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约束护理告知书在脑外科约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166例采用约束护理告知书签字的病例,总结护理体会,并与未采用告知书的96例病例对照分析。结果采用约束护理告知书后病人发生意外情况率为5.72%与对照组(15.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约束护理告知书后满意度得分89.53±6.81分与对照组(77.80±4.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约束护理告知书在脑外科约束护理中的应用,显著降低了病人发生意外情况的概率,并提高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约束护理告知书 脑外科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身体约束护理流程在颅脑损伤患者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创伤急救中心收治并予保护性约束的颅脑损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常规保护性约束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身体约束护理流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身体约束期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及身体损伤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约束期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身体约束护理流程 颅脑损伤 保护性约束 非计划拔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过程中非医嘱性解除约束的原因和影响,为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对我科室住院的168例约束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中的37例(约束工具皆为一般性条索状宽布条)非医嘱性解除约束患者进行分析调查研究。结果非医嘱解除患者约束发生率为22.02%,带来的明显的不良后果主要是患者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不合作。结论住院精神科患者非医嘱解除约束比例较高,带来的消极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非医嘱解除约束发生率,保证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正常进行。

  • 标签: 保护性约束 非医嘱性解除约束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约束带在临床的应用中为保护病患身体安全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束缚带对手术患者的影响。结果在临床中,手术患者利用束缚带配合医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效果。在临床应用中,自制的手术带对皮肤造成的损伤及肢体脱落的情况少于手术床配套约束带的使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往手术中,还没有出现手术的患者因为不正确使用约束带而导致伤害发生的情况。结论自制约束带材料的选用较容易,在制作时不繁琐,经济适用,它经济,易于操作,安全,便于临床人员掌握。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约束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使用约束带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护理。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神内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9例需保护性约束的患者使用约束带给予保护。结果89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未发生意外拔管、自伤和皮肤异常、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结论实施肢体保护性约束可降低医疗过程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安全。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约束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ICU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中常见的问题。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ICU患者保护性约束常见的问题。结果ICU患者保护性常见问题有患者知情同意、心理问题及护理人员操作方式等。结论发现、思考、解决对ICU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存在的问题对保证患者安全有很大意义。

  • 标签: 保护性约束 ICU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重症监护室病人多为高热、谵妄、躁动、全身麻醉等危重病人。常因意识不清而发生撞伤、抓伤或拔除各种导管,既影响病人的安全,又影响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此类病人我们以往采用传统的纯棉布制作的约束带,但往往约束效果不好,且易引起约束部位的皮肤损伤和影响患者肢体循环.为此,我科引用了新式约束带(海棉约束带及约束手套)并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应用于临床,使用效果理想,大大降低了意外拨管的风险及皮肤损伤的风险。

  • 标签: 新式约束带 意外拨管 皮肤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对出版业的宏观调控的手段、类型、方向作了适当的分析研究,同时提出了出版业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自我约束,还需要法制化的市场秩序。

  • 标签: 出版业 宏观调控 自我约束 市场秩序 法制化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为了防止病人因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病人安全,特别是神经内科病人常有躁动、谵妄等精神症状,临床上常采用普通布制约束带通过束手、束脚、束胸、束肩达到制动的目的。控制病人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如自杀,自伤,极度兴奋冲动,有明显攻击行为),避免病人伤害他人或自伤。防止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因虚弱、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患者安全。约束性措施既是一种强制性的护理方法,也是一种保护性的护理行为,但在约束保护过程中,易对患者造成伤害,引发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举证责任倒置”也使临床工作者们如履薄冰。如何对重症患者进行有效的保护性约束不仅仅是重症安全护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基础护理的难题之一。确保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探讨危重症患者使用约束带过程中的护理和注意事项。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对收治13例烦躁病人采用保护性约束的方法进行约束,结果13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未发生坠床、意外拔管、自伤和皮肤异常、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 标签: 神经内科 危重症患者 意识障碍 约束带使用 护理安全 知情同意
  • 简介:摘要目前精神科患者在住院时约束率占29.31%,约束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可带来不同程度的身心及社会影响。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法律方面的争论,从优质护理服务来看,对约束措施的不同态度,激发着精神科医护人员不得不采取减少约束使用率,以增加患者的满意率。

  • 标签: 精神科患者 约束使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约束保护使用特征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78例,对所有患者实施身体约束使用,分析患者的约束保护特征盒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使用约束保护16例,占总人数的20.51%;其中首次住院实施约束保护患者12例,占约束人数的75%;入院当天实施约束保护患者6例,占约束人数的27.5%;入院7d前实施约束保护患者13例,占约束人数的81.25%;入院7d后实施约束保护患者3例,占约束人数的18.75%。持续约束时间平均为5.08h,其中日间平均约束时间为2.68h,夜间平均约束时间为10.52h。结论精神科患者约束保护的使用率还有很大的下调空间,重点是要降低使用预防性约束保护,护理人员要认清约束保护特征,提高约束保护技能,保证患者约束保护的舒适度。

  • 标签: 精神科 约束保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约束带的主要作用是,患者在护理过程可能会出现某些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用约束带来防止发生。约束带作为ICU患者在护理研究中处理的常规形式,在使用约束带进行有效的处理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并将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将医疗纠纷问题降到最小化,并将会出现的事故得到及时处理。在对ICU患者在使用约束带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充分解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ICU患者 约束带 存在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直形手套式腕部约束带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2008年7月-2010年7月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内外科、ICU需使用约束措施的患者276例,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38例。将患者手部放于直形手套式腕部约束带内后,根据手腕粗细调整尼龙粘扣并将布绳在腕部打一活结后系与同侧床栏。固定长度以患者手部不能抓到身上管道为宜。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而言,有效、安全、舒适均大幅度提高。可见直形手套式腕部约束带的设计、制作、使用均极具人性化,安全有效,舒适方便,减少了护理人员、照护者的看护难度和因拉扯管道带来不必要的损伤,结论直形手套式腕部约束带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易清洗、消毒,可反复使用,节约医疗成本,经济实用。

  • 标签: 直形手套式 腕部约束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约束法在ICU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82例ICU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约束带固定法;观察组采用约束带固定外,被约束双上肢肢体下垫枕头。结果观察组病人自行拔管发生率及约束带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被约束双上肢肢体下垫枕头方法明显优于单纯约束带固定法,降低病人的拔管率,减轻约束带相关并发症[1]。

  • 标签: 约束法 ICU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