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VVC)及细菌性阴道病(BV)感染状况及影响疗效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妇科门诊就诊及查体1280例非妊娠妇女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确诊为VVC和BV患者分别纳入VVC组(n=96)和BV组(n=124),并根据治疗配合情况,将上述两组继续分别分为A亚组(按医嘱用药者)和B亚组(未按要求用药或性伴侣拒绝接受治疗者)。采取问卷调查、病史采集、妇科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对VVC和BV发病率、影响因素、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本组VVC与BV发病率分别为7.5%和9.69%。VVC组患者乳酸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BV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妇科炎症、避孕方式、个人卫生习惯及重复流产等对VVC和BV均有不同程度影响,而未规范治疗是影响其治疗效果重要因素。经治疗后VVCA,B亚组与BV亚组1~2周及4~5周复诊结果均显示,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好转率及无效率因病例数较少,而未行统计学处理。结论VVC和BV发病均与菌群失调有关,加强健康教育、进行规范治疗是预防和降低其复发率有效措施。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细菌性阴道病 影响因素 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巨大儿影响因素,为临床产前预测巨大儿及选择恰当分娩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于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10174例产妇中429例分娩巨大儿(出生体质量≥4000g)产妇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并纳入观察组(n=429);选择同期于本院住院分娩429例分娩正常足月儿(出生体质量为2500-4000g)产妇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n=429)。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分析2007-2012年本院巨大儿发生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产妇基本情况(年龄、身高、产次)、分娩前情况(分娩前末次宫高、腹围、妊娠图曲线异常)、体质量变化情况(孕龄为20孕周时体质量、孕期增重、分娩时体质量)、胎儿情况(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是否合并羊水量过多、妊娠期糖尿病(GDM)等]及分娩情况(分娩孕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异常)等因素。结果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07-2012年巨大儿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观察组产妇年龄、身高、分娩孕龄、产次、孕龄为20孕周时体质量、分娩时体质量、孕期增重、宫高、腹围、妊娠图异常曲线、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及合并羊水量过多和及GDM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所分娩男性新生儿发生巨大儿风险是女性1.84倍。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9.5%,显著高于对照组(30.8%),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年龄、身高、体质量、分娩孕龄、产次、宫高、腹围、合并羊水量过多或(和)GDM是产前诊断巨大儿影响因素。重视妊娠图曲线�

  • 标签: 巨大胎儿 危险因素 产前诊断 分娩
  • 简介:目的探讨西安市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或治疗3421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采集孕产妇年龄、民族,以及本次妊娠住院时间、住院次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分娩方式、就诊季节、手术级别、是否由其他科室转入产科病房、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妊娠结局等临床资料。2组孕产妇住院时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3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1)本研究3421例孕产妇住院时间为(6.4±3.0)d,生育年龄为(29.5±3.9)岁,高龄(≥35岁)产妇占11.0%(375/3421)。(2)对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35岁与≥35岁),以及本次妊娠住院次数(1次与≥2次),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全自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分娩方式(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剖宫产术分娩)及手术级别(治疗性操作或未进行手术,一、二、三级手术),是否由其他科室转入产科病房,是否有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妊娠结局为不良与良好孕产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2.24,F=15.46、268.81、259.68,t=-7.58、-13.57、-13.82;P〈0.05)。(3)对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次妊娠医疗费用支付费方式为全自费(β=0.08,95%CI:0.01~0.16,P=0.035)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β=0.32,95%CI:0.06~0.59,P=0.018),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β=0.29,95%CI:0.04~0.54,P=0.026),手术级别为治疗性操作或未进行手术(β=0.95,95%CI:0.71~1.19,P〈0.001)�

  • 标签: 住院时间 回归分析 因素分析 统计学 费用 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经阴道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中盆腔脏器脱垂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子宫切除术后及需行子宫切除术中盆腔脏器脱垂患者5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病率,术后排尿情况,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C点位置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注,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36.2±34.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5.3±27.8)mL,术中无一例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第1天晨起拔除尿管后均自解小便顺利;1例患者同时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术,术后第2天发生不全肠梗阻,予对症治疗,术后12d肠功能完全恢复出院。另外4例患者于术后48h内恢复排气,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5.4d。术后即刻、术后8周随访时C点测量值均在-6cm以上,客观治愈率为100%,亦无一例患者发生阴道前后、壁膨出。结论改良经阴道骶骨阴道固定术为中盆腔脏器脱垂手术,具有利用人体自然通道、阴道轴向不发生改变、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创伤小及恢复快等优势。

