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38-02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实施护理的方法与成效方法;以46例2014.1.1~2015.1.1之间在我院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围手术期精心护理,了解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以上46例患者在采用精心护理之后,未发生并发症,同时功能活动恢复良好结论;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之后,必须辅以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这样才能促进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关键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护理成效前言目前临床上发生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几率较低,然而该类骨折却具有治疗难度大及其病情复杂的特点,治疗过程中多选择的是外固定支架固定,但是术后伴随的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极为不利,基于此积极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几率成为了当下广大临床工作者共同思考的课题[1]目前我院针对该情况采用的处理方式是全面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治疗成效较好,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以46例2014.1.1~2015.1.1之间在我院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患者的年龄在1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5±3.1)岁,包括了25例男性和21例女性,对其进行分类,Ⅰ类Ⅱ类ⅢA类ⅢB类和ⅢC类人数分别为10例8例12例9例7例2.方法;2.1患肢护理;一是检查外固定支架的位移松动情况,钢针的弯曲情况,在患肢活动伴随骨擦音的情况下,则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支架;二是观察针孔和伤口的渗液和渗血情况,将敷料及时更换;三是预防钉道感染,加强对针孔的消毒处理,每天3次左右,对患者的针孔周围皮肤首先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擦拭,之后往针孔滴酒精四是对患肢的足背动脉搏动感觉状况运动情况及其颜色温度进行密切观察,当感觉减退色泽变暗温度下降的情况下则应高度重视,并将有效的措施采取[2]五是将患肢抬高20cm,促进水肿的消退2.2饮食护理;也就是要求患者多进食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如甲鱼汤瘦肉核桃骨头汤绿色蔬菜牛奶等,必要的情况下可将静脉营养实施2.3疼痛护理;以物理疗法音乐疗法药物疗法等方式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而促进疾病的治疗2.4心理护理;基于患者在剧烈疼痛的刺激作用下会产生焦虑紧张害怕等心理,对疾病的治疗极为不利,因此必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向其介绍成功的案例,使患者将治疗的信心树立,并将不良情绪消除,同时积极的配合治疗2.5一般护理;主要包括了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体温变化观察病房环境护理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和深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等2.6功能锻炼;这也是促进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关键,具体的方法如下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进行足趾伸屈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持续10s之后再放松10s,之后再重复练习,每天做4次左右,每次10组从第三天开始做床上蹬车训练或者是直腿抬高锻炼等,以此来加强下肢肌肉长收缩,每次持续15min,每天做3次[3]术后7d则开始训练踝关节和膝关节的屈伸,在训练强度速度上循序渐进的增加,并且逐渐由被动锻炼过渡到主动锻炼,保证运动的适度性之后逐渐训练患者下地行走,开始借助支具,之后逐渐转变为不负重自主行走,最后到负重练习2.7出院指导;也就是对家属和患者进行外固定支架护理及其保护知识的教育宣传,使其不擅自调节和拆卸固定支架,保证支架不受外力碰撞,并且确保外固定支架及针孔周围皮肤干燥与清洁,杜绝针眼感染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入院检查,避免骨折移位二结果以上4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了患肢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这一系列全方位护理之后未发生并发症,同时功能活动恢复良好三结论临床上要想提升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就必须合理的选择治疗手段,同时加强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关注患者的生理与心理,这样才能体现出护理干预手段的全面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患者骨折伤口的愈合住院时间的缩短,并发症的减少与患肢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参考文献[1]蔡美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固定支架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157-5158.[2]刘平涛.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J].中国保健营养,2013,061142-1143.[3]徐玉红,刘艳芳,蒋云,赵林侠,王秀华.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1,1067-6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颌骨骨折患者中应用坚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56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坚强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本组56例患者经治疗后,优53例,良3例,治疗优良率为100.00%(56/56),未见钛钉、钛板断裂、移位情况;②患者治疗满意度为100.00%(56/56);③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14%(4/56)。结论在颌骨骨折患者中应用坚强内固定治疗,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颌骨骨折 坚强内固定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护理方式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28例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并调查患者护理前后状况。结果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明显好于护理前,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X2=6.32,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要重视患者围期的护理,有效的围期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38例胫腓骨骨折护理的案例分析,强化各阶段的护理水平。研究方法对某医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胫腓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时间段的不同提出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及措施。研究结果通过对不同阶段的护理,该类患者的出院率明显有所提高,出院率高达97.5%。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出,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复原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可以在基础性的护理上进行细化和改进。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切复内固定术 护理研究 38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80例颌面骨折患者,分为钢丝组和钛板组各40例,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功能恢复情况上的差异性。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钛板组为97.5%,钢丝组为85%,p<0.05;在住院时长、恢复时长和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颌面骨折通过钛板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其治疗成功性,促使组织得到良好愈合。

