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3例滑膜肉瘤的影像表现,所有病人均摄X线照片,9例CT和5例MRI检查。.结果①大部分滑膜肉瘤邻近关节,5例靠近上肢关节,8例靠近下肢关节。②4例滑膜肉瘤中有钙化。③6例滑膜肉瘤出现相邻骨质囊状破坏。④CT上表现为略低于肌肉密度的肿块,内部密度欠均匀。⑤磁共振T2WI/STIR像上肿瘤内多呈“卵石状”稍高信号结节,其间有低信号间隔。结论滑膜肉瘤有一定的影像表现特点和诊断价值,MRI特别是对病变诊断优于X线平片和CT,但确诊有赖于病理。

  • 标签: 滑膜肿瘤 骨肿瘤 四肢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骨骨膜窦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像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报道SP1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讨论。结果SP好发于婴幼儿和青年,常因头部皮下包块就诊,包块多见于中线附近。血管造影可见颅骨膜上或颅骨膜下的血管团通过许多粗细不等的板障静脉、导血管与颅内大静脉窦相沟通。镜下可见无肌层血管结构,少部分管腔内可见血栓形成。结论当头皮下有可压缩性的软性肿物,大小随颅内压力变化而改变,触诊发现肿物下方有颅骨缺损,此时应考虑SP的诊断,并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证实。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美观问题及预防自然破裂或者创伤引起大出血和空气栓塞。

  • 标签: 颅骨骨膜窦 海绵状血管瘤 诊治
  • 简介:摘要肾脏功能的评价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方法敏感性较差,而且无法提供单侧肾脏功能情况;近几年随着功能成像的发展,CT、MR对于肾功能的评估有了越来越突出的价值。本文综述了MRI、CT及核医学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关于肾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

  • 标签: 肾功能 影像学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影像学在肝癌术后复发早期诊断中的效果,评价其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肝癌术后复发患者57例,给予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超声造影检查结准确诊断为肿瘤复发或转移53例,准确率为92.9%。发现病灶129个,直径0.2~2.3cm。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高,采用超声造影诊断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时,具有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在肝癌术后复发早期诊断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肝癌 术后复发 影像学 早期诊断
  • 简介:现在,放射医学技术实现了高速的发展,其应用物理学的相关原理,能够对人体内的病变进行观察。在现代医学中,医学影像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分支,这些技术结合了物理学的有关原理,X射线、超声波和电子内窥镜等都包括在内,能够对人体的器官和组织的病变进行准确的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标签: 放射学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甲状旁腺超声影像特征进行筛查及验证,对于提高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及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的200例诊治甲状腺疾病患者的颈部高频超声影像资料,采用排除法,基于颈部局部解剖对甲状旁腺影像特征进行筛查。对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检出甲状旁腺疾病比例之间存在的差异继续比较,并对甲状旁腺亢进患者超声影像特征进行比较对甲状旁腺影像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在超声显示率方面,下甲状旁腺显示质量比上甲状旁腺高。实施甲状腺全切术后的患者缺失正常甲状旁腺声像占75%,术中没有采用超声监测的患者术后产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采用超声监测的患者只有5%产生该情况,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在临床中验证甲状旁腺超声影像,对于开展相关后续研究工作打下坚持的基础。

  • 标签: 甲状旁腺 超声影像特征 影像筛查验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X线、CT以及MR影像学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50例医院收诊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对左右腕行X线、CT及MR影像学检测,观察三种方式的检出率。结果共计100个腕关节中,X线显示骨关节病灶为92处,CT检查骨关节病灶为412处,MR检测到骨关节病症为652处,三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与CT均优于X线检查,且MR又优于CT检查,能够观察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早期骨质侵蚀病变,同时对于滑膜炎性变化以及水肿等病理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增强MRI能够鉴别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血管翳及关节积液,能够降低漏诊、误诊的现象。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腕关节病变 X线片 CT扫描 MR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X线与CT)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83例骨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按影像学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DR组与CT组,DR组42例采取数字化X射线摄影检查,CT组41例患者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后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并比较其诊断准确率、检出率、敏感度。结果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DR、CT检查与病理学切片检查结果出现一定差异,但相比CT检查,X线在检出率、准确率上均优于CT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DR(X线)可作为骨肿瘤首选的检查方式,CT主要显示肿瘤的范围与细微结构,可将两者结合对骨肿瘤诊断中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 标签: 骨肿瘤 影像学检查 X线 CT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影像医学也取得了不断突破,并在临床医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对影像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与价值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影像医学 临床作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诊断措施,并对其中的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诊断方法进行检查,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诊断基础上加用影像学诊断进行检查。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和误诊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病灶部位、钙化、空洞、病灶范围及胸腔积液等病变特点上的诊断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诊断中的总误差率(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95.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像学诊断在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有效提高病变特点的诊断率,降低误差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继发性肺结核 影像学诊断 误诊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医学影像属于生物影像,并包含影像诊断学、放射学、内视镜、医疗用热影像技术、医学摄影和显微镜。近些年医学影像学检查发展很快,为肝脏、胆道、胰腺和脾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对这些器官疾病的外科治疗发展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CT虽然是较为昂贵的影像学检查,对占位病变诊断价值较大,肝脏疾病在B超检查提示占位而定性困难时,选用CT检查可提供清晰的图像,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 标签: CT 医学影像 肝脏
  • 简介:摘要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中医临床中的作用无可替代。中药的种类有很多,如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等等,动物药和植物药又可以统称为生物药。多组分是中药复方物质的基础,在对中药生物药剂学的性质进行研究时,应当将组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为了方便研究中药多组分生物药剂学,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科学代表中药组分性质有限成分的思路;其次为了考察组分中各代表性成分之间的性质差异,引入了“离散度”的概念,以便于进行更加科学而全面的评价;最后结合中药生物药组分的综合性质值及离散度,初步对其构建药剂学分类系统,从而为研究提出新的思路与方法。

