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遗传代谢病诊断和治疗中气相色谱-谱(GC-MS)联用技术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1000例疑似遗传代谢疾病患儿,对其尿液进行去蛋白等处理后,应用GC-MS开展样本有机检测,通过遗传代谢病软件分析获得数据,同时结合基因分析、串联谱氨基酸和酰基肉碱检测结果开展进一步诊断。结果119例患者确诊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主要为MMA(甲基丙二酸尿症)、PKU(苯丙酮尿症)等。94例继发性代谢障碍或感染,有多项或至少一项指标升高,但未发现显著先天性遗产代谢病指征,进一步开展生化、血液串联谱等检查,45例继发性肝损伤、26例乳酸尿症、38例二羧酸尿症、20例酮尿症、6例高香草扁桃酸。经特殊饮食和药物治疗后,患儿尿中特异性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或显著下降。结论在遗传性代谢病诊断中GC-MS是一种可靠方法,临床中可依据监测尿中特异性标志物水平变化确定治疗方案。

  • 标签: 遗传代谢病 气相色谱质谱 诊断 治疗
  • 作者: 杨海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湖北省建始县人民医院 湖北恩施 445300)  【摘 要】目的:分析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接收老年慢性疾病患者100例。根据双盲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连续护理模式。对比不同护理措施取得的效果。结果:统计两组患者出院后12月内疾病复发率与控制率,观察组患者各为12.0%、68.0%,显著高于对照组,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ADL评分、生命质量评分以及慢性病自我管理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提供连续护理模式,对患者疾病控制具有显著效果,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厄贝沙坦、叶酸药物联合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肾病的可行性与效果,为中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中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n=84),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试验组中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分别接受厄贝沙坦、厄贝沙坦联合叶酸治疗。比较2组中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压以及血浆BUN、Cr等指标水平改善情况。结果2组中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血压以及血浆等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厄贝沙坦治疗,厄贝沙坦联合叶酸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肾病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联合用药价值高。

  • 标签: 厄贝沙坦 叶酸 中老年高血压肾病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预防感染性腹泻患者水电解紊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 8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4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电解紊乱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电解紊乱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性腹泻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有效预防水电解紊乱,得到满意评价,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前瞻性护理干预 感染性腹泻 水电解质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利培酮在脑器性精神障碍患者中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器性精神障碍脑患者一般资料,根据本次实验要求抽取出其中72例患者纳入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利培酮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氮平进行治疗。采用脑器性精神障碍量表来判断治疗效果,同时记录所有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分别采取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3、5、7周的Y-BOCS评分对比,实验组明显更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共26例患者痊愈,痊愈率为72.22%,对照组共15例患者痊愈,痊愈率为46.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氮平联合利培酮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强迫症状,对于改善患者的器性精神障碍症状来说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具有积极的用药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奥氮平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利培酮 治疗方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糖电解注射液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定2018年9月到2019年3月本院收诊的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远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7例(葡萄糖注射液)与观察组47例(混合糖电解注射液),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CD4与CD8比值(1.53±0.31)、CD4(36.83±4.65)%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CD8(23.20±3.18)%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混合糖电解注射液方法可有效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免疫 非小细胞肺癌 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