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囊疾病诊断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阴囊疾病患者98例,为其开展高频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98例阴囊病变患者通过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6.9%。其中29例患者为鞘膜积液(23例为精索鞘膜积液,6例为睾丸鞘膜积液),16例为附睾炎,2例为睾丸肿瘤(1例为畸胎瘤,1例为精原细胞瘤),10例为睾丸炎,4例为睾丸损伤(2例睾丸挫伤,1例睾丸血肿,1例睾丸裂伤),2例为附睾结核,12例为精索静脉曲张,20例为附睾囊肿,1例为睾丸扭转,2例为隐睾。结论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阴囊病变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高频多普勒超声 阴囊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融水苗族自治2001~2011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阐述融水苗族自治孕产妇死亡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1~2011年融水苗族自治孕产妇死亡的个案表调查报告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结果2001~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有了明显一下降。孕产妇死因仍以产科直接原因中产后出血为主,孕产妇死亡与其文化、生活地域有着深远影响。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加强产科人员对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识别、及早干预和救治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孕产妇死亡率 死因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富川瑶族自治2013-2015年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水平及HIV、梅毒等性传播疾病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广西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对富川瑶族自治娱乐场所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血样采集检测HIV抗体和梅毒抗体。结果2013-2015年共调查暗娼300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100%,2013-2015年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比例为99%,82%,99%;2013-2015年三年合计暗娼HIV抗体、梅毒抗体和HCV抗体阳性率为1%、8%、1%。结论富川瑶族自治暗娼人群HIV抗体阳性率处于低流行水平,今后应加强暗娼人群,尤其是低档暗娼人群的干预。

  • 标签: 暗娼 艾滋病 哨点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石林县2018-2020年传染病的报告情况,研究我县传染病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更为合理依据。方法:运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数据,对石林地区传染病流行特点开展描述性流行病学。结果: 2018-2020年石林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法定传染病6339例,其中乙类传染病1317例,死亡30例,丙类传染病5022例,无死亡病例,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结论:石林县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通过开展有针对性大规模的健康教育,提高民众健康防病意识,加强疫苗接种,提高接种率,构筑免疫屏障,才能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 标签: 传染病 流行趋势 发病率 石林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石林彝族自治2013-2022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追溯2013-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石林彝族自治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相关资料,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地区、人群和时间分布以及病因等特征。结果:2013-2022年间石林彝族自治累计531例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年平均发病率21.08/10万,以奶山羊为主要传染源,2021年发病率最高(61.77/10万),不同年度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男性发病率17.34/10万,女性发病率11.09/10万,性别年均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30~6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84.56%),年龄组发病构成差异显著(P<0.05);农民发生布鲁氏菌病的几率最高(91.96%),职业构成差异显著(P<0.05);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9月(71.31%);年均发病集中在西街口镇(42.48/10万)、石林街道(31.90/10万)和鹿阜街道(25.82/10万),乡镇年均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石林彝族自治仍面临严峻的布鲁氏菌病疫情防控形势,需联合多部门开展防控措施,完善牲畜和销售市场管理,增强重点职业人群的防护意识。

  • 标签: 人间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该县重点高中高一新生入学时视力低下情况,为制定视力保护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县重点高中2011~2013年高一学生入学时视力检查资料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该县重点高中高一新生入学时视力低下率为81.1%,以中、重度居多,瑶族学生检出率高于汉族学生,重点初中学生检出率高于非重点初中学生。结论该县重点高中高一新生入学时视力低下率较高,呈现低龄化,一旦形成近视难以逆转,因此必须在各学年阶段采取干预措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为重要防控阶段。

  • 标签: 高一新生 视力低下 义务教育阶段 防控
  • 简介: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了解阜新蒙古族自治2009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阜新蒙古族自治2009年网络直报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 标签: 2009年 手足口病 蒙古族 疫情分析 自治 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恭城瑶族自治边远山区三江乡瑶族老年人血脂水平状况,为三江乡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广西恭城瑶族老年人群血脂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从392例≥65岁的老人中,筛选符合课题研究对象的158人,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分析。结果158例老人血脂异常总检出率为59.49%,其中男性为26.58%,女性为32.91%。结论恭城瑶族自治三江乡瑶族老年人血脂异常率高,女性较男性偏高,需调整三江乡瑶族老年人的饮食结构,加大对三江乡瑶族老年人健康指导和干预高脂血症发生的力度。

