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1992-1995年在东至县七里湖稠林长江外滩根据滩地高程、植被和感染螺分布特征,对滩地划分单元。采取因地制宜、结合生产整治滩地,同时进行人畜化疗的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结果表明,4年中居民感染率由治理前10.5%降至1.4%,下降86.4%。急性感染得到控制;耕牛感染率由64.8%下降到9.5%,下降了85.3%;钉螺感染率和感染螺密度显著下降。经过治理,江外滩滩貌明显改观,结合生产整治滩涂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标签: 综合治理 长江外滩 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卫生防疫
  • 简介:已有研究表明.水质的有机污染物与消化道肿瘤有一定的关系。微核可作为一种染色体受到损伤的形态学标志,使我们更清楚地丁解水质中是否含有损伤染色体的有机化学污染物,为此.我们选择丁培养的SHE细胞的微核试验,检测了长江中下游5个城市的源水有机提取物对染色体的损伤作用。

  • 标签: 细胞微核率 染色体 损伤 微核试验 消化道肿瘤 有机提取物
  • 简介:文章在对国内外服务质量进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采用SERVQUAL模型的五个维度——有形性、响应性、可靠性、保证性、移情性,在理论研究、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将整个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评价分解成对配餐送餐、保洁清扫、医疗陪护、日间照料、紧急救助等五大类不同服务内容的质量评价。应用该模型对南昌市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居家养老各类服务项目中,普遍存在可靠性较高,而移情性偏低的现象。

  • 标签: 居家养老 服务质量 模型 南昌市
  • 简介:采用生态学方法对长江马鞍山段水质状况进行评估。并用理化指标的水质分析作对照。结果显示,该段水质污染的生态学分布属甲型中污带至寡污带之间,水质标测分析提示所标8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地面水二级标准。认为传统的生态学水质污染评价方法,在一定范围内仍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生态学 水质污染 藻类 长江流域 马鞍山市
  • 简介:目的了解安徽省长江沿岸地区乙脑媒介三带喙库蚊抗性现状,为该蚊种的防治乃至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其对常用杀虫剂的LC50及其95%置信限,比较其抗药性程度。结果测试的5个种群对溴氰菊酯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铜陵地区抗性最高,为9.05倍;对氯菊酯只有马鞍山和池州种群表现为低抗,池州种群抗性倍数为4.4倍;对高效氯氰菊酯铜陵、池州和安庆均表现抗性,安庆种群最高,为19倍。马鞍山、芜湖、池州和安庆种群对残杀威的LC50值为铜陵种群的134.7、50.9、107.6、256.2倍,对残杀威均表现出高抗性。结论安徽长江沿岸地区三带喙库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大多存在一定程度的抗性,对菊酯类抗性大多处于低抗和中抗水平,对氨基甲酸酯类抗性较为严重。

  • 标签: 三带喙库蚊 抗性 溴氰菊酯 氯菊酯 高效氯氰菊酯 残杀威
  • 简介: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农村的蚊媒数量变化规律及种群构成情况,为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治和蚊类危害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诱蚊灯诱捕成蚊并进行分类鉴定统计。结果全年3类环境共计诱捕成蚊30160只。经鉴定分类,捕获成蚊隶属1目1科2亚科4属5种。其中库蚊亚科库蚊属有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伊蚊属有白纹伊蚊,阿蚊属有骚扰阿蚊;按蚊亚科按蚊属有中华按蚊。年均成蚊总密度为134.2只/灯晚。致倦库蚊种群数量最多占46.94%,中华按蚊占26.23%,三带喙库蚊占12.94%。结论诱蚊灯法调查获得的蚊群种群密度消长及其种群构成,对三峡库区蚊媒传染病的防治和蚊虫危害治理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三峡库区 诱蚊灯法 种群密度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通过对南充市顺庆区呼吸道疾病人群的晨练现状调查分析,为呼吸道疾病人群科学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对呼吸道疾病人群的晨练现状(性别结构、年龄阶段、晨练方式、地点、时间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南充市顺庆区呼吸道疾病人群晨练现状良好,晨练人数呈上升趋势,态度积极,方式多样,其主要以强健体魄、缓解病情为目的。但在晨练的某些方面仍存在误区。结论南充市呼吸道疾病晨练人群晨练需要科学的指导,应积极锻炼,优质晨练

