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药物流产的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共收治58例20岁—40岁早孕流产妇女,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9例服用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加服桂枝茯苓丸,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50ml—80ml,无术后清宫,出血时间3天,对照组出血量80ml—120ml,其中15例服用药物流产并做过清宫术,出血时间20-30天。结论运用桂枝茯苓丸配合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出血少,出血时间短,不做清宫术,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清宫痛苦,同时不影响日常工作,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 标签: 宫内孕40&mdash 60天 中西药物流产免除清宫术 出血时间短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和探讨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中出现药物热36例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热多出现于用药后2个月以内。结论在结核病人的化疗过程中尤其是用药后2个月内出现发热的患者,特别注意和应考虑到药物热的可能,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药物热
  • 简介:摘要目的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危害非常大,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最大限度地增强化疗防护,加强化疗药物管理,减少化疗药物对医护人员的损害。在肿瘤化疗防护中起着重要作用。提示肿瘤医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非常必要。

  • 标签: 药物配置中心 化疗药物 管理
  • 简介:药物过敏也叫药物变态反应,是因用药引起的过敏反应,是一类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免疫反应的异常,无论是过强或过弱,对身体都是不利的,会引起一系列的病变。由药物引起的这种情况就是药物过敏,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

  • 标签: 药物过敏 药物变态反应 免疫反应 过敏反应 皮肤潮红 呼吸困难
  • 简介:康医生:我妻患慢性胆囊炎后,经常都在吃清热药,吃得脸都青黄了。我说,这样吃下去不行。她说,“热重”就要清热。请问,我们体内究竟有多少“热”?

  • 标签: 清热药 药物 服用 慢性胆囊炎 “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药物治疗。结论药物治疗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①无手术创伤;②治疗途径简便易行;③保留卵巢与输卵管,减少瘢痕形成,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生育功能。尤其适合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可适用于输卵管妊娠、宫角妊娠、宫颈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等,目前常用药物主要有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前列腺素、氯化钾、高渗葡萄糖、天花粉。其中,甲氨蝶呤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

  • 标签: 异位妊娠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从药物合理应用的角度,对糖尿病患者用药的合理化指导提供实用资料。方法通过收集文献资料。结果从糖尿病的分型及药物使用范围提供合理的配伍。结论通过合理使用糖尿病治疗药物,减慢该病的发展进程,避免不合理用药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水平 不良反应 禁用
  • 简介:摘要生物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主导地位的高新技术,生物技术药物基本都是多肽蛋白类药物,对肿瘤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疾病有着特殊的疗效。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蛋白药物的制备必将发展成为21世纪我国最具吸引力的新技术产业之一。本文从蛋白类药物的认识,蛋白类药物开发的技术研究,蛋白和多肽类药物给药方法,以及对蛋白类药物的研究前景等方面,对蛋白类药物的开发有了综合性的认识。

  • 标签: 蛋白类药物 蛋白质 多肽 开发 生物技术
  • 简介:摘要过敏简单地说就是人体对某种物质产生的反应。目的讨论治疗过敏的药物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先找到过敏原,再注射小剂量过敏原,然后在半年时间内逐渐将注射量加大,当注射量加大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再接触这种过敏物质时就不会出现过敏反应,也就不会发病了。

  • 标签: 治疗 过敏 药物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医院的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用药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抗菌药物的专项整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较前下降。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使用强度 合理用药
  • 简介:本文阐述了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进展。重点介绍了脑梗死的治疗关键是尽早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超早期溶栓治疗,即发病6h内的"治疗窗",目前国内常用的溶栓药物为尿激酶;早期的治疗包括降纤(代表药物为东菱克栓酶),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奥扎格雷钠疗效优且安全可靠,纤溶酶是新一代溶栓抗凝药物;进展型脑卒中的治疗以抗凝、抑制血栓形成的治疗尤为重要,临床常用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本文还就各种代表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药物治疗 缺血半暗带 治疗窗
  • 简介:目的针对旱蚂蟥的危害研制一种有效、安全、使用简便的驱避药物。方法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旱蚂蟥的习性进行药效试验方法、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控制等研究。结果以植物源杀虫剂为有效成分,通过助剂选择制成0.5%微乳剂,10倍稀释液对蚂蟥具有驱避、触杀效果,强迫接触出现中毒症状时间为15.8s,一次喷洒药物持效大于6h。制剂对大白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10000mg/kg,对兔皮肤无刺激性,属微毒,质量稳定、使用简便。结论该剂是一种有效、安全、使用简便的旱蚂蟥驱杀药物

  • 标签: 旱蚂蟥驱避剂 植物源杀虫剂 研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阐述了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进展。重点介绍了脑梗死的治疗关键是尽早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超早期溶栓治疗,即发病6h内的"治疗窗",目前国内常用的溶栓药物为尿激酶;早期的治疗包括降纤(代表药物为东菱克栓酶),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奥扎格雷钠疗效优且安全可靠,纤溶酶是新一代溶栓抗凝药物;进展型脑卒中的治疗以抗凝、抑制血栓形成的治疗尤为重要,临床常用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本文还就各种代表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药物治疗 缺血半暗带 治疗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