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8 个结果
  • 简介:<正>1例急性血吸虫病高热持续不退,我们用PQT反复治疗两个疗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刘某,男,38岁,农民,住枞阳县江望村,系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于1997年6月15日入院求治,入院时高热,体温39.6℃,呈

  • 标签: 急性血吸虫病 流行区 高热 疗程 对症治疗 吡喹酮
  • 简介:<正>1994年秋季,笔者曾以吡酮治疗2例急性血吸虫病合并乙型肝炎的患者,现将临床治疗报告如下。例1:郭××,28岁男性,工人。发现HBV-M阳性已一年,无明显肝炎症状,1994年6~7月在长江游泳5次,两周前不规则发烧,伴上腹部不适,纳差尿黄,巩膜黄染

  • 标签: 急性血吸虫病 乙型肝炎 吡喹酮治疗 合并 临床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
  • 简介:广谱抗寄生虫药吡酮(Praziquantel,Embay8440)对寄生人体的5种血吸虫(埃及、曼氏、日本、湄公和间插血吸虫)均有杀灭作用,对肺吸虫、华支睾吸虫、姜片虫等多种吸虫病和多种绦虫病,以及囊虫病也均有效.国内自1978年将该药用于临床治疗,20多年来治疗数逾千万人次计,使中国日本血吸虫病的化学治疗与疾病控制有了突破性进展,血吸虫病的流行率与死亡率明显下降,感染程度与危害明显减轻.

  • 标签: 吡喹酮 广谱抗寄生虫药 机理 心脏 日本血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
  • 简介:<正>患者刘××,49岁的女性农民。粪检发现血吸虫卵。患者乏力,食欲不振。无血吸虫病治疗史,无头痛,头晕等病史,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1996年4月11日晚,患者以“送药上门”的方式接受病原治疗,一次服吡

  • 标签: 血吸虫病 血吸虫卵 病原治疗 体格检查 患者家属 食欲不振
  • 简介:<正>1997年10月,我们在门诊用吡酮治疗肺吸虫病患者,出现过敏反应1例,现报告如下。吴某,男,13岁,学生,休宁流口人,一年来食欲不振,乏力,头昏,胸闷,发热,消瘦及盗汗,曾多次就诊治疗,未见好

  • 标签: 肺吸虫病 过敏反应 吡喹酮治疗 食欲不振 流口 患者
  • 简介:<正>患者男,38岁,农民,家住血吸虫病流行区。1987年沉孵阳性,因有“癫痫”病史,一直未给病原治疗。近年来,患者出现脓血便、腹胀、劳动力减弱等症状,影响生活、劳动,1991年9月2日前来求治。入院

  • 标签: 慢性血吸虫病 病原治疗 流行区 癫痫 患者 诱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联合小剂量硫平对失眠症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失眠症患者联合小剂量硫平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联合小剂量硫平治疗失眠症15天后,SDR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性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达73.1%,69.2%病人原催眠药剂量减少;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新增不良反应。结论短期联合小剂量硫平治疗能提高失眠症的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喹硫平 联合治疗 失眠症
  • 简介:<正>患者,男,24岁,船民,长期在皖河农场新光闸江外滩从事水上作业。从未治疗过血吸虫病。因畏寒发热、腹泻半月就诊,发热以午后为甚,伴有咳嗽,在农场医院粪检发现血吸虫卵,按急血收治,口服吡酮总量7200mg,6天后热退出院。出院次日,上述临床症状再度出现,故来我组求治。患者就诊时神志清楚,精神萎蘼,重病容,消瘦,T39.6℃,BP12/9kPa,HR90次/min,两肺呼吸音粗糙,右肺底可闻及湿性

  • 标签: 血吸虫卵 急性血吸虫病 水上作业 临床症状 吡喹酮治疗 发热
  • 简介:<正>患者,男,58岁。1989年4月检查COPT(+)环沉率5%,有心衰症状和体征。患者入院时体温正常,神志清楚,半卧位时呼吸稍急促,颈静脉怒张,心率90~104次,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R92次,短促;肝颈返流征(+);两肺底细湿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腹部稍膨,腹水(±);肝肋下2cm,剑下4.5cm,脾未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X线胸片显示两心室增大,ECG提示心

  • 标签: 半卧位 双下肢 心房纤颤 凹陷性水肿 冠心病心衰 慢性血吸虫病
  • 简介:<正>患者焦××,24岁,女性,农民,居血吸虫病重流行区。1994年8月18日来门诊就诊,诉3天前开始每天午后出现高烧,半夜始发汗退烧,伴轻微咳嗽。有明显疫水接触史,但无皮疹。患者妊娠6个月。就诊时患者T38.7℃,p101次/分,BP16/10kpa。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肝肋下未

