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快速血糖、常规生化的临床血糖检验结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期间使用快速血糖进行临床血糖检验的30例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选取2019年1月~12月期间使用常规生化进行临床血糖检验的30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组间对比血糖检测结果、结果得出时间。结果:比较两组的餐后2小时血糖值与空腹血糖值检测结果,研究组稍低于对照组但并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结果得出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糖检验上,快速血糖检验血糖、常规生化的检测结果差异不大,考虑到快速血糖简单易用、便携性强、得出结果更快,临床更推荐使用快速血糖

  • 标签: 临床血糖检验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应用效果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诊血糖的检验中采用快速血糖和常规生化的不同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 期间来我院进行血糖检测的 100 例患者,运用快速血糖和常规生化分别进行检测,并针对两组的血糖指标及检测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两组的血糖指标的检测结果并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 快速血糖组的检测时间远低于常规生化组(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两组检测设备均能准确的实现血糖测量的有效目的,快速血糖相比常规生化拥有更为明显的测量优势,值得临床积极采纳。

  • 标签: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急诊检验 血糖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动态血糖管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血糖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 146 例,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 73 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血糖监测。给予观察组动态血糖控制模式下进行血糖管理。比较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两组患者异常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糖最高值和血糖恢复时间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异常血糖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动态血糖管理模式可以针对不同患者进行方案的调整,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缩小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动态血糖管理模式 危重症患者 血糖水品 低血糖 高血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高血糖以加速康复外科( ERAS)理念实施干预对其血糖控制的相关性影响。方法:以 2017.05~2020.02为研究时间段,以此时间段本院收诊患者为探究对象( n=68),均被确诊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高血糖,按分别抽样法分组,即参照组( n=34)和实验组( n=34),参照组基于传统理念下实施护理,实验组基于 ERAS理念下展开干预,比对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血糖波动幅度相比于参照组明显降低 P< 0.05;实验组住院天数、下床时间较参照组显著缩短 P< 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高血糖以 ERAS理念实施干预可进行血糖波动幅度的显著降低,减少住院天数,临床运用价值高。

  • 标签: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血糖 ERAS理念 住院天数 血糖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重点探究和分析老年患者的血脂血糖检测结果,了解患者的具体健康水平,并做出相对应的防治。方法:着重选取我们医院在 2015年 1月到 2020年 1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老年血脂血糖比较高的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包括 500例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体检报告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分析,整理出其中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的具体检测结果,然后对其进行着重分析和探究。结果: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能够十分明显的看出,老年人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等指标的异常比例是特别高的,在 500例患者中有 450例都有某种程度上的血脂,血糖高的情况,占总比例的 90%,其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其他疾病,整体健康水平让人堪忧。其中, 76-90岁年龄阶段的各项血脂血糖异常检出率要比 60-75岁年龄阶段有更为明显的提升, P<0.05。结论:从临床调研和实践情况来看,老年人因为身体功能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很容易出现血脂、血糖等的异常情况,针对于这样的情况,要高度关注,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与此同时,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老年病的发生几率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对此要加强防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争取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 ] 老年人 血糖 血脂 检测结果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研讨 血糖控制 在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方法: 随机性抽取我院 2019 年 9 月 -2020 年 5 月收治的 64 例 ICU 患者作为研究主体,结合入院时间将其分为 30 例对照组与 34 例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血糖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的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结果: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前,两组患者的 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等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的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研究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血糖控制能够显著提升 ICU 患者的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等等,有效减少了各组织器官的损伤,且降低了患者机体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血糖控制 临床护理 实际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期间内所收治的50例ICU重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血糖控制护理干预,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慢性健康评分(APACHE)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APACH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ICU重症护理中,血糖控制护理干预具有更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减低患者的APACHE评分水平以及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使用。

