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性淋巴管炎(PIJc)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经临床病理和随访证实对16例肺癌性淋巴管炎的肺部HR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Lc的HRcT影像表现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不规则状及串珠状增厚lO例(60.2%);小叶间隔增粗,呈网格状改变10例(602%);小结’节状影沿胸膜下间质、小叶间隔、支气管血管束蔓延12例(70.5%);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8例(50%);胸腔积液8例;胸椎椎体及附件溶骨性破坏4例。结论HRcT对PLC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肺癌性淋巴管炎 HR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及剖宫产指证变迁对围生儿死亡的影响。方法对10年间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05年剖宫产显著低于2006—2010年,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在剖宫产指征中,妊娠并发(合并)症始终处于第1位,社会因素上升为第2位,难产为第3位,胎儿窘迫为第4位。围生儿死亡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死亡,但随着剖宫产的进一步升高,围生儿死亡并未随之下降。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围生儿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五年我院剖宫产居高不下原因,找出主要手术指征,针对主要手术指征寻找降低剖宫产的方法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08—2012年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析。结果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坚决要求手术,不同意试产),相对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瘢痕子宫,巨大儿成为主要手术指证。结论近年来,剖宫产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为社会因素等。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手术指征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5月和6~10月住院待分娩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结果对照组剖宫产为56.7%,患者满意度95%,干预组剖宫产34.5%,患者满意度98%。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剖宫产,减轻产妇的恐惧、焦虑,增强分娩信心,提高自然分娩,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 分娩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菌检验标本合格的提高方法。方法从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我科共接收2036例各类细菌检验标本。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1018例)和对照组(1018例),其中对照组标本采用传统的标本采集法,观察组则采用我院制定的规范标本采集法,对两组的合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创伤组织标本上合格,血液标本合格,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合格,痰液标本合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优良上占比,合格上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的标本采集法在采集、运送、保存以及处理方法均有所改进,可以大大的提高标本检验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标签: 细菌检验 合格率 标本采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镇儿童计划免疫现状,为提高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照《全国常规免疫接种检测方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卡介苗接种为100%,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服苗为99%;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为100%;麻风疫苗接种为100%;乙肝疫苗接种为100%;流脑A群疫苗接种为100%;乙脑疫苗接种为97%;麻腮风疫苗接种为99%;甲肝疫苗接种为98%;流脑A+C群疫苗接种为97%;白破疫苗接种为97%;结论本地区儿童接种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但还存在不足。

  • 标签: 儿童 接种率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性分析气道黏液高分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讨论调节黏液分析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90例临床表现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结合物理和药物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86.7%,其中13例症状有所缓解(有效),占14.4%;效果明显者(显效)65例,占72.2%;无效12例,占13.3%。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均出现不同程度减轻,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黏液分泌过多是COPD的重要临床特征之一,有效抑制、调节黏液分泌能够促进COPD治疗目标的达成。

  • 标签: 慢性肺疾病 气道黏液高分泌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多例患者胶片验证计划的分析研究,得出影响胶片剂量验证因素,并建立起我科胶片剂量验证规范。方法选择9例胶片剂量验证通过低的病例为材料,通过改变漏射、剂量的值,以及验证前是否刻度,扫描间隔时间四个因素比较,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影响胶片剂量验证因素若干。结论漏射、剂量、是否刻度以及扫描间隔时间是影响胶片验证通过的重要因素,严格规范胶片剂量验证流程是胶片剂量验证的关键。

  • 标签: 胶片 剂量验证 漏射率 剂量率 刻度 扫描间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导致剖宫产升高及指征变化的原因以选择降低剖宫产的措施。方法选择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进行就诊的1193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发生变化。结论社会因素是引起剖宫产上升的主要原因。严格剖宫产指征,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助产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娩镇痛对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足月妊娠初产妇,单胎头位,年龄23-37岁,身高150cm以上,无硬膜外阻滞禁忌症及产科禁忌症300例(分娩镇痛前产妇及家属在分娩镇痛协议书上签字),随机分为镇痛组及对照组,麻醉师及产科大夫24小时全程陪伴。结果分娩镇痛组镇痛有效率及产妇满意均达到100%,无痛分娩组第一产程6.8+2h,第二产程54+36min对照组第一产程8.2+2.4h,第二产程,58+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无痛分娩组36%,对照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无痛分娩组有2例出现皮肤瘙痒时间在用药后1-2小时,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后1分钟时均在8分以上,出生后5分钟时均在10分。结论分娩镇痛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改善新生儿结局,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娩镇痛 缩短产程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单纯尿流检测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830例患者行单纯尿流检测。结果影响单纯尿流检测的因素有尿量、心理和环境、体位和姿势、排尿方法及其他因素,采取护理对策后检测全部合格。结论针对影响单纯尿流检测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检测合格

  • 标签: 尿流率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降低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治疗,观察组(即预防肺内感染护理组)在入院后立即切断医源性感染,采用口腔护理、防误吸、气道湿化并加强基础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有6例患者并发肺内感染(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例(28.26%),两组差异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肺部感染患者均经过对症理疗,结果痊愈。结论通过制定综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肺部感染