  • 标签: 钛板内固定术 颌面骨折 咬合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骨折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依据Harris评分对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骨折恢复情况进行判定。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8.6±3.3)d,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5.4±4.5)d,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髓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良好,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手术风险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折内固定术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9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研究组36例行微创钢板内固定,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优良率86.1%高于对照组69.7%,Bohler角与Gissane角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11.1%显著低于对照组30.3%,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显著。

  • 标签: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固定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脊柱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内固定治疗,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研究组更高,护理满意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患者行内固定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骨折愈合速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内固定术 优质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上肢骨折应用微创下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于我院就诊的80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钢板固定治疗法,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微创下内固定进行治疗;针对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病症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微创手术过程当中的出血量、平均负重时间以及痊愈时间等要明显比对照组短,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两组数据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肢骨折患者应用微创下内固定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疼痛感,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上肢骨折患者能够加快其愈合速度,从而真正有利于帮助患者们做好相应的术后恢复功能;所以,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上肢骨折 微创手术 内固定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内固定及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单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术后Cobb角、椎管的占位率、组椎体的高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脊柱骨折安全有效,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

  • 标签: 脊柱骨折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髓内钉固定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中收治的100例胫骨下段骨折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和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主要采用髓内钉固定进行治疗,而对于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手术的时间、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达到了92%,而对照组患者手术的优良率仅有8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手术的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相比于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临床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缩短恢复时间,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髓内钉固定术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 胫骨下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变椎体的前缘平均高度及后凸度数均得以改善,但观察组在指标数据改善更明显,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高,可显著改善患者椎体病变情况,维持脊柱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后路内固定 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确诊的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的34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使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表进行功能评分。结果3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8个月,平均5.5个月,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范围0~7分,平均(1.85±1.33)分。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97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8例予以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Gissane角与Bohler角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7.92%比对照组73.47%高(P<0.05);两组治疗后Gissane角与Bohler角较治疗前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幅度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可取得显著效果,且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 跟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固定方式在锁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锁骨骨折的患者,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分成三组,分别采用石膏固定、克氏针固定、重建钢板固定,对比骨折愈合的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重建钢板组的愈合时间明显大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克氏针组并发症几率最高,为23.3%,石膏组的畸形愈合几率最高,为26.7%。结论在实际的锁骨骨折治疗中,应该根据患者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经济情况等,综合性的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固定方式。

  • 标签: 锁骨骨折 固定方式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胸腰椎骨折应用单纯内固定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胸腰椎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3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Frankel分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椎管侵占率,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单纯内固定术 椎体成形术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以及单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接诊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内固定治疗)与联合组(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obb角与椎管侵占率分别为(20.54±4.13)、(10.23±1.9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指标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3.57,15.69;P<0.05);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仅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7.02;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内固定而言,骨折患者接受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具备推广以及应用意义。

  • 标签: 脊柱骨折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104例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两组,传统组52例患者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微创组52例患者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结果微创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为(7.23±1.12)cm、(76.31±16.33)ml及(41.13±6.34)min,显著少于传统组(15.73±3.68)cm、(212.87±35.64)ml及(75.26±7.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随访2年,平均19.7±2.1个月,微创组优良率为95.15%,显著优于传统组78.8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在手术创伤及治疗效果方面均较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优势明显。

  • 标签: 胫骨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桡骨端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中的应用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54例老年桡骨端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后恢复情况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基础活动需要时间、拆板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四项指标分别是(93.09±2.17)分、(482.42±12.13)小时、(34.84±5.42)天以及(47.09±12.00)天,和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桡骨端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有效促进患者骨骼生长和恢复,缩短拆板时间,促进患者骨折处早日愈合,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桡骨端骨折 手法整复 夹板固定术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5%,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5.0%(P〈0.05);观察纽的完全负重时间、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纽(P〈O.05)。结论:微创内固定治疗上肢骨折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内固定术 上肢骨折 传统钢板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