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巴比中毒证治。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进行治疗。结论巴比中毒,时间不长,洗胃导泻之后,再辨证论治。胃肠气滞,理气导滞;血络瘀阻,活血祛瘀;脑神损伤,镇惊安神,活血通窍。后期扶正,或滋阴补肾,或益肝通脉,或补脑安神。视临床不同症状,辨证论治。适时用针,减少损伤,协调形神,扶正解毒,很有实际作用。

  • 标签: 巴比妥 中毒 证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巴比中毒中医证治。方法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巴比中毒如果中毒不甚,急救措施得力,预后较好。如中毒较剧,神昏嗜睡,呼吸急促,少尿或无尿,并有神志症状出现,脉急疾而浅微,多为危症,预后不良,因此及时进行诊疗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巴比妥中毒 中医 证治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临床经验以及应用观察总结苯巴比的老药新应用。方法总结我院今近年来对患者进行的苯巴比的临床新应用。结论苯巴比在治疗眩晕症,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病上有一定的疗效。忘广大医护者可以进行应用。

  • 标签: 急性黄疸型肝等 苯巴比妥 新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巴比类药物麻醉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巴比类药物主要使中枢抑制,轻度者镇静,中度者催眠,深度者麻醉,过量则呈呼吸循环抑制状态。

  • 标签: 巴比妥类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巴比在无静脉通路情况下基层急诊救治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6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应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对照组予苯巴比注射液肌注止惊,对比两组患儿惊厥症状控制所需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论:苯巴比肌注止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用于无静脉通路情况下基层急诊小儿热性惊厥镇静止惊治疗。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 苯巴比妥 水合氯醛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惊厥实施地西泮联合苯巴比治疗可以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小儿惊厥80例,选取时间在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这些患儿接受随机分组后在住院期间分别配合地西泮联合苯巴比治疗及单纯苯巴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地西泮 苯巴比妥 小儿惊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西泮和苯巴比联合用于小儿惊厥的价值。方法:2020年4月-2022年5月本科接诊惊厥患儿76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地西泮和苯巴比,对照组用苯巴比。对比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关于住院时间与惊厥发作控制时间和复发率:试验组数据都比对照组好(P<0.05)。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7.67%,和对照组81.58%相比跟高(P<0.05)。结论:小儿惊厥联用地板平和苯巴比,疗效确切,复发率更低,惊厥发作控制时间也更短。

  • 标签: 小儿惊厥 地西泮 并发症 苯巴比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苯巴比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方法: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51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苯巴比联合地西泮治疗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5例:地西泮治疗)与实验组(26例:苯巴比联合地西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神经递质以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苯巴比联合地西泮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递质代谢,在提升总有效率的同时不会致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升。

