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热性惊厥(FS)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亦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之一。在FS的众多发病机制中,炎细胞因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IL)-1,-6,-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细胞因子与小儿FS密切相关。笔者拟就炎细胞因子与小儿FS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FS的认识。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惊厥 发热性
  • 简介: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于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72例年龄为6个月至2岁,平均为(1.2±0.4)岁的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临床症状均包括大便次数增多、发热和脱水等。将其按照抽签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空腹口服,剂量标准如下:≤12个月患儿为1.0g/次×3次/d,〉12个月患儿为1.5g/次×3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1粒/次×3次/d。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及腹泻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1%(31/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21/3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即腹泻停止时间、退热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可有效治疗小儿腹泻,具有临床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恢复快、血清CRP水平降低迅速、不良反应少的优点,但是否值得临床推广,尚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双歧杆菌活菌 蒙脱石散 腹泻 药物疗法 联合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对患者月经,卵巢功能及生育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11年11月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经超声、MRI及妇科检查等明确诊断为症状性子宫肌瘤,并进行UAE治疗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其UAE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月经改变情况、激素水平变化和生育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患者接受UAE后:①3个月时,经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均较UAE前明显缩小,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访期内,除3例出现闭经外,其余患者月经量及月经期均基本恢复正常,治疗有效率为94.6%(53/56)。③1,6,12个月时及UAE前,分别有45,39,38及56例患者接受激素水平测检,受检者接受UAE后1,6及12个月时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水平与UAE前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本组15例有生育要求者中,3例成功妊娠并顺利分娩,无早产、自然流产及其他产科合并症发生,成功妊娠率为20%(3/15)。结论UAE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安全、创伤小、疗效确切,以及对月经和生育能力影响较小等优点。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小,UAE治疗子宫肌瘤对卵巢及生育功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肌瘤 子宫 动脉 子宫 栓塞 月经失调 生育力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PNA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胃肠外营养(PN)持续时间≥14d,符合本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的VLBWI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将其按照接受持维PN后是否发生PNAC,分为PNAC组和非PNAC组。首先根据临床经验,确定导致PNAC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再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及专业知识,进一步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导致PNA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最终符合本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的VLBWI共计172例,其中非PNAC组为143例,PNAC组为29例,PNAC发生率为16.9%。两组受试者性别构成比、胎龄及分娩方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根据临床经验,对可能导致PNAC的临床观察项目(27项)与营养因素项目(19项)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8项临床观察项目与5项营养因素项目为可能导致PNAC的影响因素,如出生体质量轻,小于胎龄(SGA)儿,PN持续时间及禁食时间长,氨基酸热卡及脂肪乳热卡高,奶热卡低,感染性肺炎、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感染性休克率高,母乳喂养及口服益生菌均为可能导致PNAC发生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X^2=-3.306,4.424,1.790,1.231,3.193,2.815,2.519,4.615,3.949,3.920,3.861,5.656,5.535;P〈0.05)。③对可能导致PNAc的影响因素的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感染(感染性肺炎、败血症、NEC及感染性休克),SGA儿,VLBWI,禁食时间长,PN持续时间长,氨基酸热卡比及脂肪乳热卡比高是导致PNAC的独立危险因素(OR=8.785,3.851,7.134,4.728,6.746,7.113,3.

  • 标签: 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 危险因素 出生体质量 极低出生体质量 婴儿 新生
  • 简介:目的探讨多巴胺D3受体(DAD3R)激动剂BP897对小鼠多动秽语综合征(TS)的治疗疗效、有效剂量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6组,各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BP897Ⅰ组、BP897Ⅱ组、BP897Ⅲ组、阳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建立TS小鼠模型。于实验第8天起逐日予小鼠灌胃:对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小鼠分别予以生理盐水0.1mL灌胃,对阳性对照组予以氟派啶醇0.5mg/kg灌胃,对BP897Ⅰ组、Ⅱ组及Ⅲ组分别予以BP8970.3,1.0,3.0mg/kg灌胃。于造模成功后即刻、灌胃第7天及灌胃第28天,分别采用双盲法对小鼠进行刻板行为评分,各组小鼠在灌胃第28天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DAD3R、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及多巴胺含量,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刻板行为评分及DAD3R、DAT、多巴胺含量差异,分析DAD3R及DAT分别与多巴胺含量的相关。各组小鼠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灌胃第7天及第28天时,小鼠刻板行为评分比较:BP897Ⅱ组及BP897Ⅲ组分别较模型组小鼠显著降低,BP897Ⅱ组较BP897Ⅰ组显著降低,BP897Ⅲ组较BP897Ⅱ组亦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P897Ⅰ组与模型组比较,BP897Ⅲ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灌胃第28天时,小鼠脑组织中DAD3R,DAT及多巴胺含量比较:模型组较BP897Ⅲ组、阳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显著降低,BP897Ⅲ组较阳性对照组亦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分别与BP897Ⅰ组及BP897Ⅱ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鼠脑组织中DAD3R及DAT含量均与多巴胺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765,0.766;均为P〈0.001)。结论1.0~3.0mg/kg的BP

  • 标签: BP897 多动秽语综合征 受体 多巴胺D3 多巴胺质膜转运蛋白质类 多巴胺 小鼠 近交ICR
  • 简介:目的探讨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早产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生后24h内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的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是否为BPD,将其分为BPD组(n=22)和非BPD组(n=38)。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构成比、生后5minApagar评分、肺表面活性物质(PS)应用次数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于在气管插管拔除之前采集BALF,采集时间点分别在生后第1,3,7,14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BALF上清液中HGF、VEGF及sIgA水平,并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育英儿童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BPD组患儿接受呼吸机治疗时间明显较非BPD组长(Z=3.283,P=0.001)。②早产儿生后2周内不同时间点,BPD组患儿BALF中HGF及VEGF水平均低于非BPD组(P〈0.05),且随着日龄的增加,BPD组的HGF水平逐渐下降,而VEGF水平逐渐升高。③出生后第3天HGF及VEGF水平与BPD转归呈负相关关系(OR=0.806,95%CI:0.764~0.851,P〈0.01;OR=0.288,95%CI:0.189~0.439,P〈0.01)。结论BPD早产儿BALF中HGF、VEGF水平明显低于非BPD早产儿。出生后第3天的HGF、VEGF低水平表达与BPD发生具有相关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肝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婴儿 早产
  • 简介:目的探讨膜相关蛋白Numb在上皮卵巢癌(EOC)中的表达及其与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136例卵巢肿瘤患者及同期因子宫病变而无卵巢肿瘤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摘除卵巢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EOC组(n=92)、卵巢交界肿瘤(BOT)组(n=23)、卵巢良性肿瘤组(n=21)及正常卵巢组(n=22)。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患者卵巢组织的Numb蛋白、P-gp及MRP-1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Numb蛋白在4组中及在EOC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EOC组患者3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及相关关系,以及与化疗敏感及耐药的关系。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4组患者年龄,身高及体质量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卵巢组织中Numb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EOC组较卵巢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卵巢组高,BOT组较正常卵巢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OC组与BOT组比较、BOT组与卵巢良性肿瘤组比较及卵巢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卵巢组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OC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卵巢组织Numb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FIGOⅠ~Ⅱ期患者显著低于Ⅲ~Ⅳ期患者,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低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临床病理学类型、组织病理分级及残留灶大小之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EOC组患者卵巢组织的Numb蛋白与P-gp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表达无相关(r=0.117,P=0.109);而Numb蛋白阳性�

  • 标签: 卵巢肿瘤 Numb蛋白 人类的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免疫组织化学 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