  • 标签: 急性血吸虫病 中期妊娠 流行区 接触史 患者 合并
  • 简介:<正>患者,女,36岁,农民,自幼居住血吸虫病重流行区,近1年来时有头昏,乏力,腹泻,大便2~4次/d,稀,有少量粘液。否认有心慌,胸痛病史,无肝炎及药物过敏史。于1997年10月20日入院,体检:发育正常,神志清楚,营养良好,肥胖体型,T:36.8℃、P:76次/min、R:19次/min、BP:14/9kPa、体重50kg,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HR:76次/min、律齐,各瓣膜无杂音,腹平软,肝剑突下3cm,质软,无压痛,脾未及,腹水征(一),脊柱四肢无异常,NS(一)。粪便

  • 标签: 慢性血吸虫病 心绞痛 流行区 过敏史 腹水征 肥胖体型
  • 简介:用不同剂量吡酮治疗华枝睾吸虫患者150例。甲组总量150mg/kg,2d分服,日服3次;乙组总量225mg/kg,3d分服,日服3次;丙组总量100mg/kg,1d分服,日服3次。甲组治后1.3和6个月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3.88%、97.50%和100%。乙组治后1、3和6个月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5.92%、97.95%和100%。丙组治后1、3和6个月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2%、94%和96%。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组的药物副反应率低于其它两组(P<0.01)。认为150mg/kg,2d分服疗法是治疗华枝睾吸虫病的较适宜剂量。

  • 标签: 华枝睾吸虫病 吡喹酮 疗效 副反应
  • 简介:<正>急性血吸虫病(简称急血)吡酮治复(连续两个两个以上疗程)已屡见报道,绝大部分为中型或重型病例,多数在首次疗程结束后发热不退或退而复升3—5天再给第二甚至第三疗程方退热,本站1994年夏秋受治的114例急血中,11例第一疗程

  • 标签: 急性血吸虫病 复治 吡喹酮 疗程 发热病人 接触疫水
  • 简介:Toevaluatetheeffectby“standard/chemotherapywithnavelbine(NVB)pluscisplatin(PDD)inthetreatmentof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MethodsTherewere40NSCLCpatientsinthisstudy.38weremaleand2female.Themedianageofthepatientswas52yearsold.Squamouscarcinomawasthemostconmontypeofmalignancy(36cases).SixteenpatientswereinthestageⅢaand20patientsinstageⅢb-ⅣTwentypatientshadnopriorchemotherapyand20receivedpreviouschemotherapy.ResultsCompleteresponsewasobservedin4patientsandpartialresponsein15patients.Theoverallresponseratewas47.5%.Theresponserateoftheprimarychemothera-pywas60%.Thesecondarychemotherapywas35%.ThemaintoxityofNVBwasneutropeniawhichwasseeninalltreatedcases(80.5%inGradeⅡandⅢ)Thelocalvenoustoxitywasobservedin35%ofthepatients.ConclusionTheso-calledstandardchemotherapywithNVBplusPDDinthetreatmentofNSCLCmayobtainahigherresponserateandlowertoxity.Itiseffectiveespeciallyforthepatientsofinanearlierstage.

  • 标签: 诺维本 顺铂 药物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吡酮二种不同剂量治疗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的疗效.方法将感染日本血吸虫后42天兔12只分为三组,A组5只一次灌服吡酮60mg/kg,B组5只一次灌服吡酮20mg/kg·d,连续6天,C组2只不治疗.从治疗开始至治后22天观察粪毛蚴孵化和排卵变化,并计算治后22天总减虫率和减雌率,肝、肠减卵率.结果治后22d吡酮60g/kg和20mg/kg·d,连续6天家兔总减虫率分别为67.2%与74.7%(P>0.05);减雌率分别为74.3%和83.5%(P>0.05);肝减卵率为44.1%和34.2%.(P>0.05);肠减卵率为96.7%和95.7%(P>0.05).结论吡酮60mg/kg和20mg/kg·d,连续6天给药治疗家兔血吸虫感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日本血吸虫 家兔 吡喹酮 剂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舒血宁痛点注射及痛点结合脊神经节段(循经)穴位结合注射对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的药效。方法治疗组运用痛点结合循经(脊神经相应节段)穴位深部注射37例,并与单纯痛点注射20例作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适反应。结论中药舒血宁为主痛点结合循经(脊神经相应节段)穴位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 神经痛 穴位注射 舒血宁 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