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发表在美国《科学一转化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称,西蓝花中所含的一种植物活性物质萝卜硫素有助于降血糖。瑞典哥德堡大学和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数千种植物,分别进行小鼠试验后发现,西蓝等蔬菜中所含的萝卜硫素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 标签: 降血糖作用 萝卜硫素 转化医学 活性物质 研究人员 试验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方法及开展效果。方法在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建立健康教育模式小组,对急诊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共组,并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的11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后,两组中分别纳入55例患者。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不进行健康教育。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治疗依从率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比较得出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诊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开展效果较好,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和自我护理能力,快速稳定患者的病情,病情有益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较高。

  • 标签: 急诊护理特色 健康教育模式 方法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的效果。方法以我院16名急诊科室护士作为分析对象,于2016年6月起实施柔性管理,比较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急诊护理情况。结果实施柔性管理后,护士在沟通能力,工作效率,团队合作,人际关系方面均高于实施前,护患纠纷发生率6.3%低于实施前37.5%,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87.5%高于实施前43.8%,与实施前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能够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急诊护士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柔性管理理论 急诊护理管理 优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中采取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脑卒中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康复护理。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优劣。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应用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

  • 标签: 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神经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患者入院的顺序进行分组处理,单号为观察组(n=50),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双号为对照组(n=50),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措施。分别观察两组中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评分均要更高,并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稳定病情,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进行推广的可行性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脑卒中并且出现神经源性失禁的病人78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在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康复护理的实验组。对两组中的日间排尿频次以及单次的最大排尿量等实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日间排尿频次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单次的最大排尿量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尿失禁的病人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病人的排尿功能,减少日间排尿频次,增加单次的最大排尿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神经源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今到我院急诊就诊的24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1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4.2%,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效的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减少了医护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分诊 安全管理模式 急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分析。方法本次资料选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120例,并随机平分为两组分析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分析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分析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米非司酮应用在妇产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产科疾病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教育干预对预防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社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接收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分别接受院内常规健康教育与个体化护理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糖尿病足发生率。结果教育后,观察组对DM足认知以及日常足部护理认知水平远高于教育前及同期对照组,且观察组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教育干预在糖尿病足预防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对足部护理的重视,对避免或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护理教育干预 糖尿病足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护理干预分析主要是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选取了144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对比。将1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通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使高血压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值得在社区护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隐性骨折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X线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膝关节隐性骨折临床检出情况。结果X线阳性检出率、敏感度、准确性各项数值明显低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给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敏感度及特异性明显高于X线检查。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隐性骨折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