的医学理想。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实习课教学 课程思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泌尿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微生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进行病原微生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UU阳性19例占12.67%,CT阳性4例占2.67%,NG阳性2例占1.33%,UU、CT二者混合感染2例占1.33%。结论UU是患者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应引起人们重视。

  • 标签: 泌尿道感染患者 病原微生物学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翻转课堂结合学生小讲课在临床微生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的价值。方法:以2021年4月~2023年3月期间入院实习临床检验医学生共35名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临床带教研究,以21年4月~22年3月入院医学生为对照组(n=17)行常规临床带教,以22年4月~23年3月入院医学生为研究组(n=18)行翻转课堂结合学生小讲课教学。比较不同教学模式下检验医学生临床带教考核成绩、临床教学满意度评分组间差异。结果:(1)研究组带教后检验科理论成绩、检验操作、仪器校验及检验测算考核成绩升高,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对临床教学临床实践价值、合作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满意度评分升高,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结合学生小讲课在临床微生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可积极养成医学生临床检验知识、检验技能素养,提升临床教学认可度。

  • 标签: 翻转课堂 学生小讲课 临床微生物检验 技术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品微生限度检查和食品微生检验进行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异同。方法:从检验标准、实验室环境、培养基、抽(采)样、方法验证、仪器设备、动物实验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结果:药品微生限度检查和食品微生检验存在各种异同点。 结论:作为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为更好的开展检验工作,应当注意二者的异同。关键词:药品微生 食品微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