  • 标签: 中盆腔脏器脱垂 经阴道 骶骨阴道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D反应蛋白(CRP)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收治住院新生儿中,入院时血清CRP〉8mg/ml。2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将其按照《实用新生儿学》关于新生儿疾病诊断标准,结合患儿入院诊断及入院时检验结果将其分为:败血症亚组(n=19)、早产低体重亚组(n=50)、新生儿肺炎亚组(n=151)、低血糖亚组(n=14)、溶血病亚组(n=20)、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亚组(n=8)、病理性黄疸亚组(n=81)、颅内出血亚组(n=1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亚组(n=29)、窒息亚组(n=20)、羊水污染亚组(n=62)及胎膜早破亚组(n=44)。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住院治疗无上述相应疾病新生儿2129例,纳入对照组,为了研究时与个研究亚组不交叉,分别纳入与各研究亚组相对应对照亚组(n=201,170,69,206,200,212,139,207,191,200,158,176),血清CRP平均秩次采用两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ney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简单相关分析(Pearsoncorrelation)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性别、日龄、喂养方式及分娩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及简单相关分析进行初步筛选结果显示,血清CRP平均秩次:败血症(是:138.32,否:107.86;U=1381.0,P=0.046),NRDS(是:66.44,否:112.16;U=495.5,P=0.046);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血清CRP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血糖(Glu)可能相关(

  • 标签: C-反应蛋白 直接胆红素 葡萄糖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中影响胚胎种植(embryotransfer,ET)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本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精子卵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治疗患者中,分别选择胚胎种植率为100%,即妊娠胎数等于移植胚胎数治疗周期47个纳入种植组(n=47);种植率为0,治疗周期为131个纳入未种植组(n=131)。以胚胎种植与否为独立变量,以患者年龄、不孕病因、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量、注射子宫内膜厚度[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hin,hCG)日测定]、卵子数、体外受精方式、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移植时间(月经周期)、移植胚胎卵裂球数及其碎片为非独立变量,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胚胎种植相关因素(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变量为年龄(OR=0.844,95%CI23.10~35.44)、正常受精率(OR=1.019,95%CI46.95~100)、优质胚胎率(OR=1.018,95%CI28.18~100)、胚胎移植时间(OR=1.143,95%CI8.03~29.09)和移植胚胎卵裂球数(OR=2.840,95%CI6.78~8.86)。在一定范围内(95%CI),患者年龄每增加1岁,胚胎种植率下降15.6%;正常受精率每增加1.0%,胚胎种植率增加1.9%;优质胚胎率每增加1.0%,胚胎种植率增加1.8%;胚胎移植时间每增加1d,胚胎种植率增加14.3%;移植胚胎卵裂球数每增加1个,细胞胚胎种植率增加184.0%。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患者年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移植时间(月经周期)、移植胚胎卵裂球数可影响胚胎种植。

  • 标签: 胚胎种植 影响因素 LOGISTIC分析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晚孕期孕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门诊接受产前检查2017例晚孕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价受试者HRQoL状况,对可能影响HRQoL评分14项因素,包括受试者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等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晚孕期孕妇《SF-36健康调查量表》生理健康综合测量(PCS)得分和心理健康综合测量(MCS)得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受试者《SF-36健康调查量表》各维度得分分别为,生理功能(PF)得分为(63.0±16.6)分,生理职能(RP)为(51.0±24.6)分,躯体疼痛(BP)为(69.0±18.1)分,总体健康(GH)为(73.5±17.2)分,活力(VT)为(60.9±15.0)分,社会功能(SF)为(75.4±17.5)分,情感职能(RE)为(72.8±26.4)分,精神健康(MH)为(78.2±12.6)分。(2)受试者HRQoL状况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人体质量指数(BMI)、住房满意程度及婚姻关系4个影响因素PC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在职、家庭人均年收入、住房满意程度、婚姻关系、婆媳关系及孕期丈夫吸烟8个影响因素MC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晚孕期孕妇PCS得分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年龄、住房满意程度及婚姻关系,并且随着年龄越大、对住房及婚姻关系越不满意,其PCS得分越低(均为P〈0.05)。对晚孕期孕妇MCS得分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婆媳关系、婚姻关系、住房满意程度、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并且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其MCS得分越高;而对婆媳关系、婚姻关系及住房越不满意,其MCS得分越低(P〈0.05)。结论晚孕期孕妇HRQoL与很多因

