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对阴道念珠感染的检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1-2015.12就诊于我中心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35例阴道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验,按照检验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给予凝集法、显色法、镜检法等三种方法进行检验,并依次标记为甲、乙、丙组,每组45例,观察三组患者的检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乙两组患者的念珠感染检出率显著高于丙组,而甲组患者念珠检测阳性率较高于其他两组(P<0.05);另外三种检验方法对检出白色念珠几率较大,提示该类念珠风险较高。结论凝集法、显色法、镜检法均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其中凝集法与镜检法在检验念珠感染阴道炎症中检出率较高,效果理想,使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凝集法 显色法 镜检法 阴道炎 念珠菌 检验效果
  • 简介:几年前,袁女士患上了念珠性外阴阴道炎,时不时地出现外阴潮红、肿胀、瘙痒。经过治疗能好一段时间,但不久以后就又复发了。为此,袁女士跑了好几家医院接受治疗,但结果并没有大的改观。最近,袁女士找了一位权威专家,医生详细询问了袁女士的病情,并问她丈夫是不是包皮过长。

  • 标签: 念珠菌性阴道炎 包皮过长 药物敏感性试验 真菌培养 念珠菌感染 包皮环切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春容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成都锦欣妇产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72-01念珠菌阴道炎是常见的阴道内感染炎症,患者多以排尿不适、外阴或阴道烧灼感、疼痛、奇痒难忍等症状,病菌侵袭尿道时还可导致尿频、尿急、尿痛,患者阴道分泌物虽然无异味,但外阴充血红肿,搔抓过度可导致外阴皮肤破溃,白带为凝乳或豆渣样,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白带存在芽孢或菌丝。阴道念珠菌的发病原因为:女性生殖系统特殊的生理结构决定了这一部位多事地带的性质,阴道结构中阴道口与外界相通,周围邻近外阴区,外阴区容易被尿液、腺体分泌物、肛门排泄物污染。阴道平时又有经血和白带流出,且阴道口温暖潮湿的环境为真菌感染提供了条件。大部分阴道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放线菌和阴道纤毛菌则十分罕见,能导致阴道感染炎症的病菌85%为白色念珠菌,这种细菌多分布在正常人的消化道、阴道、皮肤和口腔中,因此阴道念珠菌感染多为内源性条件致病菌感染,虽然大部分时间白色念珠菌在阴道中并不会产生危害,但在阴道微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后则容易感染阴道念珠菌病。目前诊断阴道念珠菌感染时多依靠患者典型体征和真菌检验,以确定真菌作为诊断依据。1标本采集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24小时禁止阴道灌洗、局部用药、盆浴、房事,以免生理变化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操作时所用的棉拭子、消毒刮板、吸管不能粘有任何润滑剂和化学试剂,并保持干燥清洁;使用窥阴器前可使用少量生理盐水对表面进行湿润,根据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标本取材部位,例如阴道深处、宫颈管口、阴道后穹窿等部位多使用棉拭子取材,操作前先以盐水浸湿,随后制备生理盐水涂片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将其涂制成薄片后以95%乙醇固定,采取革兰染色、巴氏染色、姬姆萨染色检验可筛查出病原微生物。2浓集法检验将标本放置在清洁的干燥试管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mL后混匀,水浴3~5min,温度为37%,随后取出标本以1500转/min的速度离心5min,将浓集的沉淀物取出制作成涂片,显微镜下观察,可对不同种类的真菌进行观察,并能提高阴道念珠菌的检出率。3湿片检验与生理盐水悬滴法滴虫检查方法相同,若有必要,可在涂片上滴1滴氢氧化钾溶液,混匀后加上盖玻片,低倍镜下通常可观察到假丝酵母菌的假菌丝和卵圆形孢子,随后以高倍显微镜再次确认,高倍镜视野下通常可观察到无色透明、卵圆形的单个或成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念珠外阴阴道炎的合适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门诊初诊为念珠阴道炎的患者应用达克宁+氟康唑片治疗1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有效率98.3%,复发率3.5%。结论结合口服和阴道抗真菌治疗后巩固治疗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念珠阴道炎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改变阴道酸碱度,造成不利于念珠生长的条件。

  • 标签: 念珠菌性阴道炎 治疗
  • 简介:摘要念珠阴道炎(candidalvaginitis)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过去误称为真菌阴道炎。当阴道糖原增加、酸度增高、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适合念珠的繁殖则引起炎症,故本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目的浅谈念珠阴道炎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患者若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糖皮质激素。勤换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烫洗。

