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仿生物电刺激在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疗效。方法: 2018.1-2018.8,本院一共收治 80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在术后给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与常规处理,对比两组结局。结果:观察组 400例的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阴道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术后3天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无差异 (P>0.05) ;两组术后1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术后 3天 (P<0.05) ;观察组400例术后 1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 对照组(P<0.05) 。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给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可加速患者康复,可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值得在临床推荐。

  • 标签: 仿生物电刺激 常规处理 人工流产术 子宫内膜 阴道出血量 月经复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碳素光治疗对烧烫伤创面杀菌、消炎、镇痛与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在研究和观察的过程中,选取前来我院就医的烧烫伤患者(包括创面过敏、皮肤糜烂、溃疡)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总例数为 86例,研究选取的时间为 2017年 6月 ~2019年 8月。随机分为观察组 43例烧烫伤患者使用 TSG-1碳素光治疗机进行治疗,对照组 43例烧烫伤患者使用水凝胶创伤冰敷,观察和分析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疼痛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TSG-1碳素光治疗机对烧烫伤患者的过敏症状以及创面疼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防创面过敏 中小面积烧伤治疗 临床处理方法 分析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小芳徐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宣城市人民医院 安徽宣城 242000)  【摘 要】目的:观察药师实时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用药治疗患者12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未实施药师实时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师实时干预,对比两组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实时干预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提升,降低处方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
  • 作者: 石继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重庆市涪陵区新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4080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220-02母乳喂养是人类最自然、最本能的一种喂养形式,母乳作为婴儿最理想、最安全以及最科学的天然食品,可以为婴儿成长提供所需的基本营养。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其中提出,对六个月以下的婴儿要实施纯母乳喂养,保证婴儿最佳的发育、生长与健康目标。国际上将促进、保护以及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妇幼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母乳喂养率呈现出了持续降低的态势,2014年我国母乳喂养率为27%,国务院国民膳食计划中则明确要求2020年我国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要达到50%,2030年为60%,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想要达到这一目标比较困难。1产前护理产前护理的目标是让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技巧与知识,提升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的信心。因此,在产前护理工作中可以采用知信行模式,向产妇灌输相关的理论,改变其健康信念,推动其科学母乳喂养行为的养成。产前教育工作通常每期都会有相应的主题,内容包含了母乳喂养分类、常见认识误区、纯母乳喂养优点、乳头与乳房的准备、哺乳期间常见的预防与不适等相关内容的指导。考虑到肥胖对于泌乳减少与泌乳延迟所产生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可以适当的强化体重控制策略教育工作[1]。我国目前的产前教育主要使用传统教育形式,将发放材料以及讲座作为主要形式。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电子邮件、电话以及互联网远程护理形式的兴起,同时为了打破单向传播途径对于有效互动的束缚,很多研究工作重点讨论操作指导、模型示范以及情境体验等产妇参与性互动效果[2]。很多产前教育工作通常起始于孕晚期,个性化一对一指导通常持续15分钟,群组教育的时候通常会将分娩日期以及孕龄相近的产妇放在一起,持续时间通常为2-2.5h[3]。国外所使用的集中群组管理形式在产前教育阶段把孕龄接近的8-12名产妇组织起来,从12-16周开始由专业人员开展保健指导工作,持续到40周,每2周进行一次,每次持续的时间为90-120分钟[4]。2分娩阶段护理住院期间所采取的护理重点为确保“三早”的有效实施,分娩以后婴儿的早吸吮、早接触以及早开奶是母婴首次情感交流,早接触与早吸吮才能够早开奶,这是保证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内容。皮肤接触对于产后1-4个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对骨骼 -肌肉疾病疼痛患者使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至我院就诊的骨骼 -肌肉疾病疼痛患者 60例,分组为研究组( 30例)及对照组( 30例),对照组行一般康复治疗,研究组行神经肌肉促进( PNF)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疼痛程度以及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86.67%,治疗满意度为 23.33%,疼痛程度显著降低,对照组患者则为 76.67%和 33.33%,疼痛程度也显著降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且疼痛程度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运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骨骼 -肌肉疾病疼痛效果显著,与传统康复治疗相比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骨骼 -肌肉疾病疼痛,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 ] 骨骼 -肌肉疾病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颜海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眉山市仁寿县人民医院四川眉山62001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64-01所谓的急性胰腺炎指的是由于人体内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患者体内胰腺中被激活,进而使得人体内部胰腺组织出现出血、水肿甚至坏死等现象。结合当前我国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病症来看,主要体现在患者出现急性上腹痛、血胰酶高、呕吐、恶心等。根据患者表现不同,病情轻重也有所不同,患有轻度急性胰腺炎病症的患者,在临床活动中主要以胰腺水肿为主要现象,在临床治疗活动中十分常见,病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该程度的病症预后效果较好。部分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胰腺坏死现象,进而引发腹膜炎、感染以及休克等,该病症的致死率较高。根据胰腺炎病症的临床病理类型不同,将其分为出血坏死型与水肿型。当前我国针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活动主要包含有两种方式,分别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结合急性胰腺炎病症的发病现象来看,妊娠期的急性胰腺炎病症具有进展快、起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危险了孕妇与胎儿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病症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其病因与孕妇自身疾病、饮酒因素有关。那么,妊娠期真的会导致患者急性胰腺炎病症病程加快吗?针对妊娠期胰腺炎患者而言,胆道疾病是该病症的主要致病因素,占据总体发病因素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是因为处于妊娠期阶段的妇女体内激素会发生变化,雌激素会逐渐提高,促使人体肝脏对胆固醇以及胆汁酸的分泌与合成,进而使得人体胆汁中的元素含量出现变化,胆盐、卵磷脂以及胆固醇等物的比例出现变化,导致胆固醇在胆汁浓缩过程中会出现结晶现象,进而不断析出形成结石,这一现象会加快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发展。其次处于妊娠期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会由于自身产生孕激素这一物质,导致体内胆囊平滑肌松弛,胆道的张力降低,进而使其形成胆石,导致胆汁淤积,这一现象会使得妊娠期患者的急性胰腺炎病症发展较快。除了上述两种因素会导致妊娠期妇女急性胰腺炎病症进展较快之外,在孕妇的妊娠晚期,随着子宫的不断增大,会导致患者的腹腔压力不断提高,促使人体内的胆汁分泌速度加快,但是排泄动作却受到阻碍,进而使得胆固醇结晶、析出。由于妊娠期会导致患者体内激素的分泌与普通人有所不同,因此处于妊娠期的患者急性胰腺炎病症发展较快。高血脂症为急性胰腺炎病症的第二大发病因素,对于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要救在不断提升。医疗行为为了满足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医疗机构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及发展西药临床药学,对其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西药临床药学是药物、制药与人体之间的一门规律的学科,它是以合理用药为主要核心,其目的是实施安全、有效、适当的使用药物,从而实现临床治疗目的。但在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因不同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的阻碍,从而影响临床药学服务。故本次针对促进西药临床药学发展进行研究,现展开综述。