  • 标签: 生活质量 调查与问卷 妊娠末期 孕妇
  • 简介:目的:评估临床病理因素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62例宫颈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年龄为35-82岁,中位年龄为50岁。术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均为宫颈鳞癌。按照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是否有效,将其分为有效组(n=47,75.8%)和无效组(n=15,24.2%)。两组患者年龄、化疗前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宫颈肿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山西省肿瘤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研究分组及化疗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行新辅助化疗62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化疗后手术情况及术后病理结局,探讨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因素。结果有效组新辅助化疗术后宫颈深间质浸润率、淋巴结转移率均显著低于无效组[25/47(53.2%)vs.13/15(86.7%),12/47(25.5%)vs.9/1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1,4.254;P=0.020,0.039);新辅助化疗疗效与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和化疗方案无相关性(P〉0.05),但与化疗前血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明显相关[OR=0.135,95%CI(0.027-0.667);P=0.014]。结论化疗前血SCCAg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明显相关,可作为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指标。

  • 标签: 宫颈新生物 化疗疗法 辅助 治疗结果 鳞状细胞 阻力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年轻(≤35岁)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于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妇科收治157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年龄,分别纳入≤35岁组(n=82)及〉35岁组(n=75)。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对2组宫颈癌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宫颈癌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对≤35岁组患者随访5年,采用存活和死亡作为其预后判断指标,对可能影响宫颈癌年轻患者预后16项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初次性生活年龄、生育次数、肿瘤直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病理分级、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宫旁转移、脉管浸润、治疗方式、肿瘤复发及宫颈癌家族史,进行单因素分析。结合已有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宫颈癌年轻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1)≤35岁组宫颈癌患者初次性生活年龄[(21.1±2.6)岁]小于〉35岁组[(22.9±2.1)岁];HPV感染率,接触性出血、腺癌、肿瘤宫旁转移及脉管浸润发生率(92.7%、78.0%、19.5%、56.1%、37.8%)均高于〉35岁组(77.3%、45.3%、6.7%、36.0%、21.3%),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45,χ2=7.381、17.775、5.888、6.360、5.067;均为P〈0.05)。(2)采用存活和死亡作为其预后判断指标,对可能影响宫颈癌年轻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生育次数、肿瘤直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病理分级、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宫旁转移、肿瘤脉管浸润、治疗方式、肿瘤复发及宫颈癌家族史共计13项因素,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1、

  • 标签: 宫颈肿瘤 预后 危险因素 女(雌)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检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高危人群宫颈长度及漏斗样变是否可预测PPROM发生。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住院68例PPROM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后是否发生PPROM,将其分为发生PPROM组(n=28)与未发生PPROM组(n=40)。所有受试者均进行TVS,检测宫颈长度及漏斗样变发生情况。统计学分析两组孕妇宫颈长度及宫颈漏斗样变率差异,并分析不同宫颈长度及漏斗样变率预测PPROM准确性及其与PPROM发生关系。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及入组时孕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发生PPROM组孕妇宫颈长度显著短于未发生PPROM组,而宫颈漏斗样变率,则显著高于未发生PPROM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3,5.909;P〈0.05)。②宫颈长度越短及宫颈漏斗样变率越高,预测发生PPROM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逐渐升高,宫颈长度〈5mm或75%〈宫颈漏斗样变率≤100%,对预测PPROM特异度(97.2%及96.3%)及阳性预测值(79.6%及76.3%)最高,并且与PPROM发生关系最密切(OR=6.47,95%CI:1.33~38.21,P〈0.05;OR=5.80,95%CI:1.11~30.22,P〈0.05)。结论TVS检测宫颈长度及宫颈漏斗样变,可有效预测PPROM高危人群是否发生PPROM;其中宫颈长度〈5mm及宫颈漏斗样变率〉75%,对发生PPROM预测价值最高。

