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高举平台固定法在护理管道中的运用性。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需实施管道护理120例患者(在2016年5月22日至2017年5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高举平台固定法,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道固定方法,有6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管道渗漏率(0.00%)、管道移动率(1.67%)、管道脱出率(1.67%)、管道平均固定次数(3.62±1.42)次、VAS评分(1.15±0.32)分、舒适度(100.00%)、压疮率(5.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管理护理运用高举平台固定法效果显著。

  • 标签: 高举平台固定法 护理 管道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外术后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积极完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术后发生的4例患者意外拔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措施。结果拔管者主要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夜间为意外拔管高发时段,拔管时间主要发生在术后3d,多数患者因疼痛不适导致自行拔管。结论胸外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夜间,护士应加强夜间巡视,改善患者疼痛做好心理指导,妥善固定各管道,做好预防工作。

  • 标签: 胸外术后患者 管道意外拔出 原因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泌尿科管道护理工作中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分时段研究方式,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来该院泌尿科治疗并插管的患者病例当中选出42例,这一阶段对于泌尿科管道护理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比组。从2016年1月要2017年1月来该院泌尿科治疗并插管的患者当中选出42例,对其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护理,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发生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8%1/42,明显低于对比组11.90%5/42。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泌尿科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 标签: 泌尿科 管道护理 PDCA 循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肝胆外科患者管道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肝胆外科留置管道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细节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出现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管道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细节管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不良事件出现率,应用价值比较大。

  • 标签: 细节管理 肝胆外科 管道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脑出血病人术后重点管道护理对患者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强化对重点管道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重点管道护理,有助于减少重症监护室脑出血病人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脑出血 重点管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外科置管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所能发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所接收的68例住院并行置外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置管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持续质量改进的胃肠外科管道护理,观察并对比外科置管患者在两种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置管的成功率以及置管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等等。结果经过分析与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接受置管以及置管后的护理,通过对最终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后可知,不管是在置管的成功率、置管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上,还是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上,两组患者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结论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可知,在外科置管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胃肠外科管道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减少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 标签: 胃肠外科 管道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外科置管患者 临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