  • 标签: 苯巴比妥 地西泮 联合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治疗中,总结并阐述综合苯巴比与地西泮联合治疗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地西泮治疗路径;实验组联合应用苯巴比与地西泮。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86.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并发率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24.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热性惊厥的治疗中,相比于单纯应用地西泮治疗路径来说,将苯巴比、地西泮联合应用法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苯巴比妥 地西泮联合 小儿热性惊厥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苯巴比早期干预新生儿窒息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出生新生儿Apgar评分≤7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非干预组、苯巴比干预组。观察指标包括惊厥、死亡率、住院时间、CT改变、预后等,追踪观察1年以上。方法115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在入科6h内给予苯巴比15~20mg/kg静脉注射,12h后给予维持量5mg/kg,分两次静脉注射,共3~5天。结果苯巴比干预组在惊厥发生率上要明显低于非干预组;CT改变非干预组在早期(1月以内)明显高于苯巴比干预组,而在3月左右时两组无明显差异;预后干预组要优于非干预组。在死亡率和住院时间上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苯巴比对新生儿窒息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地减少惊厥的发生率,并对早期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同时可以改善预后。但死亡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上两组无明显差异。1对象和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地西泮联合苯巴比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73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抽样随机分为A组40例患儿予以地西泮联合苯巴比治疗,B组33例患儿仅予以苯巴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用药后药效发挥时间,并进行3个月随访,记录其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A组药效发挥时间及惊厥停止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给药后,A组复发率为2.5%,并发症发生率为2.5%,同B组的12.1%和9.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惊厥患儿予以地西泮联合苯巴比方案,疗效确切,利于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地西泮 苯巴比妥 小儿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联合应用苯巴比与地西泮治疗,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地西泮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苯巴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儿为86.84%,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惊厥发作控制、体温恢复、生化指标恢复等时间均更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苯巴比与地西泮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尽快控制惊厥、发热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高热惊厥 地西泮 苯巴比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钠对环磷酰胺致小鼠肝肾毒性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先给小鼠腹腔注射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钠,诱导4d,然后腹腔注射给环磷酰胺(CP),4d后眼球取血和肝肾组织,测定血清中ALT、AST、尿素氮(BUN)、肌酐(Cr)的含量,测定肝组织匀浆中GSH、LDH的含量。结果在给苯巴比钠诱导后的环磷酰胺各剂量组ALT、AST、尿素氮(BUN)、肌酐(Cr)均比相应的环磷酰胺各剂量组明显降低。肝脏GSH指标显著升高(p<0.05),肝脏LDH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钠可减轻环磷酰胺对小鼠的肝肾毒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热性惊厥患儿治疗中开展苯巴比与地西泮联合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本文研究病例筛选2018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60例,将纳入的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儿,给予对照组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添加苯巴比,将最终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各指标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患儿的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且患儿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组间指标差值达到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 苯巴比妥 地西泮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巴比、托吡酯片、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癫痫小儿患者48例,将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6例,A组采取苯巴比治疗,B组采取托吡酯片治疗,C组采取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三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儿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B组患儿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7.5%;C组患儿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三组疗效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P<0.05。结论三种药物治疗小儿癫痫均有显著效果,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更少,在用药中应结合患儿病情进行选择。

  • 标签: 苯巴比妥 托吡酯片 丙戊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苯巴比联合地西泮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 74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均为本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5月接收,基于平行对照组分为对照组(苯巴比, 37例)和观察组(苯巴比联合地西泮, 37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 75.68%和 21.62%,观察组分别是 94.59%和 5.41%,观察组比对照组优,差异明显( x2=5.232、 4.163; P=0.022、 0.041)。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治疗期间,采取苯巴比与地西泮联合治疗,除减轻临床病症外,有助于治疗效果提高,复发率降低,值得采纳、推广。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地西泮 苯巴比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巴比联合凝血酶原复合物防治早产儿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于2007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所有早产儿均在生后6小时内入院,且排除有产伤及入院时已有颅内出血的早产儿。根据家长是否同意使用苯巴比联合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入院后(生后6小时内)均立即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20IU/kg,一次。苯巴比钠首次20mg/kg,24小时后给予维持量5mg/kg.d,共用5天。头颅B超监测有无脑室出血,并记录出血发生率、临床表现轻重、出血程度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无发热、血栓发生、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早产儿用药后的出血发生率18/40(45%);临床表现有13/18(72.2%),无5/18(27.8%);出血程度Ⅰ级6/18(33.3%)、Ⅱ级7/18(38.9%)、Ⅲ级5/18(27.8%)。观察组出血发生率8/40(20%);临床表现有2/8(25%)、无6/8(75%),出血程度Ⅰ级7/8(87.5%)、Ⅱ级1/8(12.5%)、Ⅲ级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苯巴比的应用还可改善因应用呼吸机而易诱发或加重脑室出血的现象。结论本研究采用苯巴比联合凝血酶原复合物早期(生后6小时内)防治早产儿脑室出血安全有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故值得一用。

  • 标签: 苯巴比妥联 凝血酶原复合物 早产儿 脑室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