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对华北某部卫生坑道进行卫生质量调查,平均气温9.45℃,气湿33.9%,用离心法及沉降法同时检测空气细菌总数分别为3800cfu/m^3及3700cfu/m^3,真菌数为4100cfu/m^3及4400cfu/m^3,对照组比较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R<0.01),真菌以青霉,曲霉占优势,为56.6%,坑道内有2个水库储有饮用水,灌水时投入大量漂白粉,经20多年后检测,游离余氯分别为50mg/L及52mg/L,储水除有极强氯气味外,其他感官性状及化学指标均未超过卫生标准。

  • 标签: 卫生坑道 空气微生物 饮用水 环境卫生调查 野战军
  • 简介:通过对海南省1996-2000年化妆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和市售化妆品的卫生监督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1996、1997、1998、1999、2000年化妆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化妆品抽检合格率分别是86.95%、90.54%、92.54%、96.92%、98.41%。经X^2检验差别有高度显著性。说明我省化妆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卫生质量好。1996-2000年五期间海南省海口市主要大商场和化妆品批发商店销售的化妆品中不合格的产品主要是特殊用途化妆品,不合格率为25.37%,而大量的进口化妆品未经卫生部审批,合格率仅为30%左右。说明加强对进口化妆品的卫生管理是海南今后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的重要工作任务。1991-2000年海南省共接到化妆品皮肤损伤事件4起,市售化妆品质量不合格事件2起,均为外埠产品,因此、加强对外埠的索证管理也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检验 化妆品 海南 卫生监督 质量分析 1996-2000年
  • 简介:目的比较深圳地铁一期工程18个地铁站开通前后室内空气质量状况。方法在深圳地铁开通前后对18个地铁站的站厅、站台及室外对照进行卫生监测。结果地铁开通后除温度外其他指标均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除湿度和站台噪声外开通后各指标监测值均低于开通前。结论深圳地铁开通一年后卫生状况良好,空调系统有效运行。

  • 标签: 地铁 室内空气 卫生状况
  • 简介:本文从室内空气质量的定义出发,探讨了当前普遍关心的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评价问题,阐述了进行评价工作所依据的法规和标准,分析了各种评价方法,并对开展评价评价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室内空气质量 评价方法 空气质量评价 评价工作 预评价
  • 简介:本文对国家标准《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颁布前后我市聚合氯化铝卫生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前后二者差异极大,说明国家标准和法规的颁布对于提高水处理剂的卫生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聚合氯化铝 卫生标准 合格率 水处理剂
  • 简介:对KJ360-CMD医用移动式空气净化消毒机的设备排风量、洁净空气量、净化效率、消毒功能、以及产生负离子、产生风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实验表明:各项监测项目检测结果与YZB/鄂宜002-2005、《医用移动式空气净化消毒机》申报的额定值是吻合的。并根据空气净化器的有关技术要求对KJ360-CMD医用移动式空气净化消毒机空气净化消毒等功能进行设备性能与效果评价

  • 标签: 空气净化消毒 检测分析 消毒机 移动式 医用 评价
  • 简介:1997-1999年连云港市二次供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市二次供水水质有逐步提高趋势,三年共监测水样248份,总检项次2976,合格2549项次,总合格率为85.65%,但其中细菌学指标合格率仅为57.12%,这在流行学意义上是极不安全的,因此,需要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水质。

  • 标签: 二次供水 水质分析 卫生学 连云港市 水质监测
  • 简介:本文采用扩散管法动态配气系统发生甲醛标准气,对便携式甲醛分析仪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同时与国家标准检验方法(GB/T16129)进行了现场对比。结果表明:与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相比较,仪器法的总不确定度为7%。

  • 标签: 甲醛分析仪 性能测试 甲醛扩散管 大气监测
  • 简介:目的通过对我省历年环境控制区洁净度的各项指标检测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为提高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本文收集2001-2005年6年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98家食品企业、制药企业、医疗单位、科研部门共949间洁净度的尘埃粒子(≥0.5um,≥5.0um)、沉降菌、浮游菌、风速、噪声、照度、温度、相对湿度、静压差等10项指标的检测数据,应用灰色关联法从级别、类型、地区、年份等四个方面进行归类分析,以求得关联度,评价质量优劣。结果各级别中以10万级、各类别中以医疗单位、各地区中以厦门市、各年度中以2003年为最优。结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较为准确、实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 标签: 洁净度 灰色关联分析 综合评价 评价分析 控制区 福建省
  • 简介:为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支持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公共场所净化空调卫生监督管理,2005年8月作者参加了对某医院新建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工程的等级指标和技术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和评定。方法主要按照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联合颁布的《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10.3工程检验的要求进行,主要有:a.检测点设置要求、b.技术指标的计算、c.现场卫生检测。结果表明在静态检测状态下,该新建洁净手术部第三、第五、第六、第七手术室的换气次数、最小静压差、含尘浓度、温度、噪声、最低照度、最小新风量均能满足《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对一般洁净手术室的要求;第一手术室(I级洁净手术室)手术区手术台(达到100级洁净度)工作面高度截面平均风速为0.285m/s,最大静压差不大于30Pa;含尘浓度:大于等于5μm尘粒的含尘浓度为零,大于等于0.5μm小于5μm尘粒的含尘浓度为1536粒/m^3,细菌最大平均浓度在手术区检测值为0个/30min·Ф90皿,有机化合物甲醛、苯、汽油、甲苯、二甲苯进行检测的结果是均未检出;第一二、第四手术室的换气次数分别为34次/h、35次/h,最小静压差、含尘浓度、温度、噪声、最低照度、最小新风量均能满足《规范》对标准洁净手术室的要求;第八手术室的汽油和苯,二者的浓度分别为0.293mg/m^3、0.318mg/m^3,相对湿度偏低。综合性能全面评定的结论为:医院新建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工程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要求,可以交付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检测 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