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站制备的不同规格的红细胞悬液及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容量的统计分析,明确制备的红细胞成分的实际容量,满足现行标准要求,同时为本市临床输血患者的液体出入量计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站2012年10月-2013年6月间制备的1单位、1.5单位、2单位的红细胞悬液和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容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ml、300ml、400ml全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容量范围分别为320.2±31.0ml,230±21.5ml,151±14.9ml,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范围分别为282.8±20.5ml,205.3±17.2ml和130.2±11.5ml,各值均与理论容量的上限接近,综合分析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确定各容量标示量分别为310ml、230ml、150ml及280ml、210ml、130ml,血液容量在标示量的±10%内为该质控项目在控。

  • 标签: 悬浮红细胞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容量 标示量 质量要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糖尿病病因的关系。方法采用酵母菌花环法对53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进行测定。结果糖尿病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及循环免疫复合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的病因与代偿性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减退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标准。方法先通过计算拟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理论值范围;再抽取一定数量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进行称重,通过公式计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实际值范围;最后对理论值范围与实际值范围综合分析,最终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容量标准。结果本站手工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标准,来源于400ml全血350ml±40ml;来源于200ml全血170ml±20ml。结论不同地区的血站可根据本地健康人群血细胞比容的参考范围、所用的采血袋、离心条件和分离血浆的方法等因素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标准。

  • 标签: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容量 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分析仪法对尿液红细胞(RBC)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入我院进行尿液检查的162例患者,每例患者取30ml尿液,平均分成3份,每份10ml,分别利用自动分析仪法、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法进行检测,对红细胞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动分析仪法红细胞检出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法,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自动分析仪法对红细胞的检测结果优于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法,检测结果更加直观、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尿液 红细胞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涂片细胞形态与红细胞参数在临床初诊MA与MD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0例大细胞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结果和显微镜下血涂片细胞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A患者MCV.MCH值高于MDS患者RDW值低于MDS患者,MA患者红细胞异形率明显低于MDS患者。结论外周血细胞形态结合红细胞参数可以初步区分MA和MDS。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沉渣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及分析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对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3794例随机非离心尿标本同时检测和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阳性1085例,阳性率为28.6%;白细胞阳性1462例,阳性率为38.5%;管型阳性719例,阳性率为19.0%;镜检法红细胞阳性872例,阳性率为23.0%;白细胞阳性1333例,阳性率为35.1%;管型阳性695例,阳性率为18.3%,两种方法检测中红细胞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0.3%,差异有显著性(P<0.01)白细胞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1.2%(P<0.05),管型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2.8%(P<0.01)。结论UF-100检测尿中有形成分虽敏感性高,适合大批标本的筛查,但特异性低于镜检法,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显微镜镜检法 尿有形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提示红细胞信息的临床意义。方法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京都4280干化学分析仪、离心沉渣镜检3种方法对1050例新鲜尿红细胞进行检测,统计红细胞参数并与临床比较。结果120例为肾小球肾炎患者,625例为非肾小球肾炎患者,305例为无症状血尿。结论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提供的红细胞信息准确可靠,对临床鉴定肾小球肾炎与非肾小球肾炎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其他疾病引起的早期血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红细胞信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传统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操作方法进行改进,简化实验流程。方法通过类传统实验方法,调查正常人群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医学决定水平。结果3.2g/L、4.8g/LNaCl溶液分别有占比14%、32.5%部分溶血现象。结论选择3.0g/L和5.0g/LNaCl溶液作为观察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和增加的观察点,可满足辅助临床诊断疾病的需要,又简化了检验流程。

  • 标签: 渗透脆性 传统法 简易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液分析仪检测隐血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红细胞结果的的符合情况。方法通过尿液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查检测1112份尿液,对两种方法测得尿液红细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12份尿液分析仪检测隐血阳性486份,经显微镜复查红细胞阳性289份,阴性197份;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阴性626份,显微镜复查红细胞阳性2份,阴性624份。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59.4%,阴性符合率99.6%。两者并不完全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结论临床上可能出现尿液分析仪测定结果与镜检结果不相符的情形,必须用显微镜和尿液分析仪联合进行检测,提高尿液红细胞检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诊断依据。若两种方法检验结果有明显矛盾或与最近一次检验结果有重大差异,应及时联系临床医师共同探讨,合理解释实验结果。

  • 标签: 尿液 尿液分析仪 干化学法 红细胞计数 显微镜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的肿瘤患者60例,对所选患者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分析患者的检测结果,从而对肿瘤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所选患者中男性肿瘤患者的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2.44%,而女性患者的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5.26%,即相对于男性肿瘤患者,女性肿瘤患者的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更高,p<0.05。结论为有效的保障需进行输血或换血的肿瘤患者的安全,应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测,且相较之男性患者,女性肿瘤患者的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更高,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 标签: 肿瘤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
  • 简介:摘要DC+CIK细胞免疫疗法就是在体外培养干细胞,诱导其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再用经抗原刺激的树突状细胞诱导CIK细胞产生特异性肿瘤杀伤作用。

  • 标签: 生物治疗 DC+CIK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孕期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红细胞参数变化特征。方法从2012年8-12月来我院产检并做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的孕12-16周孕妇中选取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78例分为静止型α-地贫基因携带组、轻型α-地贫基因携带组、β-地贫基因携带组及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为阴性对照组4组。统计3组的红细胞参数。结果3组的RBCMCH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α-地贫基因携带组及β-地贫基因携带组RBCMCVMCH与对照组有差异明显差异(P<0.05)。结论RBC>4.3×1012/L、MCH<27pg或RBC>4.3×1012/L、MCV<82fl、MCH<27pg串联,可用于孕期筛查轻型地贫基因携带者的指标。

  • 标签: 孕期 红细胞参数 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通过胸腔积液诊断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的特点。方法对一个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胸腔积液的病例进行常规细胞学涂片,沉渣包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胸腔积液涂片细胞丰富,见大量异型增生淋巴细胞。由单个散在或松散聚集的细胞组成。细胞大,单核、双核或多核,核浆比明显增高。核大,部分核异型,染色质深,颗粒状,免疫标记瘤细胞CD19,CD20,CD22,CD79,阳性。CD30弱阳性,IgM,ALK,CD10,CD5,P53阴性。结论通过胸腔积液诊断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少见,细胞学诊断难度高,对免疫组化依赖程度高。

  • 标签: 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 胸腔积液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ADVIA2120i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Ret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用ADVIA2120i血液分析仪对正常及患者血标本中Ret的精密度,稳定性,线性范围与显微镜计数法比较。结果ADVIA2120i血液分析仪检测Ret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均在允许范围内;稳定性在4℃48h内无显著变化;与显微镜计数结果相关性良好(r=0.99)。结论ADVIA2120i血液分析仪检测Ret简便快速,准确度好,精密度高,可替代人工显微镜计数。

  • 标签: Ret 血液分析仪 性能评价 显微镜计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用对尿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Uritest-500B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Sysmex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456份尿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并与作为金标准的人工镜检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单独检测,红细胞与人工镜检的符合率分别为80.92%、64.04%,白细胞与人工镜检的符合率分别为80.48%、67.11%。联合检测,红细胞及白细胞的符合率分别为85.96%和95.17%,符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用可明显提高检测的符合率,合并人工镜检将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