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在本社区范围内,以2019年7月-2020年8月为时间节点,选取老年人(≥60岁)50例,将2019年7月-2020年1月收治的25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未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另把2020年2-8月间收治的25老年人作为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用自制老年人健康行为调查表调查两组健康行为。结果 观察组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运动、控制体质量、定时监测血压、每年参加全面体检、适当参加锻炼、常参加外交活动知晓例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人开展社区护理干预,能改善其健康行为,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老年人 社区护理干预 健康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对洗手的认知和行为,方法 :选取在我科 2017-2019年 50名的实习护生通过手卫生知识、七步洗手法执行掌握情况 结果 :经调查显示,护生掌握相关知识及洗手现状中未接受知识培训学习的占 66%;熟悉卫生手概念的占 34%;知晓环境卫生学分类及手卫生标准的占 32%;掌握卫生手洗手指证和方法的占 30%;工作环境安置流动水洗手装置的占 98%、希望接受相关知识学习的占 90;对手消毒持赞成态度的占 96%,持不赞成的占持反对的占 4%,结论:只有对实习护生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重视手清洁和消毒的培训教育,提供有关自身防护知识及洗手技术的指导,加大执行手卫生的检查、督导和监测,才能切断医院感染的传播链,最大限度避免经手传播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 标签: 洗手 实习护生 认知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足患者加强护理干预。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糖尿病足,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72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行为护理干预,分析治疗期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的截肢率 为 0% ,对照组为 5.6%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4.4%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6.1%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行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更好地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帮助,降低致残率,能够防止由于溃疡坏死而导致的截肢,降低足部感染,具有可推广价值。

  • 标签: 行为护理 糖尿病足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认知行为疗法渐渐成为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心理治疗的主流,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和医学疾病,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其中,国内外对于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癌因性疲乏的治疗也有了相应的研究,为癌因性疲乏的缓解提供了很多研究思路。癌因性疲乏以持续时间长,对患者影响大为特点,极大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故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癌因性疲乏进行总结,以期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思路。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癌因性疲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中医情志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情绪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方法 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体检后体检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01-2019.12本院10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开展健康指导)和观察组(于对照组前提下开展全程护理干预)分别51例,统计对比两组6个月之后的遵医行为差异。结果 观察组6个月后的正确用药、适当运动、合理饮食、规律生活以及按时复诊比例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提升体检后体检者遵医行为,效果确切,值得采用。

  • 标签: 遵医行为 健康体检 全程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的认知和行为的教学体会。方法:我院选取了 2017年 6月~ 2018年 7月来我院实习的二十名实习生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二十名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十名实习生被称为实验组,相关导师采用先进性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另外十名实习生被成为对照组,相关导师采用传统教学形式进行教学。结果:实验组的实习生在经过训练后理论基础及实践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系统化人性护理的人理论与实践教学值得在新生儿临床教学中进行大面积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疼痛认知 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 76 例,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 n=38 )与对照组( n=38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遵医行为、肢体功能变化。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 标签: 脑梗死 后遗症 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 COVID-19疫情期间东莞地区住培学员心理行为并探索心理干预方法。 方法 2020年 2-3月通过对东莞地区 5家住培基地 166名住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 广泛性焦虑障碍自评量表和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住培学员的心理行为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和心理干预,统计并分析不同住培学员的焦虑状态、应对方式和心理干预方法。结果 住培学员的年龄与3种焦虑状态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23岁以下年龄组的焦虑程度最高;学历与 4种消极应对方式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硕士学历使用消极应对方式最多;性别和执业资格与心理干预作用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相对于女性认为作用不大,无执业证相对于有执业证的学员认为作用不大。 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东莞地区住培学员经过医院防控措施、培训和媒体报道等干预后,焦虑状态有所缓解,鼓励硕士学历的住培学员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心理干预建议在线心理课程和个性化心理疏导相结合模式。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焦虑状态 应对方式 心理干预 住培学员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体检过程全方位健康教育对体检者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接收的体检者 12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开展体检过程全方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体检者检后遵医行为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 观察组体检者检后合理饮食率 90.00% 、适当运动率 80.00% 、规律生活率 86.67% 、正确服药率 90.00% 、及时治疗率 96.67% 、按时复查率 76.67% ,分别高于对照组体检者的 50.00% 、 36.67% 、 60.00% 、 53.33% 、 63.33% 、 56.67% ,有显著差异( P < 0.05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 96.67% ,高于对照组的 76.67% ,有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健康体检中,开展体检过程全方位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体检者检后遵医行为,提升体检者的满意度,对于改善体检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均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体检过程全方位健康教育 体检者 检后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疗养院护士经营养健康教育对自身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中心 50名护士 的作为研究对象,由等量电脑随机方法分成两组,两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 营养健康教育,而对照组未实施营养健康教育,对比教育前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营养基础知识、疾病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及营养态度评分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比 对照组营养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更高,分别为95.00%和 77.50%, 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 标签: 营养知识 态度 行为 营养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次实验选择自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收治的 8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用抽签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积极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可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冠心病 认知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 是一种睡眠障碍,其特征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做梦,大多数梦都是激烈的或有攻击性的。基于人群的 RBD患病率为 0.38-2.01%,但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别是共核蛋白病患者中要高得多。 RBD 可能预示着几十年后 共核蛋白病 的出现,因此它可能被用作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早期标志物。 RBD 的药物治疗包括氯硝西泮、褪黑素、普拉克索和一些新报道的药物。本文探讨 RBD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以强调 RBD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标志物的意义。