  • 标签: 三江乡 瑶族老年人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马边彝族自治农村少数民族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情况。方法对本县6个自然村40岁以上(除外务输出者)1230人进行入户调查,确诊157例COPD患者。采用COPD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调查进行面对面的疾病认知程度调查,评价指标采用百分率。结果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分钟步行距离作为运动耐力的指标,157例中,大于350米者68例(43.3%),250-349米者54例(34.4%),150-249米者24例(15.3%),小于149米者11例(7%)。没有人听说过曾被诊断为COPD,没有人作过肺功能检查及运动耐力测试,没有人明确知道COPD急性加重期的含义和参加过任何形式针对COPD患者的宣传教育活动,仅18例(11.5%)急性加重期使用过气雾剂,其中万托宁9例(5.7%),布地奈德8例(5.1%),沙美特罗/替卡松1例(0.6%);稳定期没有人使用药物或进行家庭氧疗及康复治疗。1年内仅7例(4.5%)因慢性支气管炎住院,68例(43.3%)轻度体力受限,54例(34.4%)时常感觉意志消沉,35例(22.3%)影响社会交往。结论马边彝族自治农村少数民族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严重不足,稳定期不治疗和预防,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不规范,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应加强对大患者的教育和管理。

  • 标签: 肺疾病 阻塞性 认知 疾病恶化
  • 简介:目的探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急性肾小球肾炎流行特征,分析病例发生的高危因素,为调整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病例定义在县级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例中搜寻研究对象,查阅病历,采用统一的表格进行调查研究,并对2014年96名学生病例进行个案追踪调查,部分病例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2013-2015年,全县共发病215例,年均发病率15.13/10万,秋冬季为发病高峰,男性156例,女性59例,年龄1~46岁,平均(12.0±5.4)岁,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占85.58%。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及瑶族、苗族和侗族人群发病率较高。血清检查发现部分患者白细胞增高,抗"O"抗体检测阳性率为71.43%(35/49)、血清补体下降率100%(24/24)。发病前上呼吸道感染率60.78%(62/96),上呼吸道感染后不治疗或不规范治疗率90.32%(56/62)。结论8~15岁学生是发病的高危人群,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是高发区。改善卫生条件及时对病人开展早期规范治疗,督促病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预防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疫情的关键。

  • 标签: 急性肾小球肾炎 流行病学 苗族自治区
  • 简介:摘要我县麻风病经过五十六年的综合防治,发病率从最高年份1961年2.89/10万降至1981年的0.53/10万,82年至今一直是零。患病率从最高年份1971年0.159‰降至1990年0.005‰,1992年至今为零。少儿发病从1980年以后未见新病人发生,从1982年开始,对所有现症病人及巩固治疗病人进行了联合化疗(二联),病人家属及子女进行了预防服药和预防注射。2000年以后,除一例留守外,其余治愈者全部出院。经过3次大规模的调查和全方位的监测,至2010年底,未发现新发、复发病人,我县已达到了消灭麻风病的指标。

  • 标签: 麻风病 流行病学 五峰县 患病率 畸残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真实了解、评价五峰土家族自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开展后18-60岁人群的基本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等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县健康教育所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四个乡镇的两个居委会、两个村委会的200个居民及村民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效果评估调查对象。2011.10.13-10.31对随机抽取的200个居民及村民的健康知识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为居民总知晓率62.63%,基本健康行为形成及基本技能掌握率为57.89%,知晓率及形成率均大于50%。说明五峰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开展一年来健康教育效果初见成效,但总体来说,知晓率及形成率都还偏低,还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知识及素养,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 标签: 基本公共卫生 健康教育 知晓率 形成率 评估
  • 简介:摘要对目标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是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起点和基础。笔者采用自编问卷对北川羌族自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单位和个体有心理健康的需求但总体低于物质需要,该群体认为开展心理工作应该由政府来完成,由专业的机构来负责实施,更愿意接受来自本土力量的心理帮助,认为健康教育与宣传是重要工作,希望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笔者认为有效的心理重建工作应由政府组织、专业机构指导、本土心理援助队伍实施、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与教育、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 标签: 心理健康 心理需求 个体 调查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体检真菌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对2021-2022年我县体检103例艾滋病患者的资料回顾分析方法 根据体检期间是否发生真菌感染分为真菌感染组30例非真菌者73例统计艾滋病患者体检期间发生真菌感染的情况比较真菌感染组和非真菌感染组。一般资料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艾滋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0例艾滋病真菌感染患者共检出146株菌种,多因素结果结论 侵入性诊疗操作、联用抗菌药物、无口腔清洁护理、CD4 水平低、HIV-1 RNA载量高均为影响艾滋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可根据上述结果给予相关干预政策,进一步降低艾滋病患者真菌感染的风险。

  • 标签: 艾滋病 真菌感染 病原菌构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分析了小青龙汤证主因主证以及临床加减,认为伤寒论经方中单味药的取舍在对证治疗过程中意义重大,且经方在现代医疗工作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伤寒论 小青龙汤 经验体会
  • 简介:摘要小青龙汤和射干麻黄汤分别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痰饮咳嗽和咳嗽上气的代表方,小青龙汤主要用于寒饮蕴肺,风寒在表导致的咳喘;射干麻黄汤用于寒饮郁肺而导致的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现从两方的方药组成,配伍以及方证所对应的病位的异同进行分析,在对比中认识这两首方。

  • 标签: 小青龙汤 射干麻黄汤 异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