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外伤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骨科外伤病人进行分组,观察组50人,对照组50人。对观察组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工作,对照组则不进行此项工作。对观察组随时记录、分析其发生的心理反应,并做好工作调整。结果观察组中有48人情绪稳定,只有2例存在情绪激动的现象,心理护理效率为96%;对照组有20例情绪正常,30例尚存在情绪激动的现象,心理恢复效率为40%。讨论许多骨科外伤病人都因为突如其来的伤害,在生理、心理上产生了剧痛,给自己的顺利恢复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但是经过正确的心理护理工作的实施,医护人员通过适时调整病人的情绪,会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性格变得开朗,进而提高病人对手术的依从性。

  • 标签: 骨科外伤病人 心理护理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重型胸外伤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5例重型胸外伤患者,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救治成功率,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救治后22例患者伤情好转,2例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患者死亡,救治成功率为88.00%。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胸外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重型胸外伤 优质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病患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2013年7月所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病患,通过病患临床资料的分析,将120例颅脑外伤病患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对照组则基于常规护理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病患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预后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病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要低,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低,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对于颅脑外伤病患基于常规治疗与护理上再予以护理干预,不仅可使病患神经功能的缺损得到有效地改善,同时还可进一步使病患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降低,加快病患康复速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病患 护理干预 神经功能 并发症 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海蜇是一种有毒的海洋生物,海蜇的触手上有大量刺胞,刺胞内含有毒液。当人体接触海蜇触手时,刺胞可刺入皮肤,引起刺胞皮炎,若全身多处被蜇伤或被大型水母及毒性强的海蜇蜇伤,会即刻出现针刺样疼痛或尊麻疹样疼痛,甚至剧烈的烧灼痛、跳痛和击痛。轻者主要引起局部“小刺毛皮炎”,红肿起泡,点状淤血,烧灼样痛;重者可有头痛、恶心、痉挛、喘咳、发热、出冷汗等全身过敏反应,少数出现胸闷症状,甚至很快出现浑身乏力、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肺水肿、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意识障碍或心力衰竭。

  • 标签: 海蜇蜇伤 刺胞 白矾 5%碳酸氢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强直性脊柱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接收的强直性脊柱脊柱骨折42例患者,对其临床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脊柱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均有所缓解,手术成功率为100%,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对强直性脊柱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改善临床症状、加快骨折愈合具有极大的应用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骨折 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33例患者顺利康复,无严重并发症,3例患者因合并其它脏器损伤,于手术后转入其他科室继续治疗。结论全面的医护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是患者安全、康复的保证,专业的护理能解救患者于危难,值得研究与推广。

  • 标签: 脊柱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我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的150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对于术后发生谵妄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采用静脉注射氟哌利多5mg,观察组采用非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在临床表现的不同点。结果在通过治疗观察之后,在手术之后的3天进行观察,有12例发生谵妄,谵妄的发生率为8%。筛选出术后发生谵妄的可能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有年龄、术前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术后疼痛等因素,在发生谵妄的患者中,6例治疗组的治疗时间明显要短于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观察中,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术前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术后疼痛由主要的影响效果,要注意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及时治疗,在手术之中可以采用激素,其中,氟哌利多治疗术后谵妄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脊柱外科患者 术后谵妄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脊柱外伤合并截瘫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循证医学、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结合的综合护理方法。结果50例患者便秘2例,无褥疮、感染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病率4%,患者满意度98%。结论综合护理对脊柱外伤合并截瘫患者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并降低护理过程中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脊柱外伤 截瘫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结合损伤式外固定支架在重症创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重症创伤并骨折患者共计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科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理则采用骨科损伤控制(damagecontrolorthopedics,DCO)理念指导治疗,使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技术进行,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结果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骨科治疗的对照组。结论针对骨科重症创伤并骨折患者的紧急处理,采用骨科损伤控制结合外固定支架技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使患者得到有效的前期救治,为后续手术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骨科损伤控制 外固定支架 重症创伤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脊柱返修手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脊柱返修手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24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其临床治疗措施和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患者拔管时间范围为5-14天,均顺利治愈出院,无患者出现感染、脑脊髓膜炎以及其它并发症状;所有伤口均为一期愈合。结论脊柱返修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属于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状,需要立即进行对症治疗,可收到良好的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效果。

  • 标签: 脊柱返修手术 脑脊液漏 治疗措施
  • 简介: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并侵犯四肢关节和其他脏器的全身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在我同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为0.3%~0.5%。发病年龄自10岁至40岁最多,20岁至30岁为高峰年龄。45~50岁以后发病者称为晚起病强直性脊柱炎,症状常常不典型。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发病年龄 全身性疾病 脊柱关节 骶髂关节 四肢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了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我院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共23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基本资料,临床治疗期间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病情检测、体位护理和心理护理)来提高患者舒适度,并观察其对患者预后影响。结果23例患者在给予舒适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达95.7%(22/23),预后情况观察显示无术后感染、压疮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脑脊液漏愈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脊柱手术 脑脊液漏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脊柱外伤的平片、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脊柱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X线、CT和MRI三种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测。结果70例患者的634个受检椎体中,三种方法检测出压缩椎体数目均相同,都为66个,其中有54例压缩为前缘变窄的楔形改变,6例椎体压缩为椎体后缘变扁。54个骨折椎体的骨折线在三种方法中均清晰显现。45例有椎体压缩骨折的脊椎在三种检测方法中均有脊柱曲度改变,其中26例为椎体滑脱导致,19例为椎体压缩变形导致,脊柱曲度改变程度因人而异。CT和MRI对脊髓损伤和神经根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脊椎损伤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实践应该综合考虑,达到检测效果和费用的最优组合。

  • 标签: 脊柱外伤 平片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对被动物咬伤后到龙陵县疾控中心门诊主动就诊的1370例动物咬伤病例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为加强本县狂犬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疾控中心门诊治疗的1370例动物咬伤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动物咬伤病例当中,男性病例人数明显多于女性,且主要集中于6岁-40岁之间的青壮年群体中,学生为主要受伤对象,以四肢为主要咬伤部位,多发生于7月-9月,而86.8%的咬伤病例24h之内能接受狂犬疫苗治疗。结论针对动物咬伤事件,应加强学生群体的健康宣教,最大限度预防出现动物咬伤事件。而针对已经被咬伤病例,需对其伤口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尽快接种疫苗。

  • 标签: 疾控中心门诊 动物咬伤病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夜间吸痰护理记录单,规范薄弱时间段的护理行为,避免护理缺失,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将400例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实验组采用夜间吸痰记录单进行床边吸痰,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满意度和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满意度达99%,护理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夜间床边吸痰记录单后,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护理缺失,保证了护理质量和安全。

  • 标签: 夜间吸痰护理记录单 护理缺失 护理安全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