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肩锁部手术应用臂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该院就诊及行肩锁部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行肩部和锁骨手术时选取的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臂阻滞麻醉,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臂联合阻滞麻醉,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93.33%)与对照组患者(66.67%)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7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肩锁部手术患者使用臂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比较好。

  • 标签: 肩锁部手术 臂丛颈丛联合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右美托咪啶镇静镇痛下进行臂阻滞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肩部或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进行臂阻滞,观察组泵入右美托咪啶0.1~0.7vg/(kg·h)至患者达到Ramsay3到6级镇静;对照组穿刺前不接受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患者对手术麻醉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术中镇静镇痛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时,穿刺后5分钟患者维持Ramsay3到6级镇静,术后对患者访视发现其对麻醉穿刺和手术不良刺激的遗忘性高,术中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肩部或上肢手术可产生有效的镇静镇痛,从而明显提高患者麻醉质量。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镇静镇痛 臂丛或颈丛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臂(肌间沟法)加神经联合阻滞和单纯臂与单纯麻醉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评价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锁骨手术患者9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臂组,单纯臂组和单纯组,每组各30例,对三种麻醉方法的不同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单纯组出现麻醉阻滞不全6例,占20%,其中有2例阻滞不全较明显,有1例改为全身麻醉后手术,单纯臂组出现阻滞不全4例,占13.3%,均在辅助麻醉性镇痛药后完成手术,臂组出现阻滞不全1例,占3.3%,三组麻醉阻滞不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与臂组各出现1例喉返神经麻痹,臂组1例气胸,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联合麻醉应用于锁骨手术明显优于单纯臂或单纯麻醉,麻醉效果确切,阻滞完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安全可行。

  • 标签: 锁骨手术 臂丛加颈丛神经联合阻滞 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4(C4)合并神经阻滞麻醉在肩锁关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肩锁关节手术随机分成Ⅰ、Ⅱ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C4横突联合神经阻滞;Ⅱ组采用神经阻滞。根据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来评定麻醉效果。结果Ⅰ组的麻醉效果优于ⅡB组。结论C4联合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肩锁关节骨折手术,阻滞效果优于神经阻滞,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麻醉效果确切,可完全满足肩锁关节手术麻醉的需要。

  • 标签: 颈浅丛阻滞 肩锁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全身麻醉加阻滞观察全身麻醉加阻滞与单纯全麻,单纯阻滞在甲状腺手术的优缺点。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甲状腺手术病人分三组以全麻加阻滞、单纯全麻、单纯阻滞实施手术。结果Ⅰ组异丙酚-七氟醚用量较Ⅱ组明显减少(p<0.01),气管拨管时间明显提前(p<0.01)。Ⅲ组病人多数需增加辅助用药。结论全身麻醉加阻滞两者互补,减少全麻的用药量,可以维持呼吸道通畅,消除手术牵拉不适,增加手术麻醉安全性。

  • 标签: 全身麻醉 颈丛阻滞 甲状腺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联合麻醉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9.1~2022.5收治的行锁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独臂,研究组臂+联合麻醉,分析两组麻醉优良率、不良反应、术后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麻醉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颈丛臂丛 联合麻醉 锁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术前采取护理干预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麻醉下施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效果的SAS评分和术中咪达唑仑的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中SAS评分明显减低,收缩压和心率变化明显减小,咪哒唑仑用量减少(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有助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减少血压和心率波动,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从而保障手术的安全进行。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护理干预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麻醉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并使用不同剂量的盐酸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手术结束时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明显较低(P<0.05),镇静评分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时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麻醉下的甲状腺手术中,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的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最佳为1.0μg/kg、0.8μg/kg/h,这种麻醉剂量下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镇静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 颈丛麻醉 甲状腺手术 镇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一臂麻醉与联合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锁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锁骨骨折,择期行手术治疗,并知情同意。将10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联合麻醉)与对照组(单一臂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优良率为98.1%(51/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41/52),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后,实验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血氧饱和度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联合麻醉,能获得较单一臂麻醉更为显著的麻醉效果,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锁骨骨折 单一臂丛麻醉 颈臂丛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臂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感觉神经及运动能力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神经及运动能力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阻滞麻醉,麻醉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缩短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锁骨骨折 低浓度罗哌卡因 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纯臂神经阻滞、单纯神经阻滞和臂神经联合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同定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三组I组采用臂阻滞麻醉,II组采用阻滞麻醉,III组采用联合阻滞麻醉。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阻滞成功率高,麻醉效果最佳(P<0.05);而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阻滞麻醉效果要好于单纯的或臂阻滞麻醉,值得临床采用。

  • 标签: 锁骨骨折 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行甲状腺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神经阻滞治疗,研究组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及Ramsay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不同时间点SBP、DBP、HR均上升,但研究组T2、T3时SBP、DBP、H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行甲状腺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镇静效果良好。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颈丛神经阻滞 甲状腺手术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腰–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治疗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接受股骨骨折患者104例,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麻醉效果。结果:T1时间段两组患者血压指标、心率指标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T2时间段、T3时间段、T4时间段分数更低(P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股骨颈骨折 血流动力学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右美托咪定(DEX)复合阻滞在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DEX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DEX组以DEX复合从阻滞,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复合从阻滞。比较两组麻醉前(T0)、切皮时(T1)、甲状腺分离时(T2)、缝皮时(T3)的Ramsay镇静评分(RSS)、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平均动脉压(MAP)。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2及T3的MAP、RSS及VAS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EX组同时间点比较,对照组T1、T2及T3的MAP、RSS及VAS均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复合阻滞能提高术中镇痛效果,维持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颈丛阻滞 甲状腺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股骨骨折中腰–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62例病发股骨骨折患者研究,病例收集时间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分为2组,对照组施以全身麻醉,观察组施以腰–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不同麻醉方法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如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等。结果:①生命体征:在麻醉前、麻醉后15min,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对比(P>0.05),麻醉后30min、60min及90min,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麻醉效果: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与对照组比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良反应:观察组尿储留、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相较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比较,股骨骨折中腰–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为理想,有益于稳定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血压水平 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