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孕期孕妇碘营养状态对其心脏电信号的影响。方法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采取方便抽样法,于山东省海阳市某2家二级医院,选取1600例孕期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按照年龄匹配原则,采取同样的方法,选择同期在这2家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碘含量检测结果正常的非妊娠女性800例,纳入对照组(C组)。对观察组受试者进行尿碘含量检测,同时对观察组及C组受试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观察组孕期孕妇碘含量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碘营养缺乏亚组(G1亚组),碘营养过量亚组(G2亚组)和碘营养正常亚组(G3亚组)。对于观察组3个亚组与C组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和大致正常率、窦性心律不齐等异常结果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调整检验水准后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本研究分组,均征得受试者本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观察组进一步分组及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结果:观察组,G1、G2及G3亚组孕妇分别为502、179及919例。观察组3个亚组孕妇的年龄、孕龄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3个亚组孕妇与C组受试者年龄总体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和大致正常率比较:观察组3个亚组与C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89,P<0.001);G1与G2亚组孕妇心电图正常和大致正常率分别为72.71%(365/502)与70.95%(127/179),均显著低于G3亚组(86.51%,795/919)与C组(88.25%,706/800),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③G1、G2及G3亚组孕妇心电图检查异常结果,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率最高。G1、G2及G3亚组与C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早搏、短P-R间期、ST-T改变发生率分别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423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心脏电生理学 心电描记术 妊娠中期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Notch1蛋白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蛋白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PE)孕妇胎盘组织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住院,行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65例重度PE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孕龄不同,将33例早发型重度PE孕妇(孕龄≤34孕周)纳入早发型重度PE组,将32例晚发型重度PE孕妇(孕龄>34孕周)纳入晚发型重度PE组。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同期在本院住院因胎位异常或者胎儿窘迫行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30例孕妇,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Notch1和PPAR-γ蛋白在3组产妇胎盘组织的分布及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3组孕妇的年龄、孕龄和Notch1、PPAR-γ蛋白平均灰度值等进行整体比较,再采用最小显著差异(LSD)法进一步对3组孕妇Notch1和PPAR-γ蛋白平均灰度值进行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孕妇胎盘组织Notch1和PPAR-γ蛋白平均灰度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文号:201601027),并且与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早发型重度PE组、晚发型重度PE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年龄和孕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otch1与PPAR-γ蛋白在3组产妇的胎盘组织均有表达,Notch1蛋白主要定位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细胞质,呈淡黄色-深棕色颗粒。PPAR-γ蛋白主要定位于绒毛细胞滋养层细胞核,少部分表达于细胞质内,呈黄褐色-深棕色颗粒。③3组孕妇胎盘组织Notch1和PPAR-γ蛋白平均灰度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565,P=0.012;F=8.694,P=0.006)。3组孕妇胎盘组织Notch1蛋白平均灰度值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 标签: 先兆子痫 NOTCH1 PPARΓ 滋养细胞 胎盘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