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儿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41例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行螺旋CT诊断,并与临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做参考,分析41例患儿的CT诊断结果。结果MPR、CTVE、SSD、MinP对气管、支气管的异物显示率为97.56%、95.12%、85.37%、73.17%。结论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小儿气管 异物
  • 简介:摘要食品中的砷多来自被污染的水、土壤等环境因素,砷侵入人体后,将抑制体内多种酶发挥其作用,由于酶的活性受到抑制,细胞分裂、呼吸将不会正常进行,体内代谢将会紊乱。砷中毒不是单一的慢性中毒,有时还可能是急性的。有些重金属的中毒特征并不明显,属于是慢性中毒,通过大量的重金属在人体中蓄积,达到一定的量的时候就会出现反映,往往都无法治疗,容易导致畸形和癌变等。本文将对于重金属的危害以及检验方法展开详细的论述。

  • 标签: 食品检验 重金属 危害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6(matrixmetalloproteinase16,MMP-16)和γ突触核蛋白(synucleingamma,SNCG)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120例结肠癌标本、12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MMP-16、SNCG的表达情况,二者与临床病例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SPSS19.0分析。结果观察组MMP-16、SNCG的阳性率分别为73.33%、81.67%,高于对照组的19.17%、32.50%(P<0.05);观察组MMP-16、SNCG,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的阳性率接近(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患者中的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SNCG与MMP-16,在观察组中呈正相关(rs=0.250,P<0.05),在对照组中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MP-16和SNCG,与结肠癌发生发展有关,在结肠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呈正相关,可考虑联合检测以辅助诊断结肠癌。

  • 标签: 结肠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16 &gamma 突触核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止血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3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金属钛夹组44例,注射药物组41例,47例为联合治疗组,观察各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三组均无并发症且即时止血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止血有效率高于注射药物组与金属钛夹组且7h再出血率低于两组,P<0.05,差异有效显著性意义。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止血药物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止血且再出血率低,疗效可靠。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金属钛夹 注射止血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属管腔吸头的有效预处理方法,保证清洗效果和预防感染扩散。方法将2015年9-12月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妇科、手术室使用后的856根金属吸头按单日和双日回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多酶发泡清洁剂执行全覆盖预处理,再执行超声、高压水枪清洗及全自动喷淋清洗;对照组按常规使用清水高压冲洗后执行超声、高压水枪清洗及全自动喷淋清洗,使用ATP生物荧光检测仪进行清洗效果监测和对预处理过程进行动态空气培养。结果观察组清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去污区环境菌落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速效多酶发泡清洁剂进行管腔吸头预处理能明显提高清洗质量,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 标签: 金属管腔吸头 速效泡沫多酶清洁剂 预处理
  • 简介:现在,放射医学技术实现了高速的发展,其应用物理学的相关原理,能够对人体内的病变进行观察。在现代医学中,医学影像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分支,这些技术结合了物理学的有关原理,X射线、超声波和电子内窥镜等都包括在内,能够对人体的器官和组织的病变进行准确的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标签: 放射学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输血中运用凝聚胺技术与其它的输血技术使用的异同之处,从而找出凝聚胺技术的优势及实际应用价值,并为日后进行该技术的改善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5年度内我院接收的需要输血治疗的500名患者,并将其各分为人数250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实验组则采用凝聚胺技术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将两组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后,我们发现实验组进行交叉配血后的相合率(P<O.05)高于对照组。结论凝聚胺输血技术优势显著,灵敏度较高。

  • 标签: 凝聚胺技术 其他输血技术 临床输血 运用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卫生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护理作为医疗中重要的一部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对产妇护理水平与护理中可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消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产妇护理中的安全。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 高危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底骨折应用常规CT技术与多层螺旋CT技术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县人民医院2010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颅底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常规CT技术和多层螺旋CT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检查后,常规CT技术诊断有32例患者确诊为颅底骨折,诊断准确率为53.33%。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有55例患者确诊为颅底骨折,诊断准确率为91.67%。多层螺旋CT技术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CT技术诊断准确率,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颅底骨折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CT诊断准确率,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颅底骨折 常规CT技术 多层螺旋CT技术 诊断比较
  • 简介:摘要工业革命之后人们进入了工业时代,工厂的建立,机器的运转,能源的消耗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现在如今,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已经切实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运用生物技术手段可改善被污染的环境,相较于通过化学手段的方式来减少污染,生物技术手段安全性高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在我国,水体污染问题严重,污染程度在加剧,如何运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水体污染的修复将成为保护我国水资源的重要课题。

  • 标签: 生物技术 环境 水体污染 生物修复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3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麻醉,另63例为研究组应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知晓率、术中体动发生率及麻醉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麻醉用药剂量、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留观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临床上应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深度 监测技术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输血的相关技术规范问题。方法:选取某院进行输血的患者1100例,按临床输血规范要求,对从收集血液样本到血液输注完成之后的护理操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总结和研究。结果:按照临床输血规范进行输血,会使输血的效用得到很大提升。结论:输血技术越规范,对于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提升血样的利用率等的作用越显著。

  • 标签: 临床输血 技术规范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围绕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现状、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分类、生物制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作者自己的拙见,希望能够对将来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建议。

  • 标签: 生物制药技术 基因 疾病
  • 简介:随着动车组的快速运行,短短37分钟我们就从西宁到达海拔2800米的门源县,身体马上就体会到一种不舒服的感觉。然而当看到远处巍峨的雪山、广袤的大地时,兴奋感马上冲淡了身体的不适。在门源县中医院我们用最短的时间融入科室工作,对科室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大体了解。针对科室人员学历低、技术水平差的情况,我们主动承担了科室每天的主要工作,边做边讲,这样就可以从理论及实践上分别对科室每个人员进行业务辅导,从而提高整个科室诊断治疗水平。

  • 标签: 科室工作 县中医院 诊断治疗 动车组 门源县 身体
  • 简介: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ebloodpurification,CBP)指连续、缓慢清除血液中水分和溶质分子,对脏器功能起支持作用的治疗方式总称。CBP能够模仿肾小球的滤过原理,通过对流、弥散及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代谢产物,具有溶质清除率高、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控制内环境稳定和提供营养支持等特点。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迅猛发展,CBP已经由原来的局限于肾替代发展到非肾脏疾病的救治,近年在重症医学界成为各种危重病救治,包括严重脓毒症、中毒、严重结缔组织疾病的重要支持措施之一,并与人工肝技术、体外膜肺技术组合成为多器官功能不全支持系统。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 多器官功能不全 溶质清除率 儿科 血流动力学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创助产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引导分娩产妇接受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接受无创助产技术,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助产技术进行分娩,观察比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果。结果比对两组产妇的出血量、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差别(P>0.05);比对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率及会阴水肿发生率,观察组产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无创助产技术可在保证产妇正常分娩的同时减少会阴水肿、会阴裂伤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产妇分娩中加以应用。

  • 标签: 无创助产技术 应用价值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体输血技术在血液保护中的相关应用及保护机制。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及患者身体状况分为自体输血组与异体输血组。自体输血组采用的是自体输血技术,主要包括回收式自体输血、储存式自体输血及稀释式自体输血,对于异体输血组则采用常规的异体输血方式。根据患者术后的各项生理数据及输血费用,判断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对两种输血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自体输血患者的输血费用明显低于异体输血组,其他生理数据显示也基本优于异体输血组。因此自体输血能够在血液保护中起到积极作用,且具有较高性价比,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自体输血技术 血液保护 应用对象及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