  • 标签: 呼吸道疾病 南充市 晨练 现状分析
  • 简介:长江南京段沿岸地下水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沿江两岸地下水中砷含量明显高于远离长江的地下水中的含量且明显超过I类水木质标准,认为沿江两岸地下水资源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源。

  • 标签: 长江 地下水 含量分析 样品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单位吸烟人群特点 ,提醒人们吸烟不利于身体。方法对我单位近 5年来吸烟人群发展变化调查分析。结果单位重视吸烟有害的健康教育,但是吸烟人群依旧如此;结论戒烟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 标签: 吸烟 戒烟难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安徽省长江流域螺情变化趋势,为钉螺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92-2012年间安徽省长江流域活螺和感染性钉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资料,观察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影响螺情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山丘活螺密度总体上最高,并于1993、1996、2001年出现高峰期;1992-1998年江滩活螺密度高于洲滩,1998年之后洲滩高于江滩,江滩活螺密度于1996、1998年出现高峰期,洲滩于2003年出现高峰期。洲滩感染性钉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高于江滩、山丘,并于2004年出现高峰期,山丘于1993、1997年出现高峰期。结论长江流域螺情变化受自然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加强传染源控制的同时应重视螺情控制。

  • 标签: 安徽省 长江流域 钉螺
  • 简介:目的了解长江中游官兵对于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对驻长江中游某部的477名武警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血吸虫虫种知晓率为66.2%,"长江中游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知晓率为64.2%,"血吸虫感染途径"的知晓率为38.4%,"血吸虫寄生部位"的知晓率为50.9%,"灭钉螺可防血吸虫病"的知晓率为33.5%,"管好粪便能防血吸虫病"知晓率为18.0%.结论官兵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掌握甚少,应加强这方面的健康教育.

  • 标签: 长江中游地区 武警战士 血吸虫病 知识水平 卫生调查 疾病预防
  • 简介:<正>1994年7~8月间,我省沿江及江南地区天气持续高温、干旱,芜湖市城区居民在远离血吸虫易感江滩下游6500~6960m无螺的长江及其支流青弋江中游泳纳凉,造成600多例急性和慢性血吸虫感染。这是一起罕见的暴发流行,在血吸虫病防治历史上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例,文献上也未见记载,防治部门对这种情况难以预测、预防。研究这个特定的流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血吸虫病传播规律,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水在血吸虫病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 标签: 急性血吸虫感染 血吸虫病传播 城区居民 江滩 芜湖市 青弋江
  • 作者: 梁尤富陈宏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出生窒息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院2004年统计资料表明:窒息发生率为l5.22%,新生儿窒息病死数占围产新生儿死亡的76.92%。为实现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降低婴儿死亡率的首要目标,提高生命质量,自2005年,院行政部门把新生儿窒息的防治工作做为评价产、儿科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管理,几年来,在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病死率,降低围产新生儿死亡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大学生医保的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医保参与度和完善大学生医保制度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随机分层抽样方法调查南京市某高校318名在校大学生,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描述大学生特征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大学生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路径。结果大学生参保态度和主观规范对其参保意愿具有正向作用,而感知行为控制对其参保意愿的影响不明显;另外参保态度和主观规范之间具有正向的相关关系,感知行为控制与参保态度、主观规范之间具有负向的相关关系。结论积极的参保态度,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参保意愿;同时加强大学生主观规范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参保意愿。

  • 标签: 计划行为理论 大学生 参保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本文分析了和县陈桥洲及铜陵县铁锚洲钉螺及植被分布情况,对三峡建坝后两洲水位变化规律预测。结果显示,三峡建坝后两处水位变化对钉螺分布范围及滩貌结构影响较小,但人畜上滩活动机会及受血吸虫感染的危险均有一定程度增加。

  • 标签: 三峡 建坝 水位 钉螺 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