  • 标签: 经阴道超声波检查 未足月胎膜早破 子宫颈 预测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肺炎病原分布及耐药状况,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就诊并确诊为细菌性肺炎患儿89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本院自行设计《儿童细菌性肺炎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药敏试验采用双纸片扩散法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试验。分别对2009和2010年本院细菌性肺炎细菌菌株构成比及细菌株耐药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本组肺炎细菌产ESBLs检出情况(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892例受试者中共计135例患儿检出病原,检出率为15.13%,共检出病原10种、155株。其中,革兰阴性(G-)为64.52%(100/155),革兰阳性(G+)为35.48%(55/155)。检出细菌株以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为主,分别占总菌株22.58%,17.42%,14.84%,13.00%和10.97%。2009和2010年细菌菌株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铜绿假单胞、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均超过80.0%,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率均超过77.0%。2010年检出细菌株耐药率高于2009年,2009和2010年细菌株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G-中,共检出产ESBLs40株,检出率为32.79%。结论细菌性肺炎普遍耐药,而且产ESBLs也有一定程度流行。

  • 标签: 细菌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妇产科诊治170例E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石蜡包埋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所有EC患者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在诊断肿瘤细胞级别、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累及方面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及影响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粗符合率临床因素。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北京军区总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在肿瘤细胞级别的诊断上,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低分化敏感度(87.5%)分别较诊断高分化、中分化敏感度(74.7%、56.1%)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23.97,P=0.028、0.000);诊断低分化特异度(98.4%)较诊断高分化特异度(75.4%)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5,P=0.000)。2在肿瘤组织学类型诊断上,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为Ⅰ型敏感度(88.5%)较诊断为Ⅱ型敏感度(33.3%)高,诊断为Ⅰ型特异度(45.5%)较诊断为Ⅱ型特异度(88.8%)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99、43.03,P=0.000、0.000)。3在诊断肿瘤肌层浸润深度上,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深肌层浸润敏感度(95.0%)较诊断浅肌层浸润敏感度(86.5%)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32);诊断深肌层浸润特异度(99.2%)与浅肌层浸润特异度(95.5%)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χ2=1.52,P=0.218)。4在诊断宫颈累及方面,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宫颈累及敏感度(20.0%)较诊断无宫颈累及敏感度(100.0%)低,诊断宫颈累及特异度(100.0%)较无宫颈累及特异度(20.0%)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3、133.33,P=0.000、0.000)。5研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冷冻切片 石蜡包埋 活组织检查 女性
  • 简介:目的探讨术后采用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具在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因先天性阴道缺如拟行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术中采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具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性生活患者为6例,无性生活为9例。术后对其均采用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具进行阴道扩张冲洗。对患者阴道形成良好率、明显疼痛感、使用医从性、性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5例(100.0%)患者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及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型制作均成功。对其术后随访6~12个月,15例中14例(93.3%)坚持使用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具,阴道形成均良好,使用医从性好,仅1例(6.7%)因未坚持采用导尿管冲洗扩张而出现阴道中段狭窄。15例(100.0%)患者使用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具时均无明显疼痛感,并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6例(100.0%)有性生活患者随访期间性生活均满意。结论采用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具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无需特殊制作即可使用,患者术后佩戴无痛苦,使用医从性高,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双腔导尿管 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 改良 阴道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活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于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72例年龄为6个月至2岁,平均为(1.2±0.4)岁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临床症状均包括大便次数增多、发热和脱水等。将其按照抽签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空腹口服,剂量标准如下:≤12个月患儿为1.0g/次×3次/d,〉12个月患儿为1.5g/次×3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1粒/次×3次/d。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及腹泻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1%(31/36),显著高于对照组58.3%(21/3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即腹泻停止时间、退热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活联合蒙脱石散可有效治疗小儿腹泻,具有临床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恢复快、血清CRP水平降低迅速、不良反应少优点,但是否值得临床推广,尚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双歧杆菌活菌 蒙脱石散 腹泻 药物疗法 联合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对要求保留子宫宫颈肌瘤患者进行经阴道剔除术与经腹腔镜剔除术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住院治疗72例单发宫颈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5.1±4.6)岁。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经阴道组(n=36)与经腹腔镜组(n=36),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5.6±4.5)岁与(34.2±4.8)岁;宫颈肌瘤最大直径分别为(5.2±2.4)cm与(4.9±2.6)cm;对其分别采取经阴道宫颈肌瘤剔除术与经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及住院天数等。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及肌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29,0.5087;P〉0.05)。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均无邻近器官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经腹腔镜组与经阴道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99.5±45.5)min与(78.4±25.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0.1±88.5)mL与(116.4±40.5)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18,2.0775;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5.3±5.3)h与(12.9±4.2)h,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分别为(3.4±2.5)d与(2.2±1.2)d,住院天数分别为(5.2±1.8)d与(4.4±1.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94,2.5964,2.2188;P〈0.05)。结论经阴道剔除术与经腹腔镜剔除术对治疗宫颈肌瘤均安全可行。二者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经阴道宫颈肌瘤剔除术较经腹腔镜剔除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而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更短、抗菌药

