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1月8日20时左右,我中心接到长车站站长电话报告,长车站、工区出现多例腹泻、呕吐为主的病例。为了查明病情原因,控制病情的发展,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疾控中心立即组织疫情调查组展开调查,结果如下。

  • 标签: 流行病 腹泻症状 给水卫生 饮用水
  • 简介:为了解隧道内机械通风效果及最佳通风时间长度,按铁道部部标准,通过检测隧道内有害气体NO3、CO的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通风、提前通风工况,15分钟加权平均浓度NO、超标;而正常通风工况,15分钟加权平均浓度CO、NO均达标,最佳通风时间为9—14分钟。

  • 标签: 卫生学评价 彭莫山隧道 通风设备 通风工况 平均浓度 时间长度
  • 简介:县饮水氟化物均值为0.36ml/L,95%的上限0.65mg/L,调查小学4年级学生3408人,患氟斑牙353人,患病率为10.30%。饮水氟化物与氟斑牙患病率无相关关系,直线相关系数r=0.143,小于rs界值0.05)0.457),P〉0.05。

  • 标签: 饮用水 氟斑牙 三台县 水质监测 患病关系
  • 简介:铬是生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铬在水中以三价(铬Ⅲ)和六价(铬Ⅵ)形式存在。铬表现为必需元素还是有害元素,其价态起决定性作用,三价铬是人体及动植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微羹玩素,是正常糖、脂代谢所不可缺少的,但浓度过高则对生命产生危害。六价铬可引起肝、肾病变,被毒理学家公认为致癌物,且能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建康,国家规定排放废水中铬Ⅵ的最高允许含量浓度为0.5mg/L,卫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规定饮水中铬Ⅵ限值为0.05mg/L。测定水中铬的方法很多,有光度法、荧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本文就国内近5年(2001-2005)来测定水中铬的样品预处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排放废水 铬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 生活饮用水 痕量 必需微量元素
  • 简介:铜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在冶金、食品及化工等各个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铜是人体及动植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机体的新陈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铜在人体内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智力及体质的发展。因此,微量元素铜的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食品、饮用水、生物组织等样品中分析检测铜也显得更为重要。

  • 标签: 光度法测定 测铜 微量元素 调节作用 新陈代谢 生物组织
  • 简介: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公布后,普查认定的农村人口数与改水年报所用的农村人口数出现不一致,本文采用系数分摊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为改水年报与法定普查数据保持一致性提供了可操作方法,使年报得以延续并保持了连贯性。

  • 标签: 改水年报 数据 人口普查 系统分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