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探讨与镉锌共存时的毒性变化机理,按照Makang的相加指数法评价毒物间联合作用,在做三种单一毒物的实验基础上,分别做与镉锌两两组及s/Cd/Zn三种毒物按毒性1:1和浓度1:1情况下分别做了毒性间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除了镉和锌的毒性1:1和浓度1:1为协同作用外,其余均为拮抗作用。

  • 标签: 毒物 联合毒性 相加 联合作用 拮抗作用 实验
  • 简介:本文采用鲫鱼为实验生物对的致突变性微核实验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水环境生物的遗传毒性影响效应,发现鱼的微核实验对的毒性很敏感并有计量反应关系,0.9mg/L的三价离子对鱼的微核就产生了毒性影响,96小时尤为明显,微核实验是鱼砷中毒的重要标志物。

  • 标签: 微核实验 外周血 血红细胞 遗传毒性 砷中毒 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程序联合常规护理模式用于重症心衰患者对心衰程度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本院接收的78例重症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作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39例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标准程度护理。对比两组的血清学指标、心功能指标、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血乳酸(Lac)水平、血浆N末端B型尿钠肽(NT-proBN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4.87%,比对照组的79.49%高(P<0.05)。结论  标准程序联合常规护理模式用于重症心衰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血清学指标及心功能,促进疾病转归,提升其生存质量,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标准化程序 常规护理 重症心衰 心衰程度 转归
  • 简介:目前我国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锰含量的方法是采用GB5750-85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在全国水质卫生标准分析方法协作组第二十次会议上,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锰含量的方法即水杨基荧光酮-溴十六烷基三甲铵分光光度法。哈尔滨市卫生防疫站参加了这种方法的验证工作。本方法在PH8.6-9.8范围内,锰与水杨基荧光酮(SAF)溴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形成蓝紫色配合物,在580nm波

  • 标签: 水杨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