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在腰椎正侧位影像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8月期间于本院行腰椎X线摄片检查患者(共84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诊断研究。检查前取盲选抽签法设置对组别,对照组、研究组各组42例。对照组行腰椎正侧位下传统X线摄片检查,研究组行腰椎正侧位下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检查。比较两组X线摄片成像质量;以CT诊断结果为准,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对腰椎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1)研究组腰椎正侧位影像评分(9.52±0.31)分及成像优(69.05%)、良占比(30.9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对腰椎病变诊断敏感度为85.19%、特异度为86.67%、诊断符合率为85.71%。结论:详见传统X线摄影技术,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在腰椎正侧位影像中的运用可积极提升成像质量,为患者疾病诊断提供清晰完整的腰椎骨质结构、周边软组织及附件影像。

  • 标签: 腰椎正侧位影像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以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间我院收入的90例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与乳腺X线摄影术,分析误诊或漏诊率。结果:经过对比分析,采取超声检查联合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误诊或漏诊率明显优于单纯采取超声检查或单独采取乳腺X线摄影检查,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采取超声检查联合乳腺X线摄影检查可降低误诊或漏诊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腺X线摄影术 乳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更迭,新时期计算网络所面临问题也接踵而来,这很可能会导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所以,我们首要做的就是要制定出对于计算网络的维护方案,让其能正常安全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因此,我们要对新时期计算网络维护重视起来,帮助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网络的稳定安全运行。

  • 标签: 新时期 计算机网络 维护 安全稳定 解决对策
  • 简介: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互联网信息时代也已经全面到来。因此,在各个行业当中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提高工作或运行效率,都开始着手大范围的应用计算数据库技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对此,本文中笔者将以医院为例,针对计算数据库技术怎样在医院信息管理工作当中有效运用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在运用过程中需要遵守功能性、需求性以及实际性这几点原则,希望能够借此为我国医院的信息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计算机软件 数据库技术 医院信息管理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当前,为适应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要,不少医院纷纷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以提升医疗质量。要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本文对计算信息技术在医院设备科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的应用意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具体的应用策略,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提升应用水平。

  • 标签: 计算机信息技术 医院设备科 医疗设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磁共振成像与数字化X线摄影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于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脊柱外伤患者中选择62例进行研究,分别行CT、磁共振成像和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检查。结果:CT的诊断率高于磁共振成像和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检出骨碎片数与椎体骨折数多于磁共振成像和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外伤诊断中,CT的诊断效果较优,其次为磁共振成像,数字化X线摄影术的诊断率较低。

  • 标签: CT 磁共振成像 数字化X线 脊柱外伤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处于信息化的时代,计算网络技术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已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便利以及服务。本次综述将分析计算网络技术在医院中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 标签: 计算机网络技术 医院 信息化建设
  • 简介:摘要:在网络环境下,医院应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积极在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信息系统,以此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医院计算信息系统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计算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较低,难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不利于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加强医院计算信息系统管理的策略,以期能够帮助医院优化调整后续工作。

  • 标签: 医院 计算机信息系统 经营管理 网络环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信息化技术应用在疾控中心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它在疫情监测、预警、评估和应急处置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非常好的运用和推广。然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对计算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疾控中心计算网络必须创建相应的安全防护机制,才能确保各类工作顺利开展。对此,此文章就简单讲述县级疾控中心计算网络安全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此问题提出适宜的防护措施,给后续研究人员提供思考方向及理论支撑。

  • 标签: 县级疾控中心 计算机网络安全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在针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探讨X线胸片技术以及低剂量螺旋CT技术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接诊的46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接受检查的过程中使用的为低剂量螺旋CT技术,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使用的为X线胸片技术。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整体更高,误诊率以及漏诊率整体更低。结论:对于肺结核患者来说,在实际针对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低剂量螺旋CT技术相比于X线胸片技术来说更有利于保证患者的疾病检出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

  • 标签: 低剂量螺旋CT技术 X线胸片技术 诊断 肺结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核磁(DCE-MRI)与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对乳腺导管原位癌(B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病例为我院收治的BDCIS患者50例,所有病例均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年升高。采用影像学方法检测骨密度可以判断骨量变化,从而早期筛查和诊断骨质疏松症。当患者被诊断为骨质疏松后,对其自身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管理措施,患者出现骨折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所以需要结合骨质疏松患者管理需求,将其治疗及预防管理措施明确,从而为患者管理提供帮助。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研究的不断深入,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治疗药物已从早期仅针对补充骨矿物质的基础用药进展为目前通过刺激骨形成,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减少骨吸收来改善骨微结构,以期更好地增强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本研究对X线检查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

  • 标签: []X线检查 骨质疏松 预防与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是中老年群体常见疾病,给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全身性骨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质量和骨密度下降,骨结构受到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容易容易发生骨折。本研究探讨X线检查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今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X线检查 骨质疏松 预防与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脊柱骨折采用CT与X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自本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中选择64例作为研究样本,依照双盲法分组,设定行X线诊断的32例为对照组,设定行CT诊断的32例为实验组,两组进行诊断准确率的评比。结果:实验组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上为P<0.05,即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对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高于X线,可更好的显示骨折部位,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 标签: 脊柱骨折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对X线影像照射、CT影像检查、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诊断中具有的应用价值进行效果评估。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纳为研究区间,将因肩锁关节脱位前往我院实施影像检查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采集数据62例(n=62),其中存在22例患者应用X线影像照射、22例患者应用CT影像检查、18例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检查。对患者诊断结局进行回顾性统计。结果:X线影像照射、CT影像检查、磁共振成像技术三种诊断途径的最终诊断符合率依次为63.64%(n=14)、59.09%(n=13)、94.44%(n=17);该诊断顺序下的漏诊率依次为18.18%(n=4)、18.18%(n=5)、5.56%(n=1);该诊断顺序下误诊率依次为22.73%(n=5)、27.27%(n=6)、0.00%(n=0)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准诊断符合率高于其他两种检查途径,数据组间差距显著(P0.05),CT影像检查的漏诊率较高于行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患者,但组间呈现出的差距不显著(P>0.05),该组患者误诊率较磁共振患者显著提高,数据组间差距显著(P

  • 标签: 影像学 关节脱位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采取X线与CT检查时的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我院最终确诊为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且接受影像学检查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在入选后分别接受X线与CT检查。所有患者记录影像学检查结果。判断X线与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CT检查结果中对于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变的检出情况明显高于X线,P<0.05。基于病理检查结果为主,CT检查结果特异性、准确性以及敏感度均有明显数据优势,P<0.05。结论: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可以采用CT检查技术进行诊断,临床中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检查方案,可以实现重复性检查,值得推广。

  • 标签: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 X线 CT检查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压缩性骨折患者在采用X线诊断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样本抽取中,从2017年3月开始,2020年4月结束,共抽取30例相关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中,为患者提供X线诊断方案,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明确X线诊断价值。结果 在经过X线诊断以后,发现2例患者出现2个椎体骨折,1例患者出现序列连续性骨折,椎体后缘完整与相邻椎体后缘线连接单纯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诊段出22例,总诊断率为86.66%。结论 从当前的临床诊断工作来看,压缩性骨折患者在采用X线诊断以后,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可以降低患者的误诊与漏诊几率,尽快确定患者的病情,进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升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中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X线   压缩性骨折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