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稳定型心绞痛(SA)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药物治疗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180例进行心绞痛治疗的患者,根据表现类型不同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结果稳定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71.11%、67.78%和73.33%,不稳定组分别为87.78%、85.56%和90.00%。不稳定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高于稳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胶囊更适合于UA,可以有效降血脂,改善心电图,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中医证候积分,值得在UA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治疗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64例,均采取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精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在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手术治疗 精心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监护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对临床效果评价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过以上综合护理,临床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综合、优质护理,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接受舒利迭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4年3月至10月我院的146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73例,两组均使用了解痉挛、平喘等治疗措施,治疗组还增加了舒利迭吸入粉剂治疗,两组治疗10周,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恢复情况,对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4.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6.7%,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FEV1平均3.19L,FEV1/FVC为67.32%,观察组分别为4.02L、83.62%;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明显,肺功能好转,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接受舒利迭治疗的效果突出,临床中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舒利迭 慢阻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优质护理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也较高,试二者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心绞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使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137例不稳型骨盆骨折患者来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9例使用一般护理,观察组68例使用舒适护理,对两组的护理后并发症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有8例并发症病例,发生率是11.76%。对照组有37例并发症病例,发生率是53.62%,观察组的并发症几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7.0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79.71%。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4.97,P<0.05)。结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接受舒适护理能够降低其并发症几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舒适护理比较全面,能够对患者的满意度起到提升效果,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舒适护理 骨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胸痹)患者在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结果90例患者中显效73例(81.11%),改善14例(15.56%),无效3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以心电图的改善条件作为疗效的判定标准,结果为显效28例,有效4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0.00%。结论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应用安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单硝酸异山梨酯针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近年来,有较多的研究显示中医药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有着较好的治疗作用。本文通过对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对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药治疗 稳定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Orem自理模式在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实验组(37例),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开展Orem自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情况均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m自理模式在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能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Orem自理模式 稳定期 COPD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接受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提升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方法根据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6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69例患者接受骨盆骨折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有4例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几率是11.76%。对照组有18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几率是53.62%,观察组的并发症几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97.06%,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79.71%。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4.97,P<0.05)。结论临床中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具有比较好的效果,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提升患者的临床满意度。

  • 标签: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舒适护理 骨科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2月82例收治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施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脂水平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一定临床效果,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药穴位贴敷 常规疗法
  • 简介:目的:探究和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选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稳定型冠心病的效果更佳。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不稳定心绞痛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个体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2.03±1.08次)和住院时间(15.41±4.03d)显著低于对照组(3.26±1.43次、20.58±3.68d),组间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SF-36评分(86.24±12.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5.17±11.69分),组间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心绞痛控制效果,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不稳定性心绞痛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15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的82.5%(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教学体会,为临床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实习生1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学法进行见习教学,观察组采用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观察两组实习生的的教学效果和病例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后,两组实习生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考试平均分为(93.23±2.64)分,对照组平均分为(82.47±2.28)分。实习过程中对教学病例患者用药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18%,对照组只有8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教学,并给予实习生用药指导,不仅可以增强实习生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理论知识和常用药物的掌握程度,还可以使学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药物禁忌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辅助治疗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 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灯盏花素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扩张脑血管的作用,能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对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灯盏花素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减轻心肌耗氧量,增强机体耐氧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促进纤维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对抗脂质过氧化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微循环。

  • 标签: 灯盏花素 老年患者 心绞痛 不稳定型
  • 简介: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作用。方法将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麝香保心丸+其他常规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62例(其他常规药物治疗组),用药前检测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用药1年后复检,对比检测结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TG和TC水平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对于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作用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血脂水平 麝香保心丸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疏肝通瘀汤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疏肝通瘀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幅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通瘀汤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疏肝通瘀汤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