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两种检测乙型肝炎方法的优缺点,为实验室提供快速、准确的检验方法。方法先后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测试条法和做血清学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并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出阳性250份,阳性率为54.82%;ELISA法检出阳性275份,阳性率为60-31%。两法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为94.52%。以ELISA法为常规法验证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敏感性,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100%。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敏感性较酶联免疫法(ELISA)差,认为检测HBsAg仍然以ELISA法为主。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 胶体金免疫层析 酶联免疫法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属于嗜肝病毒科DNA病毒,可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无季节和地域性。可急性发病、无症状带病毒、持续带病毒感染和迁延不愈,形成慢性肝炎等。乙型肝炎病毒一旦造成肝细胞的损害,基本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案,只能靠自身免疫及辅助治疗,因此了解HBV在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对控制其流行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 标签: 肝炎表面抗原 血清学分析 在校学生 肝炎病毒 阳性率 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克隆并鉴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为下一步构建该重组腺病毒载体以及进一步研究腺病毒载体的包装及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参照人HBVadr亚型序列,设计和合成S基因特异引物.应用PCR技术,从含有HBsAg的HBVDNA中扩增目的DNA,通过TA连接将其克隆入pGEM-Teasy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BgIⅡ/SalI鉴定后,进一步测序鉴定.结果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血清中成功提取HBVDNA,并以此DNA为模板,成功扩增出S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注册的相应序列比对,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2%~99%,预测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亦达82%.结论从HBsAg阳性血清中成功克隆出S基因序列,为进一步构建重组腺病毒及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表面抗原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 克隆 序列分析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重组腺病毒载体
  • 简介:目的探讨Hygicult载片快速检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餐饮单位环节表面大肠菌群的效果。方法随机采取不同材质、不同种类的环节表面样品636件,分别用载片法和国标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大肠菌群的符合性。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对环节表面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ygicult载片法可以代替国标法作为食品行业环节表面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方法。

  • 标签: 快速检测 大肠菌群 Hygicult载片 食品行业 环节表面 卫生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县高中学生表面抗原携带状况。方法抽取4所中学6190名学生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结果表面抗原阳性率为2.49%,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男性高于女性(男占2.95%、女占1.97%);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少数民族高于汉族,(少数民族占3.42%,汉族占2.28%);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藏族高于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占5.5%,其他少数民族占1.2%)。结论在校园内加强对乙肝病毒预防知识的宣传,抗?-HBS阴性者尽早接种乙肝疫苗,以防止新的HBV感染者。

  • 标签: 高中生 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 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入出境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检人员血清HBsAg,并分析比较各类人员的HBsAg阳性率.结果本次受检人员HBsAg阳性率为9.61%,其中台湾籍人员的HBsAg阳性率最高(为13.80%),其次是香港籍人员(10.94%)和交通员工(10.47%)以及大陆出国人员(6.99%),外籍人员最低,仅2.80%.结论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仍较高,要注意加强乙肝知识的宣传,强化乙肝有防治和监测.

  • 标签: 深圳口岸 入出境人员 血清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和酒精的摄入是肝脏疾患的两大肝毒性因素,以往很多文献报道在酒精性肝病人中经常可检测到HBV血清标记。在日本,约有2~3百万HBSAg携带者,每年,酒精性肝病患者人数与酒精的消耗量同时增加,因此,HBV感染与酒精中毒有

  • 标签: 携带者 乙型肝炎 肝脏疾患 HBSAG 肝毒性 乙肝病毒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10月诊治的6例新生儿ARDS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儿均为足月儿,4例自然分娩儿有围产期窒息史,2例剖宫产儿否认缺氧吸入史。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呼吸困难、青紫,X线胸片有透过度降低及浸润性改变。1例应用无创CPAP治疗,余5例采用常规机械通气,其中2例气管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愈5例,另1例因严重合并症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寻找有效指标早期诊断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和ARDS,在常规治疗同时辅用外源性PS可显著提高ALI、ARDS疗效。

  • 标签: 婴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新生儿 常规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食品高压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899年,当时人们研究了高压对牛奶、肉及其微生物菌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牛奶经过6800kg/cm~2的压力处理10分钟,可以将细菌量从10~7个/毫升,减少到10~10~2个/毫升,而肉在52℃经过5400kg/cm~2的压力处理1个小时后,可以在三个星期的贮存期内不受微生物的干扰。1914年美国物理学家Bridpman研究发现,白蛋白在5000大气压下凝固,在7000大气压下变成硬的凝胶,高压引起的凝聚是由于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所致,研究还发现,水果经高压处理后能够保存5年。

  • 标签: 高压处理技术 压力 食品加工 食品贮藏 热处理 杀菌
  • 简介:大约70%~80%的脑卒中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研究表明:舒张压降低5mmHg,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将减低约40%。当前观点认为,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同时保护心脑肾器官。

  • 标签: 脑卒中 血压处理 高血压 钙拮抗剂 利尿剂
  • 简介:摘要气管内插管不仅广泛用于麻醉实施,而且在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复苏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与麻醉有关的死亡病例中,大约30%是由于困难呼吸道管理不当造成的1.随着麻醉技术的开展,临床上气管内插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有时高达3%,是麻醉医生常遇到的问题2.困难气管插管是指气道因解剖异常或病理改变而导致在普通喉镜直视下3次不能将气管导管顺利插人气管内或插管时间超过10min.一些患者体征明显,麻醉前易引起重视,但有些患者外表似乎正常,仍有可能给插管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若插管前未能料及,并且处理不当,则有死亡的潜在危险.

  • 标签: 困难气管插管 麻醉学 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发生异常,曾被称为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主要由于心脏冲动的发生与传导不正常,而致整个或部分心脏活动的顺序发生紊乱,使心脏活动产生过快、过慢等不规则改变。本节主要介绍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治。

  • 标签: 快速性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