  • 标签: 中药组分 生物药 药剂学 分类系统 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50例小儿肾小球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疾病实施检查并治疗,观察病理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结果原发性疾病16例,占32.0%,剩余为继发性疾病,占68.0%;完全康复出院46例,占92.0%,剩余4例2周治疗后病情好转,占8.0%。结论对患儿进行合理诊断与病理检查,有利于掌握病变情况,及时有效治疗,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肾小球疾病 临床分类 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X线、磁共振成像MRI以及CT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INFH)中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患者分别采用X线平片、MRI以及CT检查,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符合率。结果针对早期INFH患者,X线、MRI和CT阳性率分别为19%、85.48%和95.12%;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87.10%和79.03%。结论在早期INFH诊断中,三种检测方式的诊断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MRI、CT和X线平片;MRI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临床可予积极推广。

  • 标签: 股骨头缺血坏死 CT 磁共振成像MRI
  • 简介:摘要目的对1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X线、CT及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2006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在X线平片、CT及MRI检查中,均有特异性的软组织、骨膜及骨的改变,对该病早期诊断和评价临床疗效有较大参考价值。结论X线平片、CT及MRI等影像学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 化脓性骨髓炎 影像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0例腕骨骨折和(或)腕骨脱位患者的X线影像分析,以进一步掌握腕骨骨折和(或)腕骨脱位的影像诊断要点。方法随机抽取我科2015年1月-12月60例腕骨骨折和(或)腕骨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诊疗前后腕部X线平片进行比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单纯腕骨骨折34例,占56.67%。月骨脱位12例,占20%,月骨周围脱位(头状骨背侧脱位)11例,占18.33%,舟状骨骨折合并月状骨脱位6例,占10%。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腕骨骨折最基本、最有效的诊断方法,腕骨脱位以头、月关节最为常见,掌握腕关节的解剖关系及结构,理解头月关节结构的解剖意义,对准确诊断分析腕骨脱位及骨折有实际意义。

  • 标签: 腕骨骨折 腕骨脱位 X线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影像诊断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调查。方法抽选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CT影像检查,将患者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调查CT影像诊断的准确率。结果CT影像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者24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6例,明确诊断人数30例,手术病例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患者25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7例,明确诊断人数32例。CT影像诊断率为93.75%,手术病理诊断率为100.0%,CT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2.06。结论CT影像诊断在急性胰腺炎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CT影像 急性胰腺炎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部结节病的CT影像诊断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胸部结节病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经活检病理证实(15例)或临床治疗后观察符合诊断标准(5例)的20例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该研究病例中90%患者胸部CT表现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60%表现为肺内结节影,20%表现为肺纤维化改变,15%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0%表现为胸膜改变,15%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10%表现为磨玻璃影,5%表现为肺实变。结论胸部结节病CT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性及演变规律,有助于提高对胸部结节病诊断正确率。

  • 标签: 胸部结节 CT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中,肠梗阻是比较普遍的疾病类型,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从整体角度分析,引起该疾病的病因有多种,这其中可以依据病因进行分类,分别是机械性与非机械性,还可以依据梗阻程度进行划分。在临床中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通常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也有部分通过手术治愈,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必须依据患者患病情况,酌情选择手术方案。

  • 标签: 肠梗阻 病因分类 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