  • 标签: 血糖控制 ICU重症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低血糖监测与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妊娠期糖尿病 (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 300例入组研究,于新生儿出生后 30min内开展血糖监测,以动态随机分组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新生儿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新生儿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评估两组新生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护理前, 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长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新生儿作血糖监测,及时开展早期护理,可改善新生儿的血糖水平,提升新生儿家长对低血糖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与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 低血糖监测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法,探究治疗效果及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指标。方法:以 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项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饮食指导)和观察组(低蛋白饮食)。就治疗效果及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指标、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经过指导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提升,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指标、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明显下降,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法,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得以改善,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低蛋白饮食 治疗效果 空腹血糖 餐后 2h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察护理干预对 GDM病人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2016 年 1月 ~2018 年 1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GDM患者 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 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对两组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经干预后,对比两组餐后

  • 标签: 血糖 GDM 妊娠结局 护理干预
  • 简介:【 摘要 】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索对于 婴儿痉挛症并发低血糖危象患儿, 实施 急救与护理 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婴儿 首先采取 预检分诊再评估、抽搐发作急救护理、病情观察和低血糖危象的处理 工作。结论: 患儿经过急诊早期干预与急救护理 之后 ,病情 逐渐 平稳予留院观察, 2d后康复出院。

  • 标签: 婴儿痉挛症 低血糖危象 急救 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分析。 方法: 随机抽取 90 例糖尿病患者,时间范围在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45 例。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无意义( P > 0.05 );干预后观察组血糖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显著,可降低血糖各项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护理 糖尿病 血糖控制
  • 简介:  摘要:监护的广泛应用,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治愈率,是目前临床观察病情变化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医院一般都会有多个厂家生产的多种型号的监护,由于对仪器的不太了解,在操作使用中常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本文就监护出现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给予各大医院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监护故障;黑屏;电极脱落   电监护作为一种精密电子设备,自身的故障率并不高,常见的监护故障多为非机械性的( 即因操作不当、设置不当或患者方面等因素引起的) ,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调节恢复正常的。护理管理人员应有计划、系统地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 自身的业务水平,以提高排除故障的能力、减少故障的发生率。    1多参数监护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现将本人在深圳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售后部工作中遇到的常见故障、检查与排除方法结合相关资料总结如下。    1.1故障一 故障现象:接上导联线而无心电波形,屏幕显示 "电极脱落 "或无提示。故障分析与排除:先观察屏幕上是否有心电基线走动,如果没有,则故障可能出现在主板上,尝试关机再开机后仍有此问题,需与供应商联系;如果有心电基线,但是基线静止不动,则检查仪器是否处于冻结状态。检查导联模式,如果是五导联模式,但是只用了三导联的接法,部分导联肯定无波形。在确认心电极片贴放位置,心电极片质量无问题的前提下,将此心电电缆线与其它机器上的互换,以确认是否心电电缆故障,是否电缆老化、插针断。