  • 标签: 脑卒中 肺部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不孕症女性与正常生育女性的宫颈细胞学的异常,并且显示了存在宫颈病变的不孕症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异常情况。方法本文是一项回顾性病例资料研究,调查了自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的1912例不孕症女性和2746例正常对照女性的宫颈细胞学检测(TCT),上述结果异常的患者继而进行了HPVDNA检查。病例组分为原发不孕(781例,44.0%)和继发不孕(993例,56.0%),对照组是不存在不孕问题且行常规TCT检查的女性,且两组女性年龄均在23-43岁之间。采用秩和检验和Fischer确切t检验。结果病例组TCT异常例数(138例,7.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4例,3.8%),HPV感染的有24例(占17.4%)。继发不孕患者TCT的异常(81例,4.2%)与原发不孕患者(57例,3.0%)相比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尚需扩大病例数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本研究资料揭示了不孕症女性宫颈病变发病的情况,提示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DNA检测对不孕症女性非常重要。

  • 标签: 宫颈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病毒 不孕症 TCT细胞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腹产逐年升高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合理降低剖腹产。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2009年我院剖腹产为44.30%,2010年我院剖腹产为45.30%,2011年我院剖腹产为42.70%,2012年我院剖腹产为42.97%,2013年我院剖腹产为43.00%,剖腹产居高不下,在因素分析中疤痕子宫、社会因素、妊娠高血压、胎儿窘迫、巨大儿以及脐带因素占重要比例。结论我国剖腹产逐年升高的原因受很多因素影响,医生在对产妇进行检查时就要对其灌输正确的分娩方法,加强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倡导健康分娩,降低剖腹产

  • 标签: 剖腹产率 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活检或胃镜确诊的胃癌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来我院体检的胃镜检查胃黏膜正常的健康人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尿素酶抗体检测Hp。观察组Hp检测阳性35例,阴性7例,Hp阳性83.3%;对照组Hp检测阳性20例,阴性22例,Hp阳性47.6%。观察组Hp阳性明显高于对照组Hp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患者Hp感染较高;Hp感染越高,胃癌发病越高。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胃癌 发病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流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探讨影响该市区儿童免疫接种的主要因素,为控制传染病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北流市某区常住居民,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出生的458名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调查该区儿童单苗接种情况,包括乙肝疫苗、麻类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五种常规疫苗接种五种常规疫苗合格接种。结果经调查结果表明,北流市458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人数为430人,接种为93.9%;麻类疫苗接种人数434人,接种为94.8%;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人数425人,接种为92.8%;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人数421人,接种为92.0%;卡介苗接种人数437人,接种为95.4%。五种常规疫苗全部接种人数为417人,接种为91.0%。家长对疫苗相关知识认知不足,对疫苗预防感染病作用不够了解,是影响儿童免疫接种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对北流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调查可知,北流市儿童免疫接种较高,但仍然存在影响因素。应加强儿童接种疫苗宣讲,向家长讲解关于疫苗的相关知识,提高儿童疫苗接种,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

  • 标签: 北流市 儿童计划免疫 接种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将多种信息平台数据运用在移植患者的随访中,提高其随访的依从性,提高随访,便于医生对患者健康情况的了解。方法在传统随访形式(如电话传真随访、门诊随访等)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医患信息交互平台(如微信公众号、QQ群等)获取更多随访信息数据,并将每一位受者的随访资料汇集并整理后录入随访系统中。结果通过对术后两年内移植患者随访情况进行比较,2013年下半年比同期的随访增加了9.1个百分点。结论通过医患信息交互平台的使用,为患者提供了多种随访方式,使患者可以依据自身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也方便了医生及时、动态地掌握患者的健康情况,提高了移植术后患者的随访

  • 标签: 信息平台 移植术后患者 随访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医院和社区感染现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2011年6月9日和2012年6月19日0∶0024∶00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011、2012年分别调查住院患者899例、1107例,医院感染分别为3.23%、3.7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P>0.05);2011年社区感染(15.57%)显著高于2012年(9.94%;χ^2=14.45,P<0.01).医院和社区感染的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率(33.33%,369例)显著低于2011年(48.83%,439例;χ^2=49.54,P<0.0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占抗菌用药的比例(81.30%,300例)和病原学送检(50.33%,151例)显著高于2011年[分别为58.54%(257例)、36.96%(95例);均P<0.01].2011和2012年医院感染病原学送检分别为56.76%(21例)、77.78%(35例);均以检出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分别占18.18%(6/33)、28.57%(8/28).结论现患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 标签: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现患率 横断面调查 抗菌药物 病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用产科人性化护理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500例经过运用产科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剖宫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产科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孕产妇进行人性化服务,能有效降低剖宫产

  • 标签: 产科 护理模式 人性化护理 剖宫产率
  • 简介:目的分析高剖宫产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在江苏省金坛市中医医院分娩的256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不同时期剖宫产及其指征比率的变化。结果2010—2013年我院剖宫产分别为57.43%、55.94%、56.71%、55.51%,平均剖宫产为56.18%。剖宫产指征前五位分别为:社会因素、疤痕子宫、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结论高剖宫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加强围产保健宣传力度,更新产科医生服务理念等可有效降低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