  • 标签: 子宫颈肌瘤 子宫颈肌瘤剔除术 阴道式 子宫颈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是腹压突然增加(如咳嗽、喷嚏、大笑、提取重物或体位改变时)大于最大尿道压,在无逼尿肌收缩状态下,尿液不自主排出疾病。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悬吊治疗 阴道前壁 术式 组织 条形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ectopicpregnancy)及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相关因素。方法以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住院确诊148例(A组)异位妊娠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及同期门诊超声提示宫内早孕90例(B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A组27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中,22例首次异位妊娠时在本院治疗,病历资料完整,将其纳入A1组;另121例为首次异位妊娠患者,将其按约1:2比例随机选取54例纳入A2组。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法,对其年龄、孕次、性生活时间、避孕方式、盆腔手术史、慢性盆腔感染史、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妊娠结局等变量,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筛查异位妊娠及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相关因素。对A1组重复异位妊娠患者首次异位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A2组首次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利用x^2检验分析其首次异位妊娠治疗方式差异。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异位妊娠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及比值比(OR)分别为:年龄(OR=1.153,P=0.000),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OR=4.782,P=0.008),口服紧急避孕药(OR=12.735,P=0.018),慢性盆腔感染史(OR=6.352,P=0.001),异位妊娠史(OR=5.292,P=0.035)。重复异位妊娠相关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孕次(OR=1.419,P=0.013),慢性盆腔感染史(OR=3.026,P=0.015)。x^2检验显示,治疗异位妊娠方式以保守性治疗较手术治疗重复异位妊娠率明显增加(x^2=4.046,P=0.036)。结论慢性盆腔感染史、口服紧急避孕药、放置宫内节育器、无避孕措施和不严格工具避孕为发生异位妊娠或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危险因素。治疗异位妊娠方式以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并酌情结扎对侧输卵管为保护因素

  • 标签: 异位妊娠 重复异位妊娠 危险因素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采用心音图运动分析试验(PCGET)测量和评估新生儿心力储备(CCR)。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于本院分娩385例单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其胎龄分为足月儿组(n=231,胎龄为37~41+6孕周)和早产儿组(n=154,胎龄为28~36+6孕周),并将早产儿组继续分为早产儿A组(n=14,胎龄为28~31+6孕周),早产儿B组(n=23,胎龄为32~33+6孕周)和早产儿C组(n=117,胎龄为34~36+6孕周)。测量和计算新生儿第一心音(S1)与第二心音(S2)幅值比值(S1/S2)、心脏舒张期时限(D)与收缩期时限(S)比值(D/S)和应激后心力变化趋势(CCCTS)(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新生儿日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足月儿组S1/S2和D/S与孕周无明显相关关系(r=-0.013,-0.039;P=0.848,0.561),而早产儿组S1/S2与孕周呈负相关关系(r=-0.166,P=0.040),D/S与孕周呈正相关关系(r=0.250,P=0.002)。经历相同刺激啼哭后,足月儿组S1/S1′显著高于早产儿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S1/S1′与孕周均无明显相关关系(r=0.116,0.069;P=0.285,0.415)。据测试数据初步得出足月儿CCR各指数参考值范围,心肌缺血缺氧新生儿D/S显著降低。结论出生后检测CCR可对新生儿,尤其是高危新生儿心脏耐受性进行评估,从而判断其心脏安全性,为其进一步心脏保健提供依据。

  • 标签: 心力储备 心音图运动分析试验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后,患儿发生口腔黏膜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HD-MTX治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并采用CCLG-ALL2008化疗方案治疗儿童ALL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涉及人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规定,并得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记录其年龄、性别、临床分度、漱口液选择等口腔黏膜炎相关因素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受试对象中,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14.5%(29/200);发生部位以颊部最为常见,占41.4%(12/29);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以Ⅱ度最多,占41.4%(12/29);漱口液选择是发生口腔黏膜炎影响因素[OR=2.450,95%CI(1.038-5.784),P=0.041]。结论HD-MTX治疗儿童ALL后,应加强对患儿口腔护理,并重视对漱口液选择。

  • 标签: 甲氨蝶呤 口腔炎 前体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