若无备用设备,检查所有心电导联是否导通,用万用表测量,若电阻为无穷大表明导联线断路,则应更换导联线;若排除心电电缆故障,可能原因为参数插座板上的 "ECG信号线 "接触不好,或心电板、心电板与主板连接线、主板故障。    1.2故障二 故障现象:无创血压测量故障。故障分析与排除:无创血压测量不出血压,要是在测量时,袖带不充气,而屏幕显示在测量中,则故障可能是气泵漏气或者电磁阀问题。此情况外,检查测量模式是否正确,在儿童模式下测量成人血压是测量不出来的。在确认血压探头与仪器连接完好后进入血压设置菜单,进行漏气检测,往往都是袖带损坏或者胶管老化引起的无法测量,若更换新的袖带仍然无法排除故障,则要考虑是机器内部血压模块的问题,对于该种情况,最有可能出现故障的是血压模块。    1.3故障三 故障现象:血氧测量故障。故障分析与排除:在无血氧数据及波形时,查看屏幕血氧波形上方是否显示探头脱落,查看探头是否接好。在探头显示脱落的情况下,检查血氧探头的情况:外观是否有破损;血氧探头正常情况下,在指头没有插入之前发光二极管是间歇性亮的,指头进去之后则是长亮,发现有问题则更换探头,故障要是仍存在,则可能是接口传输方面或血氧模块故障。有血氧数据和波形,却无心率数值显示,进入 ECG设置菜单,检查心率来源选项,选择正确的来源方式即可。    1.4故障四 故障现象:打印故障。故障分析与排除:在做母婴检测的时候,打印记录时,发现波形偏移(超出表格位置),检查仪器打印设置,纸张记录大小要与当前用的相匹配。能正常出纸,却打印不了测量信息,说明打印机或者是打印转接模块出现了故障,续个更换后便能解决故障。    1.5故障五 故障现象:开机有显示,但出现白屏、花屏。检查方法:白屏、花屏,说明显示屏有逆变器供电,但是无主控制板的显示信号输入。可通过按血压测量键,打气要是正常,说明仪器能进入系统工作状态,可能是屏坏或者屏到主板接线插头接触不良;若按血压测量键时,要是不能打气,可能是主控板故障。排除方法:更换显示器,或检查主控板接线插头是否接触良好。无法正常打气时,需更换主控板。    1.6故障六 故障现象:开机无显示,出现黑屏现象。检查方法:黑屏,说明显示屏没有逆变器供电。首先通过查看交流指示灯是否亮,判别电源是否正常工作,能正常工作时,按开机键一段时间后,通过按血压测量键,判别仪器是否能正常开机工作。能开机工作,则需检查逆变器、显示屏和液晶屏接线。交流电源指示灯不亮时,用万用表检查保险丝是否烧毁,电阻无穷大时,说明烧毁;检查 15V开关电源输出是否正常。    2多参数监护的保养   多参数监护应放置在固定位置,通风。血氧探头和胎心探头应轻放,避免激烈撞击,保持传感器清洁。对于要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监护,在不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时,可以通过调整系统配置来关闭此功能,如果此机器有此项设置可拔掉传感器与主机连接的接口,从而延长此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触摸屏不准时,应及时校准。减少使用故障,杜绝隐患,提高多参数监护在使用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3讨论   监护的广泛应用,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治愈率,是目前临床观察病情变化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使用中必须注意监护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熟悉监护仪器的机制和正确使用的方法,不能盲目进行操作,将病情观察与监测相结合, 这样才能确保使用的安全,防范因使用不当所致的各种问题 。   参考文献:    [1]庄宁 .医疗器械毕业论文便携式监护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6.    [2]岳彩功 .迈瑞 PM-9000心电监护常见故障与维修 [J].中国医疗设备, 2010.7.    [3]秦德昌,王建国,钟瑞芬 .监护心电监测模式的安全应用 [J].中国医疗设备, 2017.8.    [4] 郑峰 .1445型监护维修 2例 [J]. 医疗设备信息, 2018( 09) .    [5] 李继 .医院监护的维护与保养 [J]. 医疗设备信息, 2017( 11) .    [6] 王晓玲 .美国太空 90369型监护的维护及故障维修 [J]. 医疗装备, 2019( 08)    [7] 郑峰 .将军 300B监护检修两例 [J]. 医疗装备, 2017( 08)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中频治疗治疗多种急慢性疼痛症的疗效。方法:将 2019 年 3 月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 400 例急慢性疼痛症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将 400 例患者分为中频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于中频治疗组应用中频治疗治疗,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推拿、按摩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中频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94.59% ,高于对照组的 78.38% ,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急慢性疼痛症患者,中频治疗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疗效,可以缓解患者疼痛,减轻其痛楚,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中频治疗操作方式简单,疗效明显,这一治疗措施值得在急慢性疼痛症患者中应用。

  • 标签: 中频治疗仪 急慢性疼痛症 治疗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液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度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将其血液样本收集后借助于血液分析进行检验,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在100例血液样本中99例都已被确诊,确诊率为99.00%,剩余1例患者检验结果不明显,分析出现检验结果误差的原因,主要为仪器受到工作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干扰。结论:在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液分析具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检验准确性,但是对工作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其诊断价值能够为医生疾病诊断、治疗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 标签: 血液分析仪 临床检验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