  • 标签: 西药 临床药学 发展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间于我院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36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42例,研究组产妇在分娩时依据舒适度选取自由体位,对照组在分娩时采取传统仰卧位。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长短、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分娩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1%vs.58.4%,χ2=4.183,P=0.000),产妇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8.89±1.88)hvs.(13.34±2.60)h,t=9.210,P=0.000,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14%vs.0.06%,χ2=6.143,P=0.000),研究组产妇的产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1%vs.2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42,P=0.000);研究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56±2.34)vs.(5.28±1.75),t=4.274,P=0.000。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和产妇分娩舒适度,对减少产程时间和母婴改善分娩结局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自由体位 自然分娩 母婴并发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续断接骨汤在骨折愈合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n=30,采用常规治疗+续断接骨汤),对比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肿胀等症状改善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骨痂评分较对照组低,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采用续断接骨汤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了骨折的愈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续断接骨汤 骨折 临床症状 骨痂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现在医院药物使用常会出现药物滥用情况,严重危险用药患者安全。药物管理主要是药剂科进行,加强药剂科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减少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本文在阐述时主要根据对药剂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且提出解决方法,以此来保证药物在医疗中的合理使用。

  • 标签: 药剂科 管理 药物合理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加强康复治疗团队建设的方法,及其对质量管理的促进效果。方法 选择 2019年南京市秦淮区中医医院 1-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的 100例患者,根据康复治疗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强化团队组,各 50例。对照组按疾病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常规治疗与管理,强化团队组康复期间强化康复治疗团队建设与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并监测两组康复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康复治疗后,强化团队组总有效率为 94.00%( 4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0.00%( 40/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强化团队组康复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发生率( 2.00%, 1/50)显著低于对照组( 14.00%, 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强化康复治疗团队建设可有效提升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并可降低不良事件风险,有助于提高康复治疗质量管理水平,实施效果良好。

  • 标签: 康复治疗 团队建设 质量管理 强化 多学科 方法