  • 标签: 念珠菌阴道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念珠阴道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念珠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性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是95%,对照组是7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是12.5%,对照组是30%,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念珠阴道炎实施综合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阴道炎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念珠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外阴瘙痒时不可用力搔抓、用热水烫洗及涂刺激性药物,以免加重感染,使皮损范围增大。绝经后的妇女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阴道黏膜和皮肤干燥,阴道呈碱性,组织萎缩,易发生炎症及外阴瘙痒,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合理使用含激素类药物,以减轻症状。

  • 标签: 念珠菌性阴道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阴道念珠感染行乳酸杆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8例妊娠合并阴道念珠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将行常规治疗的设为对照组(70例),将行乳酸杆菌辅助治疗的设为研究组(5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83%比对照组70.00%高(P<0.05);研究组胎儿早破发生率6.90%比对照组18.57%低(P<0.05)。结论乳酸杆菌辅助治疗妊娠合并阴道念珠感染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乳酸杆菌 效果 妊娠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
  • 简介:摘要外阴阴道念珠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是一种高发的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为外阴阴道痊痒、红肿及豆渣样阴道分泌物。在十二个月中发作4次或4次以上有症状的外阴阴道念珠病的称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病(recurrentvulvovaginalCandidiasisRvvC)有文献报道大约3/4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外阴阴道念珠病发作,这些女性中大约有一半人会反复发作,接近5%的VVC患者会发展成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病(RVVC)。RVVC虽较VVC少见,但在育龄期妇女却不少见,因其经常发作,又久治不愈,对妇女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有很多研究显示RVVC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婚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

  • 标签: 阴道 念珠菌病 致病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对念珠阴道炎的效果。方法了解念珠外阴阴道炎患者的感染源之后进行对症治疗,并且加强平时的局部护理。结果通过药物治疗和常规的护理,病症得到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加强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念珠性外阴阴道炎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念珠菌 外阴阴道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观察两组Ⅰ组给予克霉唑栓500mg单次阴道上药;Ⅱ组给予克霉唑栓500mg单次阴道上药,同时氟康唑150mg/天口服,连用3天;两组均月经后第一天重复克霉唑栓用药6个月,Ⅱ组同时口服氟康唑150mg/天1次即可。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月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6月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克霉唑栓阴道上药及氟康唑口服联合应用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病的治疗和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克霉唑栓 氟康唑 治疗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 简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发病原因不清,需要在开始治疗前念珠培养,治疗需要注意去除发病诱因和抗真菌治疗,推荐方案为第1、4、7d口服氟康唑150mg强化治疗和每周口服氟康唑150mg巩固治疗6个月。

  • 标签: 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念珠感染的病原分类及药敏分析。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经分离培养后,用改良纸片法测定标本分离的各类念珠对氟康唑的敏感性。结果临床念珠感染中以白念珠为主(52.0%),热带念珠(17.2%),光滑念珠(10.1%),克柔念珠(9.4%),其他念珠(11.4%)。非白念珠感染呈上升趋势。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耐药率最低,分别为6.1%、3.4%,其次为伊曲康唑(17.0%),氟康唑耐药率最高(57.1%),克柔念珠是耐药性较强的念珠,其次是光滑念珠、热带念珠;非白念珠与白念珠相比耐药率有显著差异。结论临床标本的念珠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念珠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临床经验用药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

  • 标签: 念珠菌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沉渣检验在念珠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检查并确诊为念珠感染的40例患者,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检查并且检查结果为阴性的40例健康受检者,设其为对照组。为两组受检对象实施行尿沉渣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尿沉渣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以及上皮细胞计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上述检验结果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试验可以通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以及上皮细胞计数检验结果来实现对念珠感染的有效诊断,并且还可以用于鉴别念珠感染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念珠菌 感染 尿沉渣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生殖道念珠病是一种由念珠引起的常见的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较高。传统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是分泌物直接镜检和霉菌培养,二者均可诊断念珠感染。但直接镜检法阳性率较低,培养法时间较长。本文用快速凝集实验法检查了102例拟诊为阴道念珠感染的患者,并与直接镜检法和培养法比较来评价快速显色凝集实验法的优缺点。

  • 标签: 快速显色凝集 阴道念珠菌病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