  • 标签: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神经退行性疾病 共核蛋白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吸毒人员吸毒行为与HIV、HCV、HBV及梅毒感染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戒毒人员,调查分析其各项资料。结果:口吸人员中共6例感染,包含4例HIV,4例HCV,1例HBsAg,静脉吸毒中共8例感染,包含8例HIV,1例HCV,7例HBsAg,1例梅毒,其原因与共同注射针头有关。结论:HIV、HCV、HBV、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则为吸毒人员,静脉吸毒方式对梅毒感染和HBV感染的影响比HCV、HIV影响更大。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行为教育对改善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生理与生活的影响。方法 对58例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生活质量调查(I-QOL)并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能,采取I-QOL量表的方法,对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结果 I-QOL量表从心理障碍、行为的影响与社会障3大方面,9个问题,逐渐递增进行等级评分。观察干预后的效果,有统计学的差异。结论 对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生理、生活质量都有明显的改善。

  • 标签: 行为干预 尿失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开展临床治疗,以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为主要方案,分析病情的改善疗效。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6 月~ 20 20 年 5 月 收治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 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 分 组法,并对 68 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 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措施,分析患者的病情改善成果以及生活能力评分。 结果: 从 治疗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治疗 8 周后的 ADL 评分 为( 56.7±11.2 )分,对照组为( 48.5±10.0 )分,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治疗疗效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总疗效率为 94.1%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5.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而言,在老年痴呆症行为病理评分 BEHAVE-AD 上,则以治疗后 8 周对照组( 7.1±2.9 )分,观察组( 6.7±3.3 )分,组间对比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最后,则是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其中,观察组为 11.8% ( 4/34 ),对照组则为 14.7% ( 5/3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为主要治疗措施,对于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治疗效果鲜明,并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可推广价值。

  • 标签: 多奈哌齐 奥氮平 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疗 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配合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 2017.06至 2019.10时期内诊疗的肺炎化疗患者共 47例,划分为常规组( 23例)和干预组( 24例)。常规组为常规护理,干预组为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比较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心理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数据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针对肺癌化疗患者,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模式,既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还可增强其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常规护理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 肺癌化疗 心理状态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慢病管理对高血压病人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从我社区选出接受高血压治疗病人 98例,其中 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和门诊随访。组二 48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除了常规诊疗外采用慢病管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 P<0.05),观察组在血压控制情况上,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 p<0.05)在遵医行为情况上,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数量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病人施行慢病管理可以显著提升高血压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值得在社区大力推广。

  • 标签: 慢病管理 高血压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的影响,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一些对新冠病毒有预防作用的医药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国内的医药配送企业业务量大增,故而催动股价上涨。在疫情期间,中成药、疫苗、医疗器械、医药商业这些细分领域有望受到较高的市场关注度。本文通过分析疫情影响下国内知名医药行业 2020 年第一季度报表状况与股票波动的关联度、面对医药股迎来的新高潮投资者应该冷处理还是热处理、医药股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展开讨论。

  • 标签: 